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2 毫秒
1.
<正>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配套工程,对八亿农民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建立农村“社区型”社会保障体制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杜区、社区杜会保阵的概念和内涵社区在  相似文献   

2.
李倩  郑丹 《北方经济》2006,(1):15-16
三农问题中,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举足轻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严重滞后,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入手,指出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屡次的符合各地区经济水平的多标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等旨在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所要完成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即着手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创建、发展、瘫痪和改革四个阶段的曲折前进。目前己初步建立以“三条保障线”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也已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资金不足以及资金的结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社保体系的构建,没有有效可行的筹资方式,任何社会保障便是一个空壳,最终止于表面,难有实质性成就.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就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的资金问题提出相应的时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SARS给我国社会诸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尤其是中国社会保障二元制导致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薄弱和缺失,在与SARS的斗争过程中,这种状况无疑增加了农民及时医治的顾虑,同时也给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由此人们呼吁我国政府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决不能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而农村人口占80%的特殊国情和国内相关经验的缺乏,使我国政府在这一领域成为真正的“拓荒者”。因此探讨和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就成为政府相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宝 《发展》2008,(10):34-3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重大工程。”作者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对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现状,从政策安排和实践进展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班奕 《特区经济》2006,210(7):153-154
为维护我国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现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管理水平低下、资金匮乏、保障面窄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从立法、管理制度、资金筹措等各方面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魏文翠 《发展》2012,(3):113-114
目前,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趋于完善,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需亟待完善。由于我国工业人口与农业人口面临的风险不同,所以,没有必要建立全国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但是,基于农村人口的异质性,可把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0.
贺蕊玲 《河南经济》2003,(11):114-114
社会保障,被人们称作社会的“安全网”。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保障问题在我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濮阳市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步较早的地区,还是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濮阳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原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显现出了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保障劳动者的就业,体现全民共享性。促进充分就业是社会保障新架构的核心内容。构建发展型社会保障制度,应当制定长远规划,维护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系统完整,明确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相似文献   

12.
刘耀祥 《特区经济》2007,226(11):175-17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较晚,近来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很小,覆盖率很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本文选取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城乡统筹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智慧 《特区经济》2009,(5):133-135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考察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重新构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着力于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居民、城乡和地区保障待遇有所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一并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城市化、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适时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土地制度,并在解决与城市化、农地制度改革相关的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农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党和国家十分关心的问题,更是广大农民的期盼。本文运用木桶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和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两者是相互联系,互动发展的。现阶段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同样是高福利国家,北欧国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以及相对健康的财政状况,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却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分析其中原因,有社会信任感差异很大。导致税收和社保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同;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失调,导致高福利制度依然未能缓解南欧国家的收入分配悬殊;超越财政支付能力的社保支出规模、教育与就业政策出现偏差以及规模庞大的地下经济和盛行的家庭养老模式等都严重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这些教训为我国社保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何东云 《特区经济》2010,(6):114-115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对经济实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资产和消费物价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阶段性的膨胀,从而对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资产和消费物价双膨胀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双膨胀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并提出在双膨胀影响下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忠 《新疆财经》2008,(1):61-64,6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既是一种新的农户融资模式,同时又是一种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方式,它将农户眼前的融资需求与未来的养老保障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对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呼图壁模式"和"四川通江模式"是目前我国两种典型的养老证质押贷款运行模式。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认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质押贷款应选择"呼图壁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呼图壁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莉 《改革与战略》2008,24(3):78-8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内对养老保障的关注与探索逐步加强,学界把目光投向中国最基础也是最脆弱的环节——农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应充分借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宗教信仰热”。本文基于河南嵩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信仰选择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健康风险和个人社会保障水平都对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选择具有重要解释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重点关注了农村居民“因病信教”的内在逻辑,并指出政府长期从农村退出致使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已导致农民面临的健康风险明显增加,从而在很大程度助推了宗教信仰在农村的“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