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国债规模与结构适应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我国国债发行的数量历年不断增加,而且发行的种类也不断增多。由最初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国库券、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保值公债、定向债券等种类。  相似文献   

2.
杜改萍 《经济师》2001,(2):171-171
国债以其安全可靠、收益稳定、流通方便、风险性小的特点被赞誉为“金边债券”,已成为广大投资者理想的选择,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尤其是1994年,我国首次对国债的发行进行了承购包销,使得我国在国债发行机制上引入市场调节因素,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竞相购买国债,持有国债的比重年年上升,银行为何热衷于国债投资?就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国债灵活方便、流通、变现快自1995年以来,我国加快了国债市场的改革步伐,先后发行了三个月、六个月、三年、五年、七年与十年的实物式国债、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等,丰富了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3.
叶蓓  张宇 《经济论坛》2006,(4):101-102
次级债券是指偿还顺序优于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债务形式。近20年来,发行次级债券已成为国际银行界充实资本金的常见做法。在我国,自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2003年)、《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2004年)以来,众多商业银行也先后发行次级债务充实附属资本。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同行相比,我国银行次级债务的发行还带有明显的“资本饥渴”特点,次级债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作用及其监管意义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和挖掘。一、次级债券的市场约束作用市场约束…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部为了弥补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解决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于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而从1987年以来,在发行国库券的同时,又陆续发行了财政债券、国家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国债的发行,不仅在筹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解决国家重点建设的资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金融资产多元化、金融市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国债的发行过程以及发行控制上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国债发行期限结构单一化严重影响了国债的健康发展,给整个经济生活投  相似文献   

5.
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银行业处于去杠杆的进程中,中国也不例外。国内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多项政策,推动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以供银行补充资本之需。该文在总结国际创新资本工具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进行情景模拟,并对发行优先股和减记型二级资本债券的发行途径进行研究,最后就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和二级资本工具对银行的影响进行对比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面对当前金融危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税收体制的改革及资本市场的深化,鉴于国外市政债券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市场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在我国发行市政债券已势在必行。通过对债券发行主体、规模、方式、偿还等方面进行风险防范,市政债券的公开发行必将促进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债规模的多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多年国债恢复发行历程表明,国债并非意味着经济运行状态不佳,国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债发行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不足,而且满足了社会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要,同时国债规模的扩大和国债的发展对于推动债券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证券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对传统的金融业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试就证券业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对商业银行筹资的影响自1981年我国发行国库券始,我国证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品种逐步增加,已由原来单一的国库券,发展到现在的国债、企业债券、投资债券、建设债券、股票、产权证等;金额逐渐扩大,由最初发行国库券48亿元发展到现在每年各类证券发行4000多亿元的规模。证券市场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了,对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起…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理论上讲,地方政府作为一级预算,和中央政府一样可以作为发行主体,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以解决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券同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债一样,也以发行债券的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担保,售出的债券一般是能够偿还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巨灾风险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机制具有比较优势,但在我国发行巨灾债券还存在一定障碍。本文探索和提出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9日《关于将次级定其债务计入附属资本的通知》及2004年6月23日《商业银行次级债发行管理办法》等管理法规的相继出台,扩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筹集资本金的渠道,为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奠定了制度基础。《办法》中规定商业银行可以互持次级债,从短期看,它能够拓宽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渠道,减轻商业银行在扩充资产时所面临的制度压力;从长期看,它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以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效率,同时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实现银行间资本形式的合作。但银行间互持次级债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近年来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暴发,暴露出次级债的严重问题,说明发挥次级债券的作用还存在着许多风险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现代债券市场的发展现 代意义上的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应该是从 1988年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开始的。尽管此前也有债券发行 ,但由于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并不具有与国际惯例相符合的特征 ,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现代意义上的债券市场。从 1988年 4月开始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因国债变现难而导致的民间黑市国债非法流通变现的严重问题 ,国家决定在全国 61个城市先后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此试点工作的开展 ,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债券市场开始起步。经过这十多年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债券市场无论从结构、规模 ,还是从品种、发行交易方式上都较从前有显著进步。体现在 :(1)从国债流通市场来看 ,我国的国债流通市场已经从最初的 61个试点城市拓展到目前的全国各大中小城市 ,基本形成了密集的办理国债流通转让的业务网络。 (2 )从市场结构来看 ,当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呈现出独有的结构特征。债券市场被分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和柜台市场。这三个子市场各有侧重 ,在交易主体、托管方式、定价方式和资金清算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例如 ,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自主报价、格式化询价、确认成交”的场外交易模式 ,类似于债券的...  相似文献   

13.
张晓颖 《经济师》2005,(1):177-178
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中长期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发行股票。目前我国企业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融资,发行企业债券融资所占比重微乎其微,而且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又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在债券市场,又以国债为主,金融债券次之,企业债券比重最小,不仅加重了政府的债务负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文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我国当前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许文辉 《经济导刊》2004,(11):50-52
国内次级债发行定价债券的收益率主要由发债主体信用评级、发行期限决定,同时受税率、流动性的影响。信用评级是影响债券收益率与国债收益率利差的主要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债券评级的降低,银行和非银行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逐步增大,特别是对于BBB以下的债券,利差增大的幅度加快。依据标准普尔的评级结果,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评级结果都在BBB以下,近来标准普尔调增中国银行的评级为BBB-,中国银行业整体评级结果不容乐观。由于次级债索偿权排在一般债权之后,因而信用评级比银行本身的信用评级还要低。如果以同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银…  相似文献   

15.
回顾1993年的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虽然只有300亿元,但发行却遇到了极大困难,以至于走上行政摊派的老路,被迫限期完成。1994年以后至今国债发行总量不仅一跃而上1,000亿元的高台,而且交易也摆脱了往年低迷不振的局面。笔者以为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国债市场出现了五点新改进。即主体结构的调整、自营制度的建立、央行对二级市场的介入、发行与交易的无纸化和国债市场属性的明显增强。(一)主体结构的调整。以往国债流动性过弱的缺陷不完全由于发行与交易机制等市场结构不完善所导致,而主要地取决于国债的主体结构。在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16.
1.国债结构不合理。A、期限结合不合理:国债发行中,长期国债年度发行不均衡,自1981年到2000年,国债发行基本上以中期国债为主,短期国债发行规模过小;国债偿还期限过于集中,新债发行的三分之二要用于偿还旧债。B、利率结构。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2个百分点,国债票面利率本身已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就难以刺激个人投资参与流通转让市场的运用。C、国债品种结构单一。主要是凭证式,记帐式,固定的持有期限等几种国债。D、持有者结构。目前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为主,社会公众拥有60%的国债,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构成中基本不包括国债,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也仅占其资金运用的5%左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银行业和证券业实行分业经营和管理,严格限制银行业进入资本币场和从事证券经营。虽然《商业银行法》第三条有商业银行可以买卖政府债券的条款,但实际上目前商业银行买卖国债必须得到人民银行批准,仍受到严格的限制。目前资本市场中仍只有证券经营机构可以从事国债和股票的经营,资本市场对国有银行来说仍是一个空白和禁区。笔者认为,债转股对国有银行走向资本市场应该说是一个契机,一种动力,其作用和影响将会是积极和长远的。一、债转股有利于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和银行化解金融风险.对国有企业和银行来说可谓是一种双赢战略1.…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国债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在较长时期离不开国债支持 20年来国债的发展过程表明,对于中国来说,发行国债绝不意味着经济运行状态不佳,恰恰相反,在目前条件下,国债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国债的恢复发行,不仅有力地弥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不足,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满足了社会各类投资者的不同需要.同时,国债规模的扩大和国债的发展对于推动债券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强国背景下,我国蓝色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蓝色债券顺应蓝色经济市场的需求成为新型融资工具,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目的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通过分析发行蓝色债券的目的和发行规模,从市场制度层面、募集资金监管层面、发债主体能力建设层面和风险管理层面构建蓝色债券发行的保障体系,助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业附属资本补充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银行业次级债发行热潮未退,混合资本债券发行的大幕又即将拉开。但两种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都忽视了市场纪律这个重要约束。市场纪律是新巴塞尔协议强调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银行业稳健经营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中国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发行与市场纪律相脱节的现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