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巨大,对国民经济的危害巨大。我国分别成立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那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相比,与其他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相比,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呢?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对不良资产进行科学的分类是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基础,本文通过选取不良资产的分类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根据综合评判模型的隶属度来界定不良资产的种类,以期对不良资产进行合理的处置。  相似文献   

4.
张树基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4):49-50,59
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亦是经常困扰金融界的重要问题之一.借鉴国际上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真的切实可行吗?不良资产剥离后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到底如何运作?不良资产处置:更应看重其根源,应尽量让资产保持"良好"状态.同时还应构建不良资产进行分层体系和加强不良资产处置的国际合作.本文则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5.
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模糊认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1999年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面对商业银行多年积累的大量不良资产,借鉴各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银行业的现实状况,采取“好银行坏银行”模式,通过组建新的中介机构──资产管理公司(AMC),剥离并专门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已于1999年4月挂牌,华融、长城、东方3家资产管理公司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组建过程中。四大商业银行从业人员都在密切关注着AMC的组建,同时,由于对AMC的片面理解,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模糊认识。认为AMC成立后…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节的深化,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成为制约其综合改革的重要羁绊。本文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借鉴国外先进、成熟的处置方式,提出从根本上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控制在合适范围内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形成的不良资产应纳入企业经营业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不良资产 ,通俗地讲就是不能为本企业带来预期现金流入或明显给企业带来跌价损失的资产。这些资产是否给企业当期造成亏损及亏损多少 ,关键是企业是否及时进行处置。处置的越多则当期亏损越多 ,不处置则不表现为亏损。企业不良资产的大量累积 ,不仅导致当期企业盈亏不实 ,不能正确评价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而且严重影响国有资产的统计不实 ,影响各级政府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决策。在现行财会法规和企业经营业绩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中 ,均没有把形成的不良资产的处置作为企业必要行为来核算和考核。虽然中央及各级政府一再强调盘活资产…  相似文献   

8.
国企不良资产处置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资产价值的界定、剥离程序及处置方式 ,是当前国企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许多国企不良资产占的比例较大 ,有些企业在组织上市时 ,并没有认真地对资产进行剥离计算 ,只是按一定比例对资产总额进行折合计算 ,不良资产仍和营运资产混在一起 ,这对加入WTO后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非常不利。一、不良资产处置的程序目前比较成型的不良资产处置模式 ,是 1999年相继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负责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两年多来 ,通过剥离银行的不良资产 ,使国有银行的资产结构得到改善。由于处置不良资产在中国是一项全新…  相似文献   

9.
理财经理的角色和地位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激励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当前商业银行对理财经理的激励机制中存在激励方式单一,缺乏长期激励机制,绩效考核体系不合理以及职业发展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应该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完善非物质激励方式,强化长期激励机制,建立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理财经理的激励机制,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本银行业的不良债权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涵  黎军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6):157-159
不良债权是困扰世界银行业发展的难题.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给日本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其根源在于日本国内的泡沫经济、亚洲金融危机与其本身经济衰退、主银行制度为核心的特殊银企关系、宽容性的不良资产监控体系以及行政色彩严重的政府监管.近年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化解不良资产,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日本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政策、措施,对化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主要分为两种,其一:基于到期收益率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其二:基于内含期权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这两种模型构成了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的核心.本文对这两种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前沿性的探讨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我国实践,促进我国金融创新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日前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发展中间业务是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的客观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大力规范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综合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戴相龙说,中国人民银行今年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情况的检查。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长较快的,要找出原因,促进不良贷款比例每年下降2至3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既要保证及时、足额收回本息,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贷款用途。戴相龙说,当前大力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要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投资风险不断增大,企业不良资产的总额及所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并日益成为阻碍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沉重包袱。企业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效完成不良资产的处置,需要着眼于自身实际,从战略的高度安排自己最适宜的处置方案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不断地制造不良资产,不断地处置不良资产,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怪圈。有人说,40岁以上的中国人至少经过四次暴富的机会:从最初的下海经商潮,到后来海南的地产泡沫,再到国内股票市场的投机狂潮,最近的机会是各种版本的网络传奇。其实,改革开放以来的致富机会远远不止这些。制造不良资产以及处置不良资产,同样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暴富机会。中国经济的繁荣,与银行信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房地产、汽车、股市等市场的繁荣,甚至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势力的消长,都与银行贷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保增长”政策催生的政府投资热潮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构成的压力不能不让人警惕。  相似文献   

16.
<正>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最近就如何委托产权转让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中不良资产进行处置作出有关规定。国资局确定,清产核资机构在对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组织进行清理后,可具体将两项工作委托清产权转让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处置海南省积压房地产试点方案》下发后,海南省加快了处置积压房地产的进度,目前,有关配套措施已经出台,并初步完成了不良资产的清理工作,房地产确权追债工作正在全省全面展开。 据这个省的处置积压房地产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积极而谨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识别及其模糊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辉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132-135
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出发,论述和分析了信贷风险的特征、产生的诱因及其识别的主要方法和步骤,提出了风险识别的P2MT模型.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给出了对信贷风险具有预警作用的模糊测度模型.并通过实证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分析方法与预警技术,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字塔”激励理论就是对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奖励并对其工作能力进行累级递进考核的一种激励手段。这种累进结果呈“金字塔”状,故称“金字塔”激励法。根据“金字塔”激励理论,对操作能手进行等级操作奖励,具有激励长效性、持续性的作用,有利于引导员工稳健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这在考核过程中必将激发广大员工的操作激情,用方向和愿景来引导员工为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员工是企业建立管理、实施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要想强化管理,就要从调动员工积极性入手。近年来,西南油气田重庆气矿长寿运销部通过学习先进管理理论,借鉴HSE绩效考核机制,对原有的绩效考核机制进行转换和变革,形成了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的考核管理模式。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模式更易被员工所理解和接受,更易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考核管理模式的设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指标是实施正向激励考核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