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对于何谓不完全合同经济与法律二者之间传统的分野,把不完全合同的表现形态划分为静态性不完全与动态性不完全,并以不同标准对这两种形态进行了细分。循此思路,本文提出对于合同不完全性的解决法律是不可或缺的,但应与当事人自行协商制度、不完全合同的自我履行机制以及合同范本制度、当事人拟订的格式合同制度相互配合。基于私法自治或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对于合同的不完全性的解决,应以当事人的内在生成机制为主,法律的预设规定予以辅助。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新视角——基于演化经济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凯南 《经济研究》2012,(2):133-145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不完全合同与模糊产权存在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美国硅谷的实际情况,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从联合投资和创新激励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通过建立两期模型研究认为,合同不完全正是导致创业资本家发生窃取行为的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下,企业家和创业资本家双方的努力投入是不足的;而通过联合投资可以使得投资双方的努力投入达到最优,并给出了最优的联合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公有产权改革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一个特殊视角是在不完全合同框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对相关模型(LT模型、Schm idt模型、H SV模型及BG模型等)以简单的模型方式进行简述,并对两种研究方法的差别和适用范围进行评述,对今后公有产权改革研究的一些相关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关注高校组织内部的合同特征,分析了高校组织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由于高校教师行动与结果间关系的不确定性、科研教学成果量化和质量确认困难、多种工作任务的加总、教师目标的多重性、科研与教学的团队合作等问题,都会造成高校内部合同关系的不完备。依托于不完全合同理论框架,越是不完全的合同,就越应采取低强度的激励机制。在高校组织内部,相对于晋升制和聘任制,西方终身教职制度是一种弱激励的制度安排,因此,可以将终身教职制度作为未来高校教职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合同、退出的激励平衡和控制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龙  费方域  谈毅 《财经研究》2006,32(7):134-143
文章针对创业资本退出时控制权转移问题,构建了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分析框架。首先,文章在合同完全和不完全两种情况下分析了创业投资中的相机控制,得出这种制度安排的根源在于投资双方的激励不平衡的结论;其次,文章分五种情况具体探讨了控制权如何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8.
崔佳宁  史燕平 《技术经济》2020,39(5):149-155
本文通过不完全合同与演化博弈理论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的波动以及当前的不稳定状态进行了解释。研究表明,从长期看,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中的剧烈波动源于参与方的不断变动;而从短期看,现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不稳定源于竞争结构与交易方式的不合理。因此在政策层面上,统一监管与出台《融资租赁法》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蒋士成  费方域 《经济研究》2008,43(8):145-156
通过对不完全合同经典理论模型的组成要素的梳理和分类,本文首次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模型分为四种类型:行动事前不可缔约而事后可缔约的事前效率问题模型,行动事前和事后都不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事前部分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收益事后不可证实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这些不同的理论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表述。传统的产权理论具有一些缺陷,而事后不可缔约的模型更适合研究权威、授权、科层等问题。相对于关于投资激励的事前效率问题,事后效率问题的来源要多得多。对事前与事后缔约性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事后效率问题的研究是丰富不完全合同理论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公私合作制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交由一个公私合作制联合体负责.文章基于不完全合同框架分析了公私合作制更有利于激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增进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福利的创新的条件,并得出建设创新对于运营收益的外部性,创新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创新能力对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文章还指出政府在建立公私合作制时必须考虑包括缔约成本及合同风险在内的其他权衡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董琛 《现代经济信息》2011,(16):261+277
租赁合同的出现远早于融资租赁合同,因此租赁合同又成为传统租赁。在合同法中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均属于有名合同,分属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由此可见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区别。本文从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出发将两者进行比较,讨论租赁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本借鉴契约经济学上的不完全合同理论,认为合同的不完全性产生合同漏洞,合同漏洞补充适用的范围就是因交易条件的不可观察性和不可证实性而产生的不完全合同。通过诚信原则使合同关系扩大,使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关系处理更有效率、更为公正,合同漏洞补充是建立在合同关系扩大化基础上的。经济学里的公平分配合同剩余利益与损失的建议方案也值得合同漏洞补充方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合同法》第126条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仅作了一条(三)款规定,由于该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疏漏.笔者为此分析了该条法律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合同法》第126条对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仅作了一条(三)款规定,由于该条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疏漏。笔者为此分析了该条法律规定之不足,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完全信息与有限理性的差别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西蒙提到的不完全信息、处理信息的费用和非传统的决策者目标函数没有抓住有限理性概念的要害,主流经济学可以将这三要件在完全理性最优决策和全部均衡的分析框架内全部吸收。瓦尔拉斯竞争模型是所有可能的激励机制中达至社会理性所需信息处理费用最小的激励机制。由于根本的不确定性,人们不可能算计自己决策与其它人决策的交互影响,只能依赖瓦尔拉斯定价机制通过社会试验逐步了解所有人决策互动及决策与价格互动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不完全市场与中央银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担保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旭 《经济导刊》2011,(3):26-27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担保对于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担保法跨越物权法、合同法两大领域,几乎涉及民事法律体系的各个方面,其专业性很强,内容庞杂,操作复杂。从企业实践看,很多企业对担保合同重视不够,这一现象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由于(1)没有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直接的策略互动,(2)不考虑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是否对称,没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3)不考虑组织的内部结构,(4)假定交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任、不完全契约与长期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将不完全契约和社会信任引入包含R&D创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Nash-Rubinstein讨价还价谈判和Bloom-Sadun-Reenen信任模型来刻画企业、中间品厂商和技术创新的关系,在一个内生增长框架下研究了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社会信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将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不完全契约的实施会扩大其对长期增长率的正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2000—2010年中国省区25个工业行业数据,采用交互项计量模型,并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了FDI、专业化以及社会信任水平的其他传导渠道后,该结论依然稳健。本文在为理解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新视角的同时,也为政府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