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ST公司由于在短期内难以改善经营业绩,为了避免被交易所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便经常采用盈余管理的办法。在盈余管理的诸多方法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公司盈余、利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的变更、关联交易等是ST公司较为常用的方法。其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方法较为常用的包括利用债务重组损益、利用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置换损益等。  相似文献   

2.
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很多研究已发现减值准备的两种计提动机: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但本文发现,稳健性因素也能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同样的毁损情况下,"坏消息"公司将比"好消息"公司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时,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减值类型的选择。扭亏和大清洗公司会采取各种类型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而平滑和管理层变更公司只使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且是不影响营业利润的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3.
张瑞迪 《会计师》2012,(4):8-10
会计盈余信息是会计报表中最核心的信息。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经常性盈余和非经常性盈余。近年来,上市公司为达到首发上市、保住配股资格、保住上市壳资源等目的,频繁进行非经常性损益操控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证监会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对非经常性盈余的列报做了规定,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操纵非经常性损益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由于上市公司经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的调整,相关监管部门也对此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4,(14)
本文选取2009年—2012年我国A股的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利公司、配股达线公司倾向于少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以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大冲洗,高盈利公司则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平滑,而对于当年扭亏的上市公司则不存在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的动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9年—2012年我国A股的工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微利公司、配股达线公司倾向于少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以避免亏损,亏损公司倾向于多计提减值准备进行盈余大冲洗,高盈利公司则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平滑,而对于当年扭亏的上市公司则不存在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扭亏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发布后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是否存在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动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普遍存在有盈余管理行为;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上市公司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7.
龚章 《财政监督》2014,(7):13-17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发布后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是否存在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及动机。实证检验结果表明: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公司普遍存在有盈余管理行为;A股上市的交通运输仓储业上市公司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有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分析,讨论现行资产减值准则给盈余管理留下的空间,分析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为合理规范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鄢波  杜军  杜勇 《会计师》2009,(11):106-109
<正>引言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已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误导投资者,因此必须加以控制。本文以现行资产减值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关于长期资产的变化对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治理过度的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为研究背景,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资产减值从事大洗澡行为,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并不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扭亏盈余管理行为,但能够遏制上市公司的大洗澡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研究框架下,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未设置独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越倾向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进行盈余管理;(2)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的公司越倾向进行长期资产减值转回,具有大清洗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公司越倾向长期资产减值不转回;(3)未来收益能力和经济环境不影响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文章还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及上市公司管理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调节利润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不仅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会误导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导致不同的利益集团受益或受损。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与原有会计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这对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对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作用及影响。因此,研究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对2001~2006年旧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实施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所产生的应计盈余明显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质量。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所构建的逆向套利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报酬率,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应计盈余与超额回报负相关,说明市场不能识别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支持新会计准则禁止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别从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两个方面对我国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计提动机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影响资源型企业资产减值计提的因素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经济因素也包括盈余管理中的扭亏动机、大清洗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资产减值准则,新准则禁止计提的减值转回,以此遏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2003~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直接以减值准备为因变量,采用TOBIT模型方法对新减值准则颁布前后公司减值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准则的实施使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的计提变得比较谨慎,计提的幅度变小;无论减值准备与经济动因的关系还是与报告动因的关系,在减值准则实施前后均有显著差异,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包括调节销售收入、调节成本费用、人为创造交易、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利用非经常项目损益。投资者对此需有明确认识,并可通过经验识别,有助于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准则)要求上市公司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并允许减值准备的转回。虽然这个规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资产的定义和稳健性原则,然而无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认为这个规定在客观上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做了大量的修改:取消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提出了资产组概念、规范了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程序等。从2007年开始,新准则已实施两年,那《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如何呢?本文以2001--2008年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信息为样本,检验了《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首先,我们发现《资产减值》实施后,资产减值信息与经济因素的关系加强了。其坎,我们按照资产减值的经济原因将资产减值信息分解为正常的资产减值和超常的资产减值,我们发现在控制了经济因素和稳健性因素后,《资产减值》实施后的资产减值信息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比《资产减值》实施前降低。这说明了《资产减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使资产减值信息更加具有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新资产减值准则颁布的当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着大量转回以前年度已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现象;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工具而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为例,从管理防御视角探究CFO背景特征对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后,CFO背景特征会显著影响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行为:与男性CFO和高学历CFO相比,女性CFO和低学历CFO的管理防御程度更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更低;CFO的年龄越大、任期越长,管理防御程度越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越低。进一步区分资产类型和产权性质后发现,CFO背景特征对流动资产减值计提和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产权性质下CFO背景特征对资产减值计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