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福民 《大众商务》2004,(10):34-35
7年前,一个贫困潦倒的打工仔,竟然异想天开地要买架飞机玩玩。为此,他曾被人耻笑为“疯子”,曾经相爱的妻子也离他而去。但他却像迎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一样,在历经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又一次次站起来,如今,他不仅拥有两架私人飞机.还成立了飞行俱乐部,让飞机给自己带来了滚滚财源。  相似文献   

2.
投奔哥嫂遭冷遇,几乎沦为乞丐   1996年那个炎热的夏季,命运给张秀梅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向自信的她遭到了生活的重重一击,开始是相处了两年的一段感情像沙漠深处的最后的一滴水被无情地蒸发了,紧接着,工作丢了.当孑然一身的她在不眠的夜里细打量自己时,突然发现这个世界上,孤孤单单的已所剩无几.她想尽快改变一下自己的环境,首先想到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哥嫂,他们在石家庄市工作多年,不会看着孤立无援的妹妹不管吧,她满怀希望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  相似文献   

3.
重返西班牙     
<正>琼·巴列斯托罗斯(Joan Ballesteros)在圣地亚哥成功地创建了一家名为Novasite药业的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拥有一项广为人知、已被批准的技术——流式细胞仪。该技术能够分析血样,并且是完全自动化的。一台需要人工加样的、每天能够分析几十份样品的机器,突然之间被转换成一台每天能自动分析数千份样品的机器。巴列斯托罗斯从这项新技术中看到了其潜在的价值。他认为这项技术可以辅助医生为白血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设想一下,医生可以将患者的血样放入该机器中,然后检查出数千种抗白血病治疗方案对其的疗效,这些方案可以是单独用药,也可以使联合使用。这对他来说,只是个开始。为了能够实现他的这个想法,他知道他不得不做出一些令和他一起在圣地亚哥研究的同事们吃惊的事情。圣地亚哥被公  相似文献   

4.
一、创业不留退路   施正荣创业前,连家具都清理变卖掉了.2001年5月,他跟太太、孩子全家坐同一班飞机回国的,带着40万美元的全部身家,再次来到无锡,开始了创业之路.施正荣之所以敢于不留退路,就在于他在澳大利亚留学时就已意识到太阳能电池产业化的灿烂前景.……  相似文献   

5.
北大毕业的母亲靠智慧圆满地走过了自己的一生;父亲驾驭的是能上天的飞机;妹妹在医院做文职;妹夫是南大研究生,大学讲师.只有自己做了"体力"活儿,我们的主人公-李国洪为此很自卑.但恰恰是这种自卑促使他在自己有能力开创的范围内,不断超越自我,心气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6.
一位退休的电源设计师,想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教学仪器公司,当他做过市场调查后,他有些胆怯了。现在市场上教学仪器公司多如牛毛,而且个个神通广大、精明能干。如果这种恐惧不能消除,他只能后退,但他不想这样,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优势,结果信心倍增。他想:在工程设计上他有独特的创新,他可以把自己的创新申请实用新型。在把握市场机会方面, 他与多家学校都有过交往,清楚从何处可以找到客户。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并招集了一些老同志和他一起创业。他们先从小干起,开始的几次他们一次只和一个学校谈合同,就这样他们最终走向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遭遇创业   2002年,余旭东接触到一些国外品牌防雷产品时,感觉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果能自己开发出这些产品并在质量上加以完善和提高,在中国一定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和考察后,他于2002年7月成立成都桑莱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始防雷接地产品的研发.2003年初研制成功,并相继进入市场.   ……  相似文献   

8.
命运没有给他捷径 1986年彭信锦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进入武汉一家事业编制的研究所工作,这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研究所的5年时间,非但没有让从小好强的彭信锦磨灭激情,工作中种种的不如意反而开始让他萌生创业的念头."在研究所里,我的一些好的想法根本无法实现,那也就更别提自我价值的体现了."就在即将被提升为部门主管时,他毅然丢下了这个"金饭碗",1991年跑去了当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  相似文献   

9.
■对于那些风险投资者对项目有初步的印象并有探讨投资意向的融资企业,如果他对您感兴趣,一定会主动上门了解.所以渴望融资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应该判断出自己是否有机会,不要过分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0.
华子 《大众商务》2004,(3):26-28
一位朋友的意外死亡使他开始潜心研究解酒茶。于是,一种亿万年来自生自灭而司空见惯的野花,被这个不安于现状的山里人所发现,一个新的产业由此诞生,巨大的财富喷涌而出。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并将公司命名为“诺也特”。“诺也特”中文寓意“特别的承诺”,英译象征“光明”,他时刻告诫公司员工:履行特别承诺,才能走向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1.
CEC新姿态     
在一架可以使用网络的美国飞机上,一位旅客用他朋友送的耳机听音乐,感觉很不好,就立刻在Twitter上跟他的朋友抱怨了他当时使用耳机的糟糕体验.一分钟之后这个耳机的品牌商就发去信息,解释说这款耳机是不适合在飞机上用的,他们有特别为飞机旅客设计的耳机,而且在该旅客到达的机场就有他们的专卖店,他们同时还赠送这名旅客一个7折的电子折扣券.这样,耳机的品牌商就成功的把一个客户抱怨变成了一次成功的营销.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不能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20世纪90年代初,王革博士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留学.在一家大公司担任技术攻关工作。1996年圣诞节的第二天,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开始膜蛋白结晶实验。这个项目已经被公司的有关人员研究了两年多.然而一直没有进展,一年前由他负责开发.他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3天。“许是因为在圣诞节期间加班感动了上天吧,我试制成功了!“  相似文献   

13.
亲情大洗劫     
彭可 《大众商务》2002,(1):27-28
一   七年前,是李富仁从农民到企业家生涯的开始.回首当年,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他抱着再也不能穷下去的念头,凭着满腔的热情和浑身使不完的劲儿,开始了追求财富的第一步--自己办厂.……  相似文献   

14.
卢华思(音译)是在北京工作的美国企业家.他曾分别在欧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工作过39年,对在不同环境中创办新企业有着很丰富的经验.前年,他和别人一起创办了eGistics公司,向连锁供应商提供安全的通讯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个聋哑人。36年以来,他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在世俗的眼里,他可能一辈子生活在别人的怜悯和鄙夷中……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一直被别人“瞧不起”的人,勇敢地从零开始,赤手空拳地打拼出了两家广告公司,他就是唐永跃。  相似文献   

16.
“我仅仅用了22个月的时间,用自己研制的秸秆制气炉把自己烧成一个百万富翁。下一步,我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烧出400个百万富翁……”这是三木能源公司董事长—周松林在公司升级大会的开场白。农家弟子,执着探索周松林是湖南省张家界大山里的一个农民。青少年时代是在上山砍柴割草的生活中度过。他对柴草有着特别的情感,他总想在柴草上搞出一点什么名堂来。1976年6月,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开始实现他的梦想。学了两年的木匠很出色。但他认为把木柴变家具,是手艺而不叫科学,放弃了;于是搞起了科学种田——学制种。虽然提高了产量,但赚不了几个钱,又放弃了;又开始瞄准养殖场,养猪、养鸡、养鸭、养鱼,因消耗的食物过多,再加上瘟病难防,又放弃了;随后他选定了食用菌行业,从柴草中科学地种出了各种珍贵的食用菌,他开始真正品偿到科学的滋味!20多年一晃就过去了,由一个单身汉,变成了五口之家,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  相似文献   

17.
多走几步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1000个第一都没用“   纵观中瑞发展历程,可以说,每次飞跃都是否定自己,然后全面提升的过程.公司成立于1997年,创业初期,员工仅有6人.在这之前,李学鹭在预警行业有着10余年的工作经历,对这个行业的研究了解也是如数家珍.其间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也频繁获奖.1997年,李学鹭辞去公职,创办了“中瑞“.对李学鹭而言,这成了实实在在的机遇.   ……  相似文献   

19.
2001年,曾为宁波海曙科达仪表厂厂长的胡校,发现本行业处于低端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国家也并不是足够地重视.他为企业、也为自己的未来开始担忧.是否能寻求个更好的发展突破口呢?随着国家对电气行业的逐渐重视,胡校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2月27日下午5点,一架波音757型客机穿过蓝天上的朵朵白云,在武汉天河机场徐徐降落,客机舱门打开,舷梯上走下一位手提皮箱、鼻梁上架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他叫陈义红,38岁,是新加坡国立精迪制造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在上飞机之前,他辞掉了在新加坡的一切职务,走出被人们称为“象牙之塔”的研究院,只身来到武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