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李静 《致富时代》2011,(3):201-201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时下刑事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加之司法资源紧缺和刑罚效果的弊端,如何发挥好不起诉制度应有的价值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该文以各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为基础,从制度和实践上进行比较分析,对不起诉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对国外刑事不起诉制度的比较研究完善我国的不起诉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在公诉环节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嘉铭 《致富时代》2011,(8):199-19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我国法律文化上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自春秋时期就可以看到其思想萌芽。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基本刑事政策由“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向“宽严相济”演进。该政策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雷杨兰 《中国市场》2014,(30):158-159
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公诉案件的刑事和解问题首次写入《刑事诉讼法》,刑事和解日益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重视,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可以成功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本文就刑事和解法律规定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正确实施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杜占华  郭娇玉 《消费导刊》2009,(21):144-144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将"宽严相济"落实到司法实践中,是司法工作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内涵,进而着重分析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裁量不起诉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飞  夏云伟 《商场现代化》2009,(18):195-196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司法理念,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要求,而刑事和解则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刑事和解是社会、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为利益最大化的刑事解纷方式。它有利于化解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的矛盾,提高诉讼效率,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刑事和解制度符合科学发展观基本理念,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6.
耿佳 《中国市场》2012,(31):122-12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选择,与一个社会的政治治理理念具有密切关系。为适应和谐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结合相应的法律法规,分析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并提炼其中的先进理念,即和谐理念,促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研究,使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研究紧跟时代的步伐,大力指导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明 《致富时代》2016,(4):130-131
近几年以来,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已经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随着党和国家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倡、相关学术界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广泛关注,使得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已经成为了法律界的热点话题。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司法传统的影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适用已经在立法空间上产生了不合理的挤占。在当下构建法制社会的过程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该在严格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坚持以政策为导向。因此,本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展开了分析与讨论,仅供业内人士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要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应当综合考虑具体案件的相关因素,当前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应探究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的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责.  相似文献   

9.
法治现代化一直是我们追逐的目标,酒驾入刑至今已经10余载,仍然存在优化空间。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线上调研、数据整理分析等方法,尝试匹配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精神与“酒驾”处置的一致性,发现处置酒驾的裁量空间,依然有可优化之处。酒驾的处置应根据实际情况酌定处理,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充分落实相关精神,优化配置司法资源,节约执法、司法成本,缓解司法、执法压力,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使执法、司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促进法治现代化的步伐,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案件的方式,抑或是样式,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已经在西方众多国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对此加以借鉴并作为一种崭新的思路,必将对我国当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大的政治背景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理论学术界,都对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给予全方位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乡宁县人民检察院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严打"方针,切实履行批捕、公诉等职责与公安、法院等单位密切协作,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 在开展"严打"的同时,检察院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对轻微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双方达成谅解的前提下作出不捕、不诉决定,被临汾市电视台<论理说法>栏目播出,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震 《致富时代》2011,(3):161-161
西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的不够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这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因此,通过立法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该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及其现状、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刘亚峰 《华商》2008,(12):53-54
本文从宽严相济的角度论述了刑事政策概念、价值、执行以及补充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作为解决刑事案件的方式,抑或是样式,从社会学的视角看,它已经在西方众多国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对此加以借鉴并作为一种崭新的思路,必将对我国当前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大的政治背景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理论学术界,都对刑事和解制度在中国的构建给予全方位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的现状、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晓玉  夏苗 《华商》2008,(16):57-58
刑事和解制度适应了刑事被害人地位提升、利益保障的要求,同时助推了刑事诉讼法和实体法乃至刑事政策的适度调整。刑事和解在我国面临着理念、制度和现实的种种冲突和困境。构建刑事和解制度应建立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同时在理念、进路和具体措施做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郑修站 《商》2014,(11):210-210
当事人刑事和解,简而言之,就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与被害人通过自愿的方式协商后达成和解而解决刑事纠纷的一种司法模式。当事人刑事和解,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刑事诉讼宽严相济政策,保障当事人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17.
雷杨兰 《中国市场》2012,(35):94-95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其中,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至此,社区矫正首次被写入《刑事诉讼法》,这对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中国刑事诉讼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的又一大进步。社区矫正作为一项新的刑事司法和犯罪预防模式,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本文结合新刑事诉讼法关于社区矫正的规定,着重分析当前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冠 《商》2013,(20):225-22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是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它是解决被害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其对刑事犯罪的被害人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附带民事诉讼的独立性并参考国外立法经验及我国现令司法状况,并提出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进行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刑事风险的意识逐步加强,但是民营企业中的刑事合规制度在当前我国仍属于制度空白。企业的刑事风险相较于其他风险的严重性较高,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企业的毁灭性影响,而刑事合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企业的自我监管来减轻刑罚,降低企业风险的同时也可以节约司法资源。基于我国当前的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需求,我国应当在企业中建立有效的刑事合规体系,控制企业的刑事犯罪可能性,同时在司法的干预下将刑事合规纳入法定刑的考量,构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刑事合规制度中的应用,推进民营企业中刑事合规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刑事和解制度对于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改变司法效率低下及司法资源短缺现状等具有司法程序和实体意义,为保障该制度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并切实发挥作用,思考在基层探索形成一套调解机制,促进审查起诉阶段轻微刑事案件的和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