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进入90年代,虽然世界汽车技术进步明显,但汽车产销量却增长缓慢,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炽化状态。为保持原有“陈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各大汽车厂家均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百般武艺”,倾其所能,  相似文献   

2.
刘合诚 《市场周刊》2005,(41):37-37
尽管天气越来越冷,但汽车市场却在临近年底的时候进入今年以来的“暖冬”。相比去年此时汽车价格“降”声一片人心惶惶的景象,今年市场可以用“平稳”二字形容,在稳定中。蕴涵着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2006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再次获得了“井喷”的荣耀: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网络广告投放金额也获得了高速增长。从2007年各汽车企业在网络广告上的预算来看,汽车及相关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入将更上一个台阶,由此刺激了国内汽车后市场相关网站的大量诞生,也吸引了众多风险投资商对汽车后市场网站的介入,力图打造出汽车版的“携程”来分享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这块“超级奶酪”。  相似文献   

4.
钟庆 《市场周刊》2004,(1):30-31
展望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了加入WTO后很关键的一年,2004年汽车市场给大家的将是更多的期待,也将使中国的老百姓越来越快地走入“汽车生活”。  相似文献   

5.
末丽 《商业文化》2006,(5):52-53
今年以来,汽车市场一直保持着持续的良好销售势头,“五一”是车市的旺销季节,汽车厂商们放手一搏,力争主动。与往年“五一”车市相比,今年的竞争更加激烈复杂,车市大展降价潮。  相似文献   

6.
2006年迎来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又一个“井喷”年。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3%-25.1%:截止到2006年底,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达3500多万辆,中国车市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境地。稳定的汽车产销增幅和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不但给汽车厂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刺激了中国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快速增长。汽车后市场正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一块诱人的蛋糕,国内外汽车服务企业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切入中国汽车后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7.
小絮 《市场周刊》2004,(22):31-32
品牌作为商品价值链的一种商标或名称标识。是商品内在质量价值的凝结,是一种市场创造力。对于汽车这样综合技术层次高、强调使用安全性能、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商品而言,品牌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在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品牌策略几乎是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的首选。由此看来.全球汽车工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  相似文献   

8.
吴晓雯 《市场周刊》2004,(36):28-28
“尽管汽车业平均利润还比较高,但已经不是谁都能过得好的时代了,合资企业也在接受成本考验,都快跟不上了。”刚刚宣布全线降价10%的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郭谦一语道破整个轿车市场“十一”前的血战场面,“十一”——在汽车市场传统的旺季到来之际,新一轮降价潮把一些汽车企业再次逼近阴阳界。  相似文献   

9.
《连锁与特许》2004,(9):23-24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风向标”,它的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就是各国发展的镜子及未来,值得重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起,《中国汽车市场》首次推出“3.15特别专刊”报道,将关注点确定在汽车行业服务方面,旨在深度挖掘在汽车服务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让广大读者、汽车消费者了解汽车企业的服务标准、质量和创新,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能够有让消费者信赖的服务品牌。在经历了2011年的调整和低迷之后,对于鏖战中国汽车市场的车企来说,2012年的“服务战”愈加关键。《中国汽车市场》将继续着眼于汽车服务领域,力求打造每年一度的汽车服务盘点盛事,形成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行业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市场周刊》2005,(28):31-31
经历过2003年的“火爆”和2004年的“低温”之后,2005年,中国汽车产业界迎来了它的“调整年”,整个汽车市场和产业前景普遍看好。那么,面对所谓的“调整年”,从厂商的角度来看,是继续延续“涛声依旧”,还是有所动作呢?  相似文献   

12.
继去年成功举办“北京第一届汽车娱乐节”和不久前引起轰动效应的“北京第一届酷车节”之后,从10月25日——11月15日,北京汽车流通协会、北京汽车交易市场、北京国际汽车贸易服务园区又共同携手举办了为期20天的“北京第二届汽车娱乐节”。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汽车后市场也随之蓬勃发展。身为全球领先汽配供应商与诊断技术专家的博世公司,从10月中旬全面启动了一项针对汽车后市场服务领域的专业赛事——“技术我第一”2006年度博世汽车专业维修技术大赛。该项赛事,旨在为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精英们提供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和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汽车后市场服务技术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刘阳 《市场周刊》2004,(43):25-25
今年是个特殊时期,按照汽车界讲法就是“汽车销售的寒潮”。汽车销售的增长幅度比往年的比例降低,这给汽车销售行业带来很多的影响。但是我认为南京汽车市场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003年的“井喷”式发展、2004年的“低迷”和2005年的海外“亮剑”后,2006年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理性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欧、美、日三大汽车市场普遍低迷对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汽车年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43%发展到2005年的87%、2006年的逾10%。产销总量双超700万辆,超过德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国。回眸2006年,烽火燃烧的车市或许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16.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内外汽车巨头纷纷进入我国的汽车市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经形成。经过2002、2003年的“井喷”.之后,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趋于理性,导致汽车生产企业产能相对严重过剩,一些传统的营销手段失灵,汽车行业的营销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7.
《市场周刊》2004,(40):26-27
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期盼,又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望之后,理论界、消费者、商家都在问:中国汽车市场怎么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市场、消费有意义,对中国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让我们来听听多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汽车市场现状最真实的声音,从著名的合资公司、民营企业老总们.到对汽车市场颇有研究的研究和咨询领域专家,他们才是市场的“前沿兵”……  相似文献   

18.
何敦美 《市场周刊》2003,(43):29-29
随着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大量进入家庭,汽车维修市场行情也日渐升温。据测算,一辆新车从购买到报废,购车费只占35%左右,油料费、税险费、停车费等占到20%,而汽车的维修费却占到45%。现在不少汽车消费抱怨:我们买得起车却修不起车,汽修市场“宰客”的手段又多又黑,汽车维修市场凸现出来的问题亟待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这年头,对汽车市场的预测总是不灵,明明“可能”会变成“不可能”,而横看竖看“不可能”又会变成“可能”。市场变量实在太大,只能寄托于“猜想”了。2003年的中国车市有太多的“猜想”,城头变幻大王旗只在弹指一挥间。谁又能说得清楚2004年的中国车市,又有多少“猜想”最终会演变成为不争的事实?这里,猜想2004年中国车市的十出戏是: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最受欢迎品牌之一的宝马汽车(BMW),近年在华取得了良好销售业绩后,遵从宝马集团“生产紧随市场”的经营哲学,迈出了在华合资建厂这关键性的一步。并最终选择了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