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馨 《广东财政》2001,(12):8-9
我国财政改革的最终目标模式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又是主张建立双元财政的。这是否存在矛盾?是否是由于政府明确了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公共财政,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汪李明 《财政监督》2006,(11):24-25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正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日益深入。然而,我国现行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体系却相对滞后,制约了财政监督的成效和各项财政改革的进展。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政府收支分类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关系到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我国财政管理的重点已由收入管理转向支出管理,从2007年起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全面实施收支分类改革。与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相适应,各级地方审计机关必须适时把握政府财政收支分类改革的有利契机,构建新型的财政审计模式,拓展财政审计范围,相应调整财政审计重点和审计内容,及时转向公共财政支出的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公共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热点,财政理论界将其视为我国财政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关键,不少地方的财政部门也纷纷在公共财政这个大标题下尝试着财政预算管理的改革实践。尽管多年来我国许多财政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但更多的只是“外围战”,尚未触及财政旧模式的核心,这就决定了我国财政虽已初步具有公共财政的轮廓,但离真正的公共财政尚有相当距离。因此,为推动公共财政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公共财政的本源、公共财政同我国社会环境的相容性、在你国推行公共财政的重要性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财政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为政府履行职责提供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真正做到江总书记指出的:“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的重要工具,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证。正确应用政策、适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对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运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转变理财观念和理财方法,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推进财政改革,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王玮 《上海财税》2001,(7):10-13
财政模式不仅是一个事关财政全局性改革的实践问题,而且也是财政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问题。综合考虑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对所有制和公共财政的几点新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公共财政。  相似文献   

7.
财政体制是各级政府间财政管理权限划分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省财政体制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各级财政均得到了快速发展,省级财政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县级问财力差距逐渐缩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确立,财政体制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就成了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专员办面临难得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形势下,专员办如何服务于财政改革和财政管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专员办如何定位?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来来,我国加快了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步伐,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收支两条线”等改革措施正在逐步促进政府财政财务管理由核算型管理决策型转变,政府财务管理的约束力,预算的准确率要求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机制逐步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因此,建立公共财政是当今财政的首要任务。尤其对山区县来说,建立公共财政,是尽快摆脱目前财政困境的必由之路。本拟以远安县为例,就山区县如何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险基金是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基本物质基础。公共财政通过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支持来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在逐步消除计划经济的痕迹之后,个人缴税(费)机制正在形成。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劳资双方,这决定了公共财政应与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保持了一定距离。从总体上看,一方面,医疗保险改革方向之一是从政府承担完全责任走向责任的分担,由完全的公费医疗转向公共财政只承担部分责任;另一方面,公批财政制度的建立要求公共财政加大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2.
从李岚清副总理在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到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再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战略部署,在过去的10多年间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一致朝着体系化方向坚实迈进。进入“十二五”时期,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业已成为财政改革与创新的一项根本任务,代表着我国公共财政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如何构建这一体系成为摆在每位财政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公共财政改革步入攻坚时期。当前,公共财政改革中有关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同问题、财政体制问题、财政预算管理体系问题、财政政策取向问题、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财政管理监督问题、财政绩效评价问题等都是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其对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战略框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会计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政府会计改革,是财政透明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变革。构建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改革战略框架,为建立我国的现代政府会计体系奠定基础,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一、推行政府会计改革是健全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选择(一)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适应我国公共财政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下一步财政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而作为财政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以及如何规范,是建立公共财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论证转移支付是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经验,对按公共财政要求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些有重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财政教育投资的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时期。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与知识经济、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的就是教育,然而教育的发展需要财政经费的不断投入,这就注定了教育和财政的密切关系。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政府已不再是教育投入的唯一买单者,但是在我国财政体制向公共财政框架逐步过渡的过程中,财政无疑仍然要对教育承担必要的责任,这不但是由政府财政本身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教育的功效和责任所决定的。本文力图在公共财政的大框架下,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的教育投资总体状况做出分析,希望能够对财政教育投资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财政在部门预算、政府采购、财政收支分类、财政绩效评价和国库集中支付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日益健全和完善。政府会计体系在公共财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的反映和监督职能。当前,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还停留在预算会计层面,不能适应财政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制约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公共财政是我国社会实现由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确立的财政改革目标。公共财政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必然联系也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明确这一关系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公共财政又是一种法治财政、公共财政的全面构建必须以健全的社会法治为前提。笔仅从财政改革实践与理论学习探讨这两方面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财务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公共财政,是很多财政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认识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入手,论证了如何立足于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素军 《财政监督》2007,(10):25-2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预算编制制度,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实现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务目标,逐步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资金使用新模式。目前各项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框架逐步建立,迫切需要突破财政绩效评价这一“瓶颈”。而各项改革的不断完善,又使这项工作的条件日趋成熟。因此,学习和借鉴同内外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探索研究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既是新时期财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创新,也是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