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廉价货币、宽松的信贷标准、监管的缺位以及证券化机构对于按揭贷款的巨大需求,造就了美国次债市场的最初繁荣和最终毁灭。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次债危机肯定会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就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而言,及时警惕和反思次债危机的教训。并采取积极主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应对危机负面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欧债危机的成因、演进路径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框架缺陷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一次总爆发.本文就欧债危机的演进路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判断,着重讨论了危机向银行、非金融私人部门以及美国经济的传导.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不利影响是有限和可控的,但也无疑给中国经济的前景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次级房贷及其抵押债券危机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债务问题愈演愈烈,好几家大公司和七十多家对冲基金深陷其中,对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本文从美国次级住房贷款市场的发展、信用特征、风险度量等三方面探讨次债危机发生的原因、可能的影响及教训。本文认为,次级房贷及相关的住房抵押债券本身属于高风险资产,并且难以准确定价,风险溢价偏低致使金融机构对损失准备不够充足;美国宏观经济发展减速使得地产价格下跌更是加速了风险的释放。美国顶级金融机构深陷次债危机之中,承受巨大经济损失,再次表明风险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徐吟川 《中国经贸》2010,(24):127-128
2008年次债危机中美国的两大传统投行莱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破产给世界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果说次债危机的爆发导致的损失是破产的根本原因,投行在危机产生之后,被金融市场所抛弃,从而产生的流动性危机才是破产的直接原因。本文从主要衍生产品和回购协议的角度分析了投行破产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以债务作为宏观经济运行基础的国家。奥巴马政府以来,债务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初美国债务上限已达到16.39亿美元,2013年10月17日,奥巴马再次签署了财政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为16.7亿美元,暂时稳定了美债,避免了美债违约的发生。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分析美债问题的成因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通过分析美债危机的演进和成因,结合我国实际,阐述了美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面对美债危机,我国应积极调整外汇战略,合理规划经济结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降低美债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问题自2007年7月开始暴露,之后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也对处于经济金融高位运行的中国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阐述美国次债危机的运作机制以及成因分析,从而针对其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针对这次次债危机应具备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欧债危机的蔓延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守成  王永 《特区经济》2012,(3):239-241
我国外贸企业尚未完全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里走出之际,2009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在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和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必须积极地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图摆脱欧债危机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平稳较快,为2003年以来连续保持在10%以上的第五个年头。2008年,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仍然很多,特别是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力作用在逐步增强,这有利于我国有效抵御美国次债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增势。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影子银行产品总量在17万亿元到19万亿元,已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到两次外部危机的冲击,一次是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另一次是2008年开始的美国金融危机以及引发的欧债危机。至今尚未有过内部风险引发的危机。虽然人们认为国内金融服务远不尽如人意,但实际上其风险积累已经到了不得不警惕的程度。比如,影子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浅谈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银松 《中国经贸》2009,(10):113-114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危害已经从虚拟经济传导至实体经济。本文分析了美国次债危机的产生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财务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