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汉互译中的等值翻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等值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 ,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概念转换和代换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 ,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在两种语言的互译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语音、节奏和韵律、文字、构词法、句法等方面;而且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翻译的地区差异,以及文体层次方面的异同.虽然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但还是有许多共同点,通过比较两种语言的异同,可以加深对两种语言的认识,学会如何在两种语言中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3.
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在翻译过程中,英汉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不能用固定的方法来翻译所有内容.本文从分析英汉思维差异入手,探讨了翻译中必须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汉语的被动句.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双语之间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环境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思维文化和语言文字等方面。通过对两种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以提高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并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最终实现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漫谈文化转换与英汉成语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厚的部分。文章从文化转换的角度处理成语翻译,只有这样才能尽量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英语与汉语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英语的静态特征与汉语的动态特征,即英语中的动作意义常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表达,句中少用动词,而汉语则多用动词,动词可以充当很多成分。论文分析了两种语言的表达特征,并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换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给两个民族的沟通和交流带来了障碍。本文试从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有助于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同时,有助于翻译的顺利进行,促进文化传播,实现英汉两种文化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入手,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语言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传统风俗,用对比的方法对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语义进行研究,探讨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汉语言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表现丰富的语言,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思维和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英汉谚语表达特点的共性和个性.根据这些特性,提出英汉谚语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和释译四种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10.
翻译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又因其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习语的翻译会因为英汉文化的差异而有别于其他语言材料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所以诗歌翻译中得与失并存,然而作为语言文化交流的文学创作方式的媒介,诗歌翻译使原诗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相似文献   

12.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民族文化特色较浓厚的部分,也是翻译中容易产生误译的部分,因此加强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了解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探讨了英汉习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借用法、增删法和注释法.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式结构不同,英汉翻译不可生搬硬套原文的结构,否则容易造成措辞、语气上的失真与走样,酿成翻译的败笔。把握好原文的句式重心,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句式结构转换.能传达出原文的精神风貌。本文拟就莫汉译例中的句式重心问题进行分析翻译中的措辞与语气。  相似文献   

14.
英汉指示代词在语言和意义功能方面存在着差异,英汉互译过程中,不可能形成——对应的关系。译者应注意它们的意义功能及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了GMAT阅读理解中的大量实例,就英语被动语态译为汉语的几种方法进行了讨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决定了中英文使用被动语态的情况有所不同。英语重于形合,汉语重于意合,被动句在英语中的使用几率远远多于汉语。因此,熟练掌握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对于翻译学习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顺利进行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语言都有其固有的节奏,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而汉语更是一种节奏性很强的语言。本文浅析汉语节奏形成的规律.着重探讨英汉文学翻译中音韵和节奏美的运用,从而使译文更富节奏美。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某种语言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说的英汉习语是就其广义而言的,包括俗语、谚语、俚语和典故等。本文通过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几个方面探讨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提出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包括直译法、加注法等,力求使翻译更加准确、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8.
量词是语言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词类。汉语的量词比英语的要发达得多,几乎每一个名词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量词;英语的量词并非都比汉语的简单,有的用法甚至还比较复杂。本文试将汉英两种量词加以对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双语转换的等效翻译方法,以期对英汉比较研究及翻译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及审美心理差异为出发点,对大量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语言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以寻求一种将审美与文化完美结合的英文电影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谚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炼、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准确熟练地运用谚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掌握使用某种语言的水平.不同语言中的谚语极鲜明地显示出该语言的特点,也是该语言与别种语言差异最大、最难理解和翻译的部分之一.本文就英汉谚语比较进行了相关探索,旨在通过对英汉谚语的语义、句法特征及语用翻译的分析,加深对英汉两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