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间接出口,是指进料加工项下的产品或半成品不直接出口而结转给另一承接进料加工企业再加工后出口.海关对经批准的企业进料加工项下半成品结转办理保税结转手续,深加工企业承接的半成品予以全额保税,这种保税货物在不同企业之间的结转业务,海关称为"结转加工"或"转厂加工".对这种业务,调入地海关视同进口;调出地海关视同出口.而且由于转厂加工业务均收取外汇,外汇管理局也视同出口业务.因此,税务部门对其发票管理也比照出口货物办理,不允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开具出口发票.  相似文献   

2.
情况介绍 外商投资企业用进口料件加工成品不直接出口而是转让给另一承接进料加工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再加工、装配后出口,在出口报关单上注明的"起运地"和"运抵地"均为"中国境内"的出口业务,属间接出口,海关称这类业务为"进料加工国内转厂".税务机关对间接出口业务的认定,一般是须同时提供以下资料才算间接出口业务:1、有转厂合同;2、提供盖有海关"验讫章"并经核对无误的正本出口报关单的复印件;3、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广东省这些年来,吸引了很多属下游产品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投资,为降低成本,很多上游产品企业同时被吸引进以下游工厂为中心的工业园区中,这些厂家的主要业务也自然以转厂业务为主了.  相似文献   

3.
2005年7月20日,已经是晚上9点了,很多同事们还在加班为一些海产品出口企业客户办理出口结汇业务。经历了上半年欧盟禁运、美国贸易保护等事件,下半年海产品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转口贸易等有所恢复,企业的出口收结汇业务逐渐增多,银行加班加点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4.
胡焰峰 《涉外税务》1999,(11):65-67
进料加工企业从国外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后,不直接出口而是转给另一家企业进行再加工后出口也就是间接出口的这种经营行为称为转厂.  相似文献   

5.
"间接出口"也称"国内转厂",属于出口加工贸易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外商投资企业(俗称"上游企业")用进口料、件加工成品后不直接出口,而是转让给另一企业(俗称"下游企业")进行再加工、装配后出口.转厂方式目前有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  相似文献   

6.
进料加工贸易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与一般出口贸易“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方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处。其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开展进料加工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退税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在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免、抵、退”税时,应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退税部门按规定审核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采用“实耗法”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2001年新、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退税统一后,对间接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或规范就迫在眉睫了.有人以老企业出口货物由免征免退政策改为出口退税政策为理由,主张间接出口应该视同内销征税.间接出口业务是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进料加工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以这种方式从事加工贸易,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一年间接出口交易额达上千亿,所以间接出口税收政策的调整势必对我国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来料加工”是指由国外厂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和零部件等 ,由我国企业按照对方要求的质量规格、款式进行加工装配 ,制成成品后运交对方 ,我国企业仅收取加工费的贸易方式。而“进料加工”是指由我国企业自行选择进口原料 ,加工成成品后复出口的一种加工贸易方式。针对两者的不同 ,国家对这两种贸易方式 ,采取不同的退(免)税政策 :出口企业以“来料加工”方式加工复出口货物 ,实行“不征不退”办法 ,即在生产环节免税 ,在出口环节不退税 ;而对于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料 ,在进口和销售环节减免增值税。但外商投资企业以“…  相似文献   

9.
根  据几年来的实践,笔者发   现,目前实行的“免、抵、退”税办法可操作性还比较差,存在着业务难度大、工作成本高、操作繁琐、管理复杂等问题,现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办法急需进一步简化。现行“免、抵、退”税办法复杂,可操作性差 1 . 使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复杂 化 从“免、抵、退”税办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免、抵、退”税具体计算时,需要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与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在出现抵减额大于被抵减额时,未抵减完的税额需要结转下期继续抵减,处理起来特别复杂。2 . 对原材料、…  相似文献   

10.
货物的深加工结转出口是指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企业将保税料件加工的产品结转至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的加工贸易经企业深加工后复出口的经营活动(也简称为间接出口或转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际龙头企业落户我国,并引来许多相关企业与之配套。形成了相应的“结转链”,即从原料生产到半成品直至成品出口的多企业连锁结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贸易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是加工贸易的两种主要经营方式,出口货物分别享受退(免)税与免税政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和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自1978年实行加工贸易政策以来.在1/4世纪里,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取得“爆炸式”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6.66亿美元激增到2003年的4047.9亿美元,增长了约243倍;  相似文献   

13.
邢毅  董翠英 《金融与市场》2007,(8):71-71,63
一、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制约作用并不明显一方面,这和我国独特的贸易结构紧密相关。从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结构来看:在出口结构中,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  相似文献   

14.
王文清  高崚 《中国税务》2012,(11):37-38
一、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免抵退税计税依据根据财税[2012]39号文件规定,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按出口货物的离岸价(FOB)扣除出口货物所含的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即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后确定。同时,新政策对原来散见于各文件中的条款进行了梳理,并重申了三个问题,一是海关保税进口料件的金额不能作为生产企业退(免)税的计税依据,应当在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中扣除;二是在海关监管下,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从境外和特殊区域进口的  相似文献   

15.
加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辅料和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增值收益。加工贸易作为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  相似文献   

16.
一、引进材料的核算 加工补偿业务引进材料,一般有三种情况:(1)由外商提供材料和物资,这种材料有的是作价提供,有的是不作价提供;(2)一部分材料、物资由外商提供,另有国内搭配的材料、物资;(3)全部由我方提供的材料、物资。 (1) 作价引进材料的核算 引进这类材料、物资,与国内购料一样,通常按实际成本计价,可不通过材料采购帐户。当材料验收入库时,按外商提供的发票,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记帐。如引进A材料1000公斤,加工成甲产品1000只。该材料已验收入库,按外商提供的购料发票和代垫运费,共  相似文献   

17.
名词解释     
来料加工外商提供一定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必要时也可提供某些设备),由我方工厂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加工费。在具体方法上也可采用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分别作价,分别订立合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问题的提出 现行对进料加工企业实行的“免抵退”税管理,大部分采用“购进法”计算,即无论有无出口,企业当期进口的免税原材料均全额纳入“免抵退”计算过程。那么,企业是如何避税的呢?为了便于说明,笔者举例予以说明 。 例 1 :境内某企业与境外母公司进行进料加工对口贸易。假  相似文献   

19.
转变外贸出口方式的税收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重远 《涉外税务》2007,227(5):27-30
本文比较了不同外贸出口方式的税收政策,认为加工贸易出口的税收政策要优于一般贸易出口。在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中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贸易出口的税收政策也不尽一致。不均衡的外贸出口税收政策无益于我国外贸出口方式的转变,以及外贸出口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增长。为此,应以一般贸易出口为主、其他贸易出口为辅的外贸出口方针为指引,不同外贸方式的税收政策应统一;要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出口的税收政策;实施鼓励使用国产料件的税收政策等。  相似文献   

20.
税晓 《涉外税务》1999,(8):67-68
山东省某进出口公司深圳分公司: 来函收悉.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出口贸易的两种方式,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