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7~2011年我国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会计稳健性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时谨遵会计稳健性原则有助于缩小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即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会计稳健性越高,证券分析师对其的盈利预测越准确,分歧度越小;会计稳健性还能弱化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的乐观倾向,即会计稳健性越高,分析师的乐观度越低,但会计稳健性对分析师盈利预测悲观倾向的抑制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4~2006年被分析师预测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盈余特征、公司规模及性质、行业和年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机构持股比例和盈余管理动机对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被分析公司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将带来盈利预测准确度的提高;而当公司存在巨亏或微利的盈余管理动机时,分析师预测的难度增加,预测准确度降低。此外,分析师关注度及盈余特征对盈利预测也会产生影响。对公司进行跟踪的分析师越多,盈利预测的准确性越高,当公司发生亏损或收益下滑时,盈利预测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02-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被聘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证券分析师的来源以及独立董事身份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师的预测质量。研究发现:(1)被聘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证券分析师主要来自明星分析师,与跟踪聘任上市公司的非独立董事分析师相比,独立董事分析师对聘任上市公司的投资评级和盈余预测更为乐观,但与跟踪的非聘任上市公司相比,他们并没有对聘任上市公司发布显著乐观的投资评级和盈余预测;(2)在担任独立董事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及时性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预测频率有所提高,但预测准确性下降,表现得更为乐观;(3)聘任证券分析师担任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获得了更多的股权再融资机会。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证券分析师担任独立董事对其独立性的影响路径,为证券监管部门明确禁止证券分析师担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2005—2007年的深交所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五项公司因素对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分歧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较低,分歧度偏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规模和盈余可预测性与预测准确度正相关,与分歧度负相关。相对于盈利公司而言,亏损公司的预测难度更大,准确度更低,分歧度更高。研究结果对证券分析师提高盈余预测精度,以及投资者提高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嵩 《生产力研究》2012,(5):54-55,6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投资者对信息的关注点逐渐从历史信息过渡到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的未来信息。证券分析师是上市公司价值估值的重要来源,他们的估值结果直接影响到股价的走势。在公司估值中,盈余预测是其中的关键点和决定因素,它能够帮助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评价公司未来的真实价值,从而有助于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文章利用2008—2010三年的我国A股票市场分析师预测数据,对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正确性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1—2013年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证券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及机理。实证检验表明:(1)分析师的预测能力随着经验积累而显著提高;(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较之于一般分析师并未表现出更强的预测能力(即并不存在“天赋异禀”);(3)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随经验积累而提高并非由于研究能力的提升(即“熟能生巧”),而是通过所在证券公司的平台与所跟进的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即“日久生情”)。本文不仅丰富了关于影响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因素的相关实证研究,同时创造性地进一步剖析了证券分析师预测能力随经验积累提高的内在机理,其结论对于理解分析师学习成长机制、促进中小投资者保护以及推动中国证券市场理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6-2010年我国A股市场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和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的证券背景对公司增发行为的影响及具体路径.实证结果表明:高管的证券背景显著降低了企业增发中的折价率,有效降低了企业再融资成本.进一步,我们从分析师信息效应和融资择时效应两方面研究发现:高管的证券背景提高了企业与分析师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强化了证券分析师对折价率的影响;而高管在资本市场的知识和经验优势则使其能更好地选择增发时机.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检验券商与公司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对券商旗下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信息是否可能来源于会计师事务所.研究发现:(1)分析师更愿意跟踪与所属券商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对其发布的盈余预测更准确,也更倾向于额外发布现金流预测.(2)券商与公司从非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其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提高,反之则降低.分析师对与所属券商聘任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在年报披露前最后一次盈余预测的准确性有更大幅度的提高.(3)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对预测准确性的促进作用集中在分析师跟踪少和收入变化大的公司以及非明星分析师发布的预测.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同聘会计师事务所对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影响,也有助于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更好地利用同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券商旗下分析师发布的预测报告,拓展了分析师预测信息来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宫义飞  郭兰 《经济管理》2012,(1):129-137
本文运用2005~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欧拉方程投资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分析师跟踪变量,通过观察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变化以验证我国证券分析师是否具有缓解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功能。研究证明,证券分析师可显著降低政府干预较少的国有控股公司高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从而有效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对于政府干预较为严重的国有控股公司及民营控股公司,由于高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主要是由于代理问题引起的,证券分析师未能显著降低由代理问题引致的高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即不具有监督功能。这一点不同于西方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结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关注分析师跟踪,进而有效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全面分析了证券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关系对其所发布的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为了维护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公司内部投资银行部门的关系,倾向于发布偏乐观的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声誉较高的分析师也同样不能在各种利益关系的漩涡中保持独立.这些结果揭示了我国证券分析师独立性缺失的利益根源,并为监管层规范和发展证券分析师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证券分析师作为我国的一种新兴职业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国关于证券分析师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对分析师的盈利预测特征(预测精确度)及对股价(是否价值相关)的影响方面,还很少将证券分析师的评级建议与其盈利预测的误差、公司的盈余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角度考察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披露其他综合收益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并且该效应在内部信息环境和外部制度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更显著。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披露其他综合收益不仅能够直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还能够通过提高分析师预测的准确性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各组成项目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武翰章  刘维奇 《经济经纬》2022,39(1):98-107
基于股票价格的"同涨同跌"现象,利用200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动态视角考察分析师盈余预测活动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会显著降低公司股价同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明星分析师、非承销商分析师和女性分析师中更为明显。进一步探究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影响公司股价同步性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分析师正向盈余预测修正可以通过减少其盈余预测偏差和预测分歧度来降低股价同步性。研究表明分析师盈余预测修正行为属于"自我更新",能够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会对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产生错误引导,识别和降低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有助于市场效率的提升。以2015-2019年沪深交易所发布的年报问询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交易所非处罚性监管如何影响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收到年报问询函显著抑制了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出于对声誉和预期收益的考虑,经验丰富的分析师和明星分析师会降低对收函公司的关注度;虽然年报问询函降低了分析师跟踪意愿,但却提升了继续跟踪收函公司分析师的努力程度。机制检验表明,年报问询函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盈余管理程度缓解了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结论表明,交易所的非处罚性监管制度,通过甄别效应缓解了分析师预测乐观偏差,提升了分析师预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公司透明度与分析师预测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深交所的年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评价来代表公司透明度,研究分析了公司透明度与财务分析师预测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后,公司透明度对分析师预测人数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控制了内生性后,透明度高的公司吸引了更多的财务分析师关注,相反,分析师的预测行为对于公司透明度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作用。同时本文发现,对于透明度及披露程度较高的公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误差明显较低。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管理层制定信息披露政策和监管机构的规制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与证券分析师盈利预测信息都属于预测性财务信息,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以评估企业未来盈利前景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投资决策,在证券市场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盈余预告与盈利预测的定量信息、定性信息、信息供给竞争和信息质量互相监督等相关性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上市公司管理层和证券分析师预测信息的披露行为会形成一种互动,这种互相影响、互相监督的局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我国资本市场上预测信息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2-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越多分析师关注的公司,其成本黏性显著越低,并且这种关系受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和外部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在国有企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及市场化水平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关注对成本黏性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明星分析师及团队分析师的关注能更好地抑制成本黏性。本文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分析师发挥监督作用的机制和情境,而且有助于深化成本黏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降低企业的成本黏性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8~2015年中国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分析师的供应链行业知识对其盈余预测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具备供应链行业知识的分析师对跟踪公司盈余预测的信息质量更高;当公司对供应链行业的依赖程度较高、面临的信息不确定程度较高时,分析师供应链行业知识对盈余预测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分析师供应链行业知识对盈余预测质量的提高作用是通过知识带来的熟练程度或经验实现的,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知识溢出效应较高的行业中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公司主动增加公开信息披露和激励分析师调研挖掘私有信息这两条路径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较多明星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市场处于牛市行情的样本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减少了分析师乐观偏差,且能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传导效应。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对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术界在证券分析师研究领域已经做出了大量贡献,学者们利用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以及股票评级的数据,对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与股票推荐、市场反应、分析师的经济动机等多个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但是,对于证券分析师的预测是否可靠以及投资者是否通过分析师研究报告获利,一直都是争议的热点。该文将从证券分析师可信度与胜任能力两个新视角,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进一步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