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措施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志刚 《经济师》2004,(4):43-44
文章分析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行政策措施 ,明确指出了现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现实重要性和历史局限性 ,提出了“风险投资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华 《经贸实践》2008,(10):22-22
针对中小企业主和个体经营者“融资难”现状,有关方面加快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开展“阳光信贷”。山东临沂市商业银行和江苏泰州姜堰市农村合作银行全面推行“阳光信贷”,突出“公开、透明、高效”的特点,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形容为“强位弱势”。“强位”是指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弱势”,是指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低等原因,造成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大多由私人资本投资设立,资本规模有限,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的“先天不足”;同时,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等原因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这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后天不足”;而直接融资需要较高的信誉或担保,门槛比较高,很多中小企业都被排斥在外。我国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4.
宗新建 《经贸实践》2008,(10):18-18
“财政出手、金融为本”,正成为中小企业大省浙江援救中小企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减负、服务、“输血”,浙江省的系列“救市”措施,也正在日益铺平我省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路。“今年浙江省将由财政拨款6500万元,用于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按照杠杆效应,今年最多可以新增中小企业贷款260亿元。”  相似文献   

5.
刘硕 《时代经贸》2013,(18):77-78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可以形容为“强位弱势”。“强位”是指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弱势”,是指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低、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低等原因,造成在与大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企业大多由私人资本投资设立,资本规模有限,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的“先天不足”;同时,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存在“道德风险”等原因拒绝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服务,这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后天不足”;而直接融资需要较高的信誉或担保,门槛比较高,很多中小企业都被排斥在外。我国正处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大部分的资金分配,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歧视;相对落后的资本市场也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的并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朝阳 《经济论坛》2003,(18):38-39
一、中小企业并购策略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若并购策略不当,也可能把中小企业拖入泥潭。因此,研究中小企业并购特点,采取恰当的并购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常用的并购策略如下:1.“小鱼吃虾”策略。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通常应选择规模更小、实力更弱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才有可能避免因“消化不良”导致的并购失败。若把作为并购企业的中小企业比成“小鱼”,则作为目标企业的小企业便可称作“虾”。大量事实表明,“小鱼吃虾”策略对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非常有效。山东三联集团是一家以商业、服务业为…  相似文献   

7.
10月26日至11月3日,一场以中小企业“走出去”为主题的“浙江·美国中小企业合作周暨项目对接会”(以下简称“合作周’,)在美国展开,开启我省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创业的探路之行。  相似文献   

8.
巴曙松 《经济导刊》2003,(12):10-13
当前,我们讨论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时,通常容易混淆“中小企业贷款难”和“中小企业融资难”。基于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特征,以及商业银行强调稳键和保守的经营偏好,中小企业贷款难应当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许多发达市场的中小企业能够  相似文献   

9.
资讯     
《新经济》2014,(24):96-96
日前,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合中国中小企业产融共生联盟共同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产融结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中国中小企业产融结合发展论坛”,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和金融界的相关学者专家到场。与会中小企业家就未来发展问题与政府、金融业界嘉宾就“产融结合”进行了深层次交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折衷”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跨国经营是在全球化和加入WTO条件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而存在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折衰”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继而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银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银行出现“惜贷”、“难贷款”现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则出现“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去年,《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各专业银行闻风而动,相互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部,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但是中小企业依然喊“融资难”、“贷款难”。究其原因:①金融改革后,银行地方分支机构风险与利益机制不平衡,贷款权限上收,风险约束增强。而对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小、成本高、风险大,为防范风险,银行对经营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而赢利性要求较低,故对中小企业往往采取多收少贷或干脆不  相似文献   

12.
VUCA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组织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2013—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组织韧性越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组织韧性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二,组织韧性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三,组织韧性能够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进而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组织韧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组织韧性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从而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可丰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企业借助组织韧性提高创新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的“奠基石”,起着就业“蓄水池”的作用。重视和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和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放小”不等于“放弃”“放小”是放活小企业,即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形成一批富有生机活力的小企业群体。但“放小”不等于‘嗷弃”。1.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已超到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的作用。表现在:第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中小企业不仅构成了我国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的重要基础,也构成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二,中小企业是解决社…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赵丽 《经贸实践》2010,(4):26-27
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之所以有今天,与他们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采取积极的扶持措施是分不开的。德国把中小企业称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日本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美国政府则把中小企业比作“美国经济的脊梁”。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比较奉行大企业战略的韩国与以中小企业立足的台湾的不同表现,清楚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6.
融资难成为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担保难又是“瓶颈”中的“瓶颈”。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实力弱,融资风险大,同时缺乏相对完善的担保体系,金融机构从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从而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得到足够的融资支持。因此,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及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而言,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信息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指出利用“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在信息时代能否成功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一体化”管理软件在价格、功能等方面均要适应中小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波及面由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经济,已经对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危”与“机”,寻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危”与“机”是并存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19.
谈政策性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 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中小企业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最为活跃的力量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 ,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却陷入了融资难的困境。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中小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极为困难。由于“规模小、风险大、信用低”等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以及投资者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多方面因素 ,使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获得直接融资的可能性相当有限。银行资金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相对较低。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对贷款的要求具有“急、频、少、大、高” (贷款要的急 ,频率高 ,数量少 ,风险大 ,管理成本高 )的特点 ,这与银行追求放贷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目标是违背的。因而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放贷相当谨慎。银行资金的流向存在所有制歧视。在中国 ,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复合群体 ,既包括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中小企业 ,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同为中小企业 ,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大部分的银行贷款给了国有企业 ,其次是“三资”和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最少。 2 ...  相似文献   

20.
连经建 《时代经贸》2009,(2):109-110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理论,根据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本文认为“隐形冠军”企业应是目前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通过给出如何识别“隐形冠军”企业及企业潜质的分析,得出商业银行如何对中小型“隐形冠军”企业提供全面服务,进而从风险防范角度对商业银行营销中小企业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