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狗日的股票     
芨芨草 《东北之窗》2008,(23):34-37
2007年"5·30"之后,中国股市大跌,大盘从6124点高位一路走低,直至跌破2000点,在这场下跌风暴中,中国绝大多数股民被跌得几近倾家荡产,许多股民资产缩水近70%以上。股市下跌飓风刮得股民凄凄惨惨戚戚,有极少数经受不住打击的股民以服毒、跳楼等方式自杀了,更多的股民是陷入哀怨的困境,只有少数股民侥幸幸免,还有一部分股民选择了远离或逃离股市。一时间,中国股市笼罩着凄风苦雨,哀怨气氛萦绕不散。不断下跌的股市严重恶化了股民的情绪,面对股市,套用一句粗话:狗日的股票,也许最能代表当下股民的心态了。  相似文献   

2.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国之大本,食足为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些古训无不说明粮食对一个国家和民生的重要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当年毛泽东就是以这样朴实的语言诠释"以粮为纲"的基本国策的。毛泽东还说:"什么问题最大七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最大。"1994年一篇《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引起世界性的舆论反响,大多指责其言论是所谓"粮食威胁论"。而在世界粮食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作为人口大国,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粮食安全,并思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人多地少的浙江省,如何解决好粮食问题,是各级领导十分关心的问题。最近,我们对粮食生产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下面提出我们的一些分析和思考。一、浙江粮食产需的基本形势从浙江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看,建国前,浙江是缺粮省;1953—1978年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略有剩余,25年中除1976年为净调入外,24年累计上调国家237亿斤,年均9.9亿斤;1979—1984年进入持续发展、低水平相对有余阶段,其中1984年创363亿斤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人类的哺乳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在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出现"双减"(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和单产总产下降)和"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粮食减产太多,二是担心粮食库存量有减无增)时。以下不容忽视的潜在危险信号,是目前困扰我国粮食开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给粮食生产带来了重大转机,产区和销区都在大办农业,狠抓粮食,粮食生产形势十分喜人。但如果认真分析粮食的流通过程,就会发现,粮食问题潜忧仍在,不容乐观。而在诸多影响粮食顺畅流通的因素中,当以可能发生的"粮食大战"最具有危害性。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加以认真的防范。  相似文献   

6.
观察家 《发展》2010,(8):6-6
粮食生产遇到了几道坎。 连续六年丰收,“堆满粮食的大山”如何跨越是个总量目标之坎;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已经造成夏收粮油的大幅度减产;中部地区水灾已导致许多农作物要补苗再种;北方冬小麦主产区,受持续低温影响,小麦冬前生长量严重不足,对夏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减法”之后需“加法”来补,这是一道坎。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国有粮食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以来,粮食流通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粮价失控,抢购大战连年发生,逐年升级,国家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受到削弱,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加强对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这是宏观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粮食是特殊商品,单靠市场调节,没有宏观调控不行 粮食商品的社会效益高,经济效益低。粮食价格不应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过大,这就决定了粮食商品在流通中不能完全按照价值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进行调节。其他商品可以通过价值规律调节其供求关系,贵了就少买或不买,贱了就多买,粮食却不能贵了就少吃或不吃,贱了就多吃。社会对粮食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不可缺的。粮价必须稳定在全社会都能承受的水平上,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 粮食是万物之宝,粮价是百价之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必然拉动其他商品的价格一齐上涨。如果对粮食流通不加强宏观调控,通货膨胀就要加剧,社会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省,主产稻谷、玉米和薯类,目前全省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14位,仅次于辽宁省,刚好处于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外。根据"十一五"期间的五年生产统计数据计算,云南省每年粮食播种面积平均为6210万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为4.8%;粮食单产平均为246公斤/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总产量平均为152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在欣喜于粮食"九连增"的同时,我们理应警惕其背后的隐忧:虽然粮食连年增产、农业连年丰收,但近年来我国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却明显增加,部分农产品供给增幅赶不上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0.
“八连增”之下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任重道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夏收将至,中国粮食生产在去年实现"八连增"后,今年乃至以后如何续写粮食连续增产连增传奇?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粮食安全环境下,我国粮食安全又该如何持续保障?我们特编发一组关乎粮食安全的理论文章,以飨读者。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粮食价格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大幅提高了国内的粮  相似文献   

11.
一、需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直以来,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从2004年连续5年中央1号文件均是关于支持和促进"三农"发展的,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促进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内容比价格改革要多,但实质还是个价格体制改革问题。如果价格理顺了定购就是个好制度,“双轨制”就不会存在,定量供应也没有必要了。现在价格没有理顺,弊端才表现在定购定供和“双轨制”之中。“粮食是宝中之宝”,这是斯大林的名言。“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①这是中国的古语。都是说粮食是所有物中最为重要之物。在商品世界中,粮食是一切商品中最为重要的商品。现在有人说:就是因为粮食重要,而且紧缺,所以不能按价值规律办事。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正好相反,就是因为粮食是最为重要的商品,就应最尊重价值规律;又因为是短缺商品,价格应高离价值。这样才能刺激生产,抑制消费,平衡供求。可是我们  相似文献   

13.
正"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一直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但作为对外依存度较高的全面缺粮大市,近年来,宁波的粮食自给率仅25%左右。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宁波以"粮安工程"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推进粮食流通各项工作,为保障全  相似文献   

14.
隆阳区是保山坝子的主要粮食产区,连续实现8年增产,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位居云南省县级单位前列,2011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称号。保山隆阳区素有"滇西粮仓"之称,是全国粮食种植的重点地区之一。2012年9月30日,受云南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和间套种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由保山市农业局组织农业、国家统计局保山市调查队组成复测验收组,在隆阳区农业局、农科所、辛街乡政  相似文献   

15.
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对于发展粮食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地推动作用。从粮源、物流活动主体和载体以及资金吸纳等环节找准切入点,通过积极推进订单农业,建设粮食批发市场,丰富物流载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来搞活粮食流通,大力发展现代粮食物流等基础性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之民生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绝对重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建国后随着农业改革,中国农业制度有了巨大改变;改革开放后农业制度更加完善。伴随着农业制度的完善,中国粮食制度也一次次进步,这对于中国粮食的生产和流通意义更大。不过,虽然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现在已达到建国后粮食产量最高纪录,但产量增加的数量仍不稳定。因此,不仅农业技术需进行完善,且粮食生产、储备、购销及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也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7.
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适应时代呼唤,立足中国现实,在中国特色软实力研究方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戴木才(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体现了理论自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实践之需、理论创新之需,是"软实力"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版本"。  相似文献   

18.
"东海那娃干事很实在,这几年给我们村上把力出了.地膜玉米套洋芋、发展养猪食用菌,修路拉水……这些事件件都办到我们的心坎上了."这是丹凤县庾岭镇窑沟村年逾花甲的老党员说的一席话,他还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写写好村官陈东海. 四年前,24岁的陈东海从商洛学院毕业后,被选聘为村官,担任了窑沟村支书助理.窑沟村地处高寒山区,长期以来粮食增产难度很大,陈东海被聘为村官后,他首先致力于在窑沟村推广地膜玉米套洋芋这一行之有效的科学种田方法.但地膜玉米工序较多,群众不愿意覆地膜.  相似文献   

19.
“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美国人布朗曾写过一本《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书。从近年全球及中国粮食产量锐减的事实看,这一提醒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再不从生产、储备、鼓励种粮等关键环节上下点功夫,“粮荒”问题就可能成为现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加大、库存减少,以及粮食政策调整的滞后性等因素都可能推动粮价持续…  相似文献   

20.
吕术龙 《东北之窗》2008,(10):14-15
如果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其实,人类的进步史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一种掠夺史,从古到今,人类越走向文明,对大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就越大,从而间接地对自己的伤害也就越大。从目前遍布世界的粮价高企,许多国家进入后廉价粮时代的状态看,人类对目前的粮价高企不能不负责任,除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风暴、干旱、冰雹、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粮食减产的因素外,人类自身无端的浪费粮食,以各种方式从自己嘴里抢粮,也不能不说是造成后廉价粮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当餐桌上、饭碗里的粮食不再稀缺了,人们对粮食就不再珍惜了,为了驱利,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人们对粮食的加工越来越精细,将粮食毫无节制的变成肉,变成代替汽油的"油",在用来生产粮食的土地上建起工厂、楼房,所有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促成了后廉价粮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