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外资通过收购、控股各个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构成垄断,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本文在对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现状的客观认识上,分析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费国平   《中国企业家》2006,(7):30-31
中国关于允许外资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规定一经出台,几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迅速被外资收购,坊间流传的外资并购“三个必须”(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的标准引起国内市场的巨大震动。  相似文献   

3.
浅谈我国外资并购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并购能够促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利于上市公司引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但也会造成某些行业的垄断,影响民族经济安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同时我国对外资并购的规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这些现状,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立法。  相似文献   

4.
外资并购新规自9月8日正式实施,而有关外资并购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对于大型国企的并购活动,我们认为应该尊重市场化的原则,同时,还要重视并购活动对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影响的评估。本文作者从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出发,提出了大型国企向外资“贱卖”的冲动,其症结在于代理人问题。这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主要方式.这些跨国公司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在我国很多行业形成限制竞争,攫取高额利润,扰乱我国的市场秩序.尤其是跨国公司对关系到我国战略性产业的并购,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刚出台的反垄断法明确提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要进行经营者集中和国家安全两种审查.本文通过对当前外资并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剖析,借鉴国外对外资并购规制的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9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将正式实施。根据该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存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因素或者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就此向商务部进行申报。这不免让我们将其同近期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徐工并购案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引来了西方舆论对于中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指责,而国内有关“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自由化”的争论也一直没有休止。“新法规并不是限制外资并购,而是要给外资提供一个更规范的并…  相似文献   

7.
如何面对内外资并购论坛主持人、当代经理人执行发行人杨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外资的并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比如说近一年来闹的沸沸扬扬的“凯雷收购徐工”一案,他们之间的“恋情”可以说是一波三者,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比如说有的人就认为,外资并购可能是洪水猛兽,说是正在对中国产业进行蚕食。反方则不这么认为,认为外资并购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利大于弊,到底谁说的对呢?中联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CEO王吉舟:有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叫“外资猛于虎”,事实上,有资格谈“外资猛于虎”是来之不易的。我记得1988年的时候大型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外资越来越看好中国这一潜在大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国连续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到2002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吸引外资额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在中国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过程中,外资具有强烈的并购国有企业的内在需求。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主要采用四种方式,即合资控股、增资控股、通过产权市场并购、通过证券市场控股上市公司。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更加充满活力,投资和贸易环境快速改善,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一些发达国家,这使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愿意来中国进行企业并购活动。  相似文献   

9.
达能娃哈哈并购案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在新《公司法》颁布、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性完成、若干重要行业的WTO过渡期即将结束的背景,中国外资并购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要求对外资并购进行审查的呼声也逐步加大,特别是凯雷并购徐工、德国舍弗勒收购洛轴、苏泊尔并购案等事件引发了外资并购和产业安全的争议。在业界对于要不要限制外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完善外资并购立法的原则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存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 外资并购作为外国投资者和我国国内企业间的产权交易,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国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问题带来很大的冲击或负面影响,并在整体上对国内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冲击民族工业,因而必须加强对外资并购的立法规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且呈现出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热潮。并购活动中出现了跨国公司控制某些重要行业、收编中国研发团队,吞噬我国民族品牌等。外资并购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凸现,文章在认清外资并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外资并购存在的风险,提出维护国家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的形式由过去的合资变为独资,由参股变为控股,由新建变为收购,一轮愈演愈烈的外资收购大潮正在中国市场上演。尽管外资并购有利于改变我国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过度分散和规模过小的状况。但是,外国资本有着不断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天然倾向,有着消灭竞争对手的天然企图。假如对合并不加控制,允许外资无限制地并购在它们眼中价格极为便宜的中国企业,就会导致中国市场竞争结构失衡的恶果。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反垄断法来控制外资并购,以维护有效竞争、保护民族产业、保护国家竞争力、维持市场公平。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主要表现为外资并购的申报和审批制度,即达到一定规模的外资并购需要向反垄断法的主管机关进行申报。目前,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立了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就中国来说,在外资并购中执行反垄断审查、规范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对于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安全,主要看它的经济竞争力。没有竞争力的国家面对外部竞争就难以保障安全。国家经济竞争力又决定于企业的竞争力。最近,许多人对于外资并购带来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表示了忧虑。一些人要求限制外资并购。我们认为其中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的系列文章,引发了公众对于外资并购徐工的热烈关注,而且正在引起一场浩浩荡荡的关于外资并购的激烈讨论和理性思考。博客事件揭开经济民族主义之争如果我们把向文波的“徐工不能被外资控股,徐工不能被贱卖”的呼吁看作近年来正在兴起的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样板,而把收购徐工的国际私募基金凯雷看  相似文献   

15.
市场     
<正> 北京百余国企向外资、民资敞开大门 为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北京推出“北京工业百户国企与外资、民间资本并购重组行动”,决定拿出104家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面向外资与民资寻求并购重组。 北京市经委负责人介绍说,按照新的企业划型标准,北京共有26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其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给我国产业安全带来的隐患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外资在华并购大都提出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率必须超过15%等苛刻条件,并出现整体并购、联合行动、全行业通吃、并购转向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领域,采取"分步到位、逐步拖跨"并购策略等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并购投资占外商来华投资比重的不断加大,外资并购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外资并购中的垄断以及对我国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尤其引人注目,加强对外资特别是外资并购的控制和约束的呼声也不断出现.本文就外资并购中的垄断问题和外资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反垄断控制角度提出应对外资并购加强控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18.
王如忠 《上市公司》2003,(3):12-14,16,18,19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逐步放宽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已是必然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必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地区,而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各行业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外资进入的重中之重领域。基于此,未来几年外资并购将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本文将主要以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发生的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为主要背景,  相似文献   

19.
外资收购并非一概恶意收购,政府建立防火墙是必要的,只是无须矫枉过正9月8日,商务部、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此《决定》可着作是政府对今年7月发生的凯雷并购徐工案引发的激烈争论的阶段性回应。联系到其他几件事情:6月商务部发布《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提出中国产业有经济安全之虞;外管局加强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监管和限制,正在研究审议中的《反垄断法》剑指外资在产业领域里集中度过大等现象。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传递着一个共同的政策信号,即:我国政府将对外资并购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与控制。  相似文献   

20.
国内盛行一时的“外资垄断并购论”和“银行贱卖论”有其深刻的全球背景在“外资垄断并购论”和“银行贱卖论”在国内盛行之际,不得不承认, 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强调,是有一种新情绪在作支撑。而这种情绪并非一国之事。现在,这种思潮正在全球各地抬头,成为全球化的一种反拨。从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