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讨论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首先必须对国有资产进行法律界定,考察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根源。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根源主要在于国有产权主体制度、转让制度和救济制度存在缺陷。必须构建单一的国有产权主体制度,完整的国有产权转让制度和国有产权救济制度,以防范和遏制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2.
利丹 《珠江经济》2004,(12):83-8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必须“进场挂牌交易”,这已是防止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结合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情况,就完善广州产权交易所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史学儒 《产权导刊》2010,(12):39-41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国有资产合法权益、推动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制度保障。因此,应加强对国有资产评估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产权交易机构"系指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管部门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号令) 选定的产权交易机构,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有一家.近年来他们在各级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领导下,不仅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而且在产业布局调整和国企改革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4月14日正式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该规定最大的看点是中小型国企可以探索MBO,大型国企则不得MB0。消息人士指出,出台这样的规定并不是为了停止国企改革,而是促进国有资产流动而不流失。  相似文献   

6.
沈波 《产权导刊》2014,(3):35-37
正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于2003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简称"3号令",明确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从而确立了产权交易机构在统一组织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上的主平台和主通道地位。2004年7月14日,国务院国资委又发布了《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产权交易出现暗箱操作、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行为,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员近日说,中国需要完善产权交易市场,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8.
刘胜 《产权导刊》2014,(3):31-32
正不以规矩,不成方圆。2003年12月31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简称"3号令")正式出台。3号令在国有产权交易工作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专业化的市场平台进行阳光交易"的核心要求,为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促进企业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充分地归纳特点,总结经验,转化成果;全面地规范程序,明确权责,提升成效,为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监督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9.
关涛  慕威 《辽宁经济》2005,(2):28-29
一、国有资产流失与审计监督 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  相似文献   

10.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2.
刘晓松 《中国经贸》2011,(16):194-194
现阶段。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中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会计监督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构筑了一道防护网。  相似文献   

13.
陈玉良 《特区经济》2005,(12):103-104
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国企改革真正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两年来,最引人瞩目的事件是,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郎顾之争”由此而生,并引发了一场产权改革大争论。这场争论是意义重大的,它最终影响了中央的政策调整,遏制了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的势头。但是  相似文献   

14.
王彪 《产权导刊》2007,(3):47-48
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3号令)迄今已正式实施三个年头了.在全面落实企业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同时,产权市场在落实公众知情权、避免暗箱操作、充分发现各类意向受让人、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价机制、实现产权转让的价值最大化、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平台、达到多赢的市场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规的规范和各级国资委的监管下,产权交易市场"从源头治理腐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市场取得了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据"新华视点"微博报道,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在十二届二次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表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改革的关键是公开透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尖锐地指出了过去国企改革和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因此,健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督制度,加强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监管,对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防止和治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领域权钱交易、自卖自买、藏匿侵吞国有资产、贱卖国有资产、逃废银行债务、侵犯职工权益等腐败问题,保护国有资产和群众利益,保障企业国有产权公开公平公正交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经济》2005,(8):63-64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说,在改革改制过程中确实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在:转让国有产权没有完全进入市场,难以发现国有产权的市场价格,很难判断国有资产是保值增值还是贬值流失,少数不法分子乘机暗箱操作、收受贿赂、低估贱卖国有资产。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问题突出。一些企业在制订改制方案、选择审计和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确定转让价格等重大事项中,  相似文献   

18.
正2003年3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有效地解决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企业国有资产多头管理和政出多门的问题,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并为建立全国性国有产权进场交易制度奠定了组织基础。同年12月31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3号令")正式出台。规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应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中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  相似文献   

19.
王国庆 《产权导刊》2021,(10):59-66
国有产权进入产权市场平台公开处置是中央纪委推进产权交易领域源头防腐的一项制度性安排.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各项工作日益增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对优化国有资本资源配置、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国有产权流转过程的公开规范成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要求、服务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新课题.国有资产处置是国家通过由其授权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理、配置和产权移转等处分,以决定其事实上和法律上的结果的管理活动.如何规范国有资产处置行为,对于服务国资国企改革、维护国有资产权益,促进产权要素有序流转,构建产权市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推进产权交易领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展示产权交易平台规范高效廉洁创新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权交易源头防腐机制是如何建立和形成的?产权市场平台源头防腐功能作用又该如何得以更好发挥、巩固和拓展?笔者从海南产权交易所工作实践中总结梳理和探索创新,撰写成文,与产权界同行一起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快速递增,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损失每年大约高达800多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文章主要讨论当前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为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