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强铁路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蒞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33(10):42-44,47
在分析铁路企业年金信息披露制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铁路企业年金治理结构内的相互制衡机制,规范铁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等建议,以及构建全面合理的铁路企业年金信息披露体系,推行铁路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的鉴证制度,强化铁路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定期报送制度等,加强铁路企业年金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
产品的地域属性与铁路运输企业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论述了运输产品的有限区域性,认为运输产品是一种有限区域产品,由此决定了铁路运输企业应该选择区域性铁路公司的模式,而不能是全国统一管理经营。  相似文献   

3.
通过阐述人力资源管理在铁路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铁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提高铁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健全高效的用人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强化铁路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奖励激励机制;构建铁路企业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铁路企业面临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充分认识到资金管理绩效的重要性。在现金流成为企业生命线的普遍共识下,铁路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充分利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的优势,实现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在对当前铁路企业资金管理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KPI理论,构建了以财务管理、资金预算、会计信息质量、实际支出和存量资金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资金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针对构建的资金管理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建立资金管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等4条落实资金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路径,为铁路企业全面推进资金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铁路现行工资制度——岗位技能工资制,已表现出对铁路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宏观经济背景变化的诸多不适应。铁路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应立足于建立以岗位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即实行“岗效制”:生产阶层职工的工资与业务素质、工作效率挂钩;管理阶层职工的工资按职责和贡献与业务素质、岗位绩效挂钩。建立符合铁路企业实际的工资激励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述资金风险的概念和种类,阐述资金风险控制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结合铁路企业的特点和现状,以及铁路企业资金管理现行制度、做法,分析资金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预算管理、采取多种筹资方式分散资金风险、实现资金集中管理、建立资金应用的监管制度、建立事后监督机制等措施以确保铁路企业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铁路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增强铁路企业资金管理能力,在分析铁路企业现行铁道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2种资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针对铁道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资金管理模式职能重复等问题,提出构建铁路司库管理体系。通过铁路构建司库管理体系条件分析,铁路司库管理条件基本具备,从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制度及流程优化、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阐述铁路司库管理体系,以提升铁路资金经营管理、资源统筹、风险防范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铁路企业家属医疗制度,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良性发展.追溯铁路企业家属医疗管理的历史沿革,依据国家最新政策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在做好政策衔接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对比和测算,对铁路企业家属医疗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包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差异和经济效用进行研究,提出将铁路企业家属医疗费用再补助管理模式逐步平稳纳入国家建立的多层次医疗保障管理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铁路企业年金风险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企业年金制度自从1995年开始建立,走过了14年的发展历程,其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功能已经初步显现。2008年铁道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促使铁路企业年金管理全面转向市场化运作。但其涉及主体众多,在实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因此,对企业年金进行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近年来铁路企业股改上市的实践与成效的基础上,从铁路资金需求量巨大、铁路行业特性复杂、铁路企业长期行政化管理等方面,阐述铁路企业股改上市缓慢的成因。提出铁路企业股改上市的对策与建议:即从铁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深化对铁路企业股改上市的认识;从铁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高度,细化对铁路企业股改上市的研究;从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的高度,强化对已上市铁路企业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所有权、经营权关系不明确,造成企业经营目标模糊化,而产权及其代理关系的不明确,又造成所有者、经营者权责不明,政企不分。因此,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铁路企业进行改制,在宏观层面上,必须明确三大关系:政府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所有者内部的产权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这是铁路企业改制的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2.
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是深化铁路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分析国铁企业市场化经营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总体思路,即理顺国铁企业与政府部门、国铁企业与市场、国铁集团与所属企业3个方面的关系,从进一步落实国铁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建立铁路公益性运输补贴机制、加强铁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铁路客货运价市场化改革、着力提升国铁资本运作能力、推进国铁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完善国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国铁企业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重点任务,为深化铁路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运输企业业绩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财务、顾客、内部经营过程、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5个方面,对铁路运输企业的业绩作了综合评价,并阐述了业绩综合评价体系的特点及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十四五"时期,为继续深化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在交通强国建设中当好先行,推动新时代铁路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对国外铁路市场化改革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研究和探讨。通过分析英国铁路市场化改革后的行业结构、主要资金来源和经营状况,阐述路网公司、客运公司、货运公司等不同类型铁路企业的经营状况,总结得出重视铁路基础设施的投资、补贴不同类型的铁路企业、制定鼓励铁路运输的政策法规和平衡路网企业与运输企业利益等启示,为我国铁路市场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税收筹划是铁路企业减轻税负、提高效益的有效措施,但在关注税收筹划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所需支付的成本和存在的风险。分析铁路企业税收筹划存在的各种成本和风险,提出从加强成本效益分析、树立风险意识、坚持依法筹划和确保筹划目标准确合理等方面加强对成本和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输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取得竞争优势以及确定运输价格及铁路局之间服务清算价格的必然要求。分析目前铁路运输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示成本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中国铁路总公司应建立将基建、更改、大修和运营支出统一纳入管理范畴,年度预算与长期规划统筹安排,信息收集、整理、决策相互衔接.成本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相互协调的“大成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社会物流企业以物流节点为核心载体,加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集成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需求响应效率与物流服务质量。结合转运节点型、仓配一体型等社会物流企业业态特征,分析其在服务升级、效率提升、效益增长等方面的发展经验,立足铁路物流基地运营管理现状,以提升铁路物流基地效率、效益、服务、安全水平为目标,以"信息自主感知、生产自动组织、管理智能决策"为主线,从平台建设、系统开发、交互接口、终端感知与设备创新等方面设计智能化运营管理体系架构,为我国铁路货运场站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国铁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是铁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提升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水平,切实维护铁路合法权益,亟需针对相应管理机制进一步创新和优化,以适应国铁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对国铁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机制现状及优化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新主动维权方式、构建区域会商新模式、优化重点领域案例应对指引的国铁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机制优化策略,通过制定主动维权工作指引、扩大案件区域会商参与主体范围、编写重点领域法律纠纷案件应对指引等措施,完善国铁企业法律纠纷案件管理体系,实现法律事务工作与铁路生产经营活动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9.
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实务发展过程中的较高阶段。结合财务收支审计做好效益审计,有利于铁路内部审计在铁路资产经营、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效益审计的涵义、效益审计的方法步骤及铁路内部审计如何进行效益审计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铁路是典型的网络型基础产业,存在着大量由铁路运输企业共同使用的共用性财产权利。合理配置共用性财产权利,是推进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机制转变的前置条件,也是我国铁路经营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的内在要求。为切实落实铁道部党组推进我国铁路转换经营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有效配置共用性财产权利,实现经营管理权重心的下移,一是要明确界定铁道部与铁路局的共用性和专用性财产权利边界;二是要合理调整组织边界,构建权责明确的市场经营主体;三是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