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多方质疑,被指为是引起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变动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影响,指出公允价值虽不至于是罪魁祸首,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却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并提出通过进一步完善会计操作指南、增强资产评估能力、提高资本市场效率等途径减少公允价值变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较为全面地讨论了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的到来,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指出了当前金融危机与现实差距的认识,着重探讨了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热力学中能量和熵的理论引入金融体系,提出金融熵的概念.通过对金融能量的耗散和金融熵变的分析,阐释了金融不稳定性,指出金融不稳定性是由金融熵增所致.通过对金融熵增的因素分析,指出降低不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金融系统的自组织功能,以及从系统外部环境引入负金融熵流.本文还从熵的角度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揭示了熵与金融风险、金融脆弱性、金融不稳定性及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构建我国金融稳定制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影子银行作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金融热点问题,一直被广泛的讨论着.本文将通过其在我国的发展和现状,指出影子银行的出现对我国传统监管体系所提出的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回顾了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演进历程,指出了此轮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监管理念落后、监管资源不足等问题,并在分析当前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动向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闰彬 《投资与合作》2011,(11):30-30
发生于美国进而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时当今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开始思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罕见的金融危机,自由的市场经济是否真的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本文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7.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场金融危机不近给美国带来了华尔街恐慌和股市崩盘等一系列连锁效应,也给其它西方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金融危机成因的剖析,试图从金融危机中得出一些启示,并立足于经济高度全球化的时代背景,提出一些适宜当下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新型金融危机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竞  张静 《新金融》2009,(7):21-24
本文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阐述了其不同于以往的新原因、新特点及其向国内经济传导的新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型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长期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金融危机环境下,选择合理的财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我国财务目标理论的演进过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财务目标的合理选择是保持充分的现金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既是国际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国银行业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提升整体实力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背景出发,总结了世界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然后重点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进行分析,并指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对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之后,资本监管顺周期问题凸显,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先从理论方面指出,资本监管顺周期会通过银行信贷传导到一国经济产出,造成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变大,威胁金融安全,影响经济稳定.再运用1996~2012年GDP和银行信贷同比增长率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方法,证明经济产出和银行信贷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并有单向Granger因果.其次运用两次金融危机前后经济繁荣和萧条时期的数据,具体印证实证和理论的结果.最后提出逆周期操作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成因剖析和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文 《金融论坛》2002,7(6):57-60
从全球范围看,阿根廷金融危机是21世纪的第一场金融危机,它的形成和爆发不仅对阿国本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破坏,也对整个拉美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成因,指出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汇率制度选择一成不变导致币值真实高估,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加之巨额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以及领导人频繁更替等,共同促成了金融危机.作者建议采用"相机抉择"原则制定汇率制度;审慎对待财政赤字和外债问题,财政赤字不宜过大,外债应该合理,并进行良好的控制、监督与管理;加强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危机预警与国际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相对于大银行,金融危机中社区银行在新增存款、开拓新客户、市场定位和保持财务稳健等方面的能力反而大为提升.一些社区银行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带来了过去几十年都没有的发展机会.本文介绍了美国社区银行的最新发展,并分析指出:政府信用和稳健保守的经营理念并不过时,其仍然是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到来,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及范围正在发生着变化.研究"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成都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成都市、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来说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先后分析了成都面临的背景层面和自身层面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在自身层面上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分析,指出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成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最后提出了成都区域发展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超越了以前历次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对当前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指出这些观点只是在某一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本文着重从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来解读当前的金融危机,指出一切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或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身。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由于经济伞球化的传导,使得世界各国也因伞球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国际收支、货币政策、加工贸易、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以保持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促使大家对本次金融危机深层动因进行反思,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全球金融机构风险度量方法—VAR,受到了大家广泛质疑.在危机稍缓之际,本文结合最近相关文献,通过对VAR的审视与反思,指出VAR作为一种风险度量方法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本文对2008年9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入反思。分析了引发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危机原因等,并在其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应从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次贷危机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当前欧债危机的现实背景,首先界定了金融危机传染的特定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金融危机具有基本因素传染、一体化传染、羊群行为传染与机构传染等传染逻辑;进而进一步指出贸易传染机制、金融传染机制、投资者行为改变传染机制和共同冲击传染机制是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机制;最后,在分析当前欧债危机传染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欧债危机传染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关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IMF进行机构改革的方向和模式,重点讨论了IMF在职能定位、份额分配和决策机制、扩大认缴总份额三个方面的现有缺陷,指出各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并就各方面改革的可行方案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