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姜玉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17(3):9-9,12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初期.规模较小、水平较低.金融机构贷款和股东个人积蓄是主要的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所占比例很小。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不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融资策略、融资选择等的利弊及绩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对比,选择高效可行的融资方式,以便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5.
6.
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外源融资,并各自有多种具体形式.外资企业应采取适合自身的融资策略,采用股东资金融资、银行融资、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或者不同融资方式的组合进行融资,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外部金融生态原因,民营企业融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绕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针对民营企业资信不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结构性融资和银行保理业务等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经营业绩欠佳,各金融机构纷纷对纺织行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进行限制,影响了纺织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需针对自身情况,科学地制定投资、生产经营方案,有效地与融资机构充分沟通,积极探索适宜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与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企业经营业绩欠佳,各金融机构纷纷对纺织行业的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进行限制,影响了纺织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需针对自身情况,科学地制定投资、生产经营方案,有效地与融资机构充分沟通,积极探索适宜的融资策略,优化融资渠道,控制融资成本与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迄今为止,我国国有企业已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清产核资,每次都清出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尽快弄清不良资产产生的形成原因,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监管层的角度,以清产核资的清查范围为基础,来探讨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小企业无法进入公开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以满足其资金饥渴 ,逼迫采取集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民间信贷等直接融资方式 ,但其融资中存在的非法集资等问题 ,直接冲击着正常的金融秩序 ,危害社会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现代物流进入21世纪,供应链的衍生服务项目——融资服务正在逐渐兴起。资金周转的压力造成生产商急需相关的融资服务来缓解资金流上的时间风险。在采购融资、存货融资、保理业务等核心服务的基础上,3PL开始了自己的金融服务。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3PL遇到了逆向选择问题。实现风险共担的延迟策略不仅解决了库存成本过高的问题,也为供应链带来了新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搞好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已成为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国企信息化内容的描述和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针对当前形势下的国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杠杆融资是近年来欧美贷款市场中新兴出现的金融产品 ,它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参与而得到快速发展。杠杆融资具有与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的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理念。本文将就这一新兴金融创新工具的来源、特点、发展及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X效率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高与改善银行业的效率 ,不仅是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和监管当局的重要目标之一 ,也是防范金融风险 ,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对 4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 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X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 ,并找出其中的相关关系 ,以求能打开银行经营管理的“黑匣子” ,进一步为商业银行的效率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企业融资制度是一国金融制度的微观基础,它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有很重要的影响。在合理的企业融资制度下存在着使企业有效运用其融资与维护其信用的约束和激励信息机制。相反,在不合理的企业融资制度下企业存在着过度融资和无效使用其融资的机会主义倾向。文章对东南亚的企业融资制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东南亚的企业融资制度存在严重的内生性缺陷,极易引发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入手 ,着重研究了我国商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网络营销以及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三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风险 ,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的分析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成熟经验 ,分别从监管机构和管理主体的角度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