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审计还停留于合规合法性审计,绩效审计尚未开展。企业要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缋效管理审计,就要推行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并逐步引入人力资源指数和人力资源计分卡,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考核评价,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入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审计。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关于审计人力资源整合问题已成为热点研究课题,在审计范围扩大、审计内容庞杂、审计资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资源整合问题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整合是关键。本文在分析了人力资源整合困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人员主观意识到外在客观条件、由内而外、由局部到整体的整合理念。指出,要从根本上扫清整合的阻碍,就要从共同之处入手,如人员意识、审计方法、审计分工、审计范围重合度等,再递延到外在客观条件的强制措施的推行,如法律法规的健全等。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实施,能够改善人力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内涵和现实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制度、明确审计内容、优化审计机制与模式等有效措施,以期提高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审计是一种确保企业管理中与人力资源有关的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专门控制机制。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主要内容理应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各项工作内容相一致,分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企业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的总目标是:人力资源财务报告或财务报告中与人力资源有关信息的公允性,人力资源合法性审计的总目标是与人力资源有关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总目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益性。人力资源审计的内容可以总体上分为三类:人力资源报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和人力资源合规性审计。  相似文献   

5.
代宏坤 《商业研究》2005,(17):55-57
把人力资源内部审计作为研究主题,重点研究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程序设计。这样就可以把人力资源内部审计的程序分为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实况调查、分析研究、人力资源内部审计报告和事后追踪五个阶段来进行。其研究结果对于在我国企业推行人力资源内部审计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谢瑜  王森 《致富时代》2011,(2):68-69
近年来,随着军队现代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入,军队审计事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挑战。人力资源是审计资源的第一资源,提升审计质量,发展审计事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军队审计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教育开发,二是制度开发,三是自我开发,四是整合开发。  相似文献   

7.
国家审计机关成立2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审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增强.审计事业蒸蒸日上.审计人员力量快速补充,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融入到审计队伍当中,为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切实保证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达到审计监督现代化、科学化与法治化的要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审计人员的培训人手探讨审计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现代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获得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企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手段,可以考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审查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适配度,从而更好地调动企业人力资源,及时规避管理风险。本文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视角,梳理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内容,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常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决对策,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审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亚慧 《现代商业》2013,(29):85-85
战略性人力资源审计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手法,对各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开展充分的检测、评定,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和发现、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新观点和途径,为组织战略目标的达成提供坚强后盾。战略人力资源审计也是现代审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值得去深入研究有关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的新思路。本文具体阐述了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的内涵,并参照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的内涵和外延,首次提出通过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开展审计,利用创新思维来制定战略人力资源审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审计机关成立20多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审计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增强,审计事业蒸蒸日上,审计人员力量快速补充,不断有新鲜的血液融入到审计队伍当中,为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切实保证审计人员的总体素质达到审计监督现代化、科学化与法治化的要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引起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审计人员的培训入手探讨审计队伍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审计作为一个职业的社会关注度也在逐步提高。这同时也将促进国家整个审计事业的发展。要顺利有效地开展审计项目,就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巨大作用。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审计项目中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所显现出的人力资源要求及配置,以期对审计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审计是企业人力资本运作的主要形式,主要通过对人力资源配置、投入与产出、价值核算等方面的评估分析,来获得最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人力资源审计主要着重于对人力资源智力、能力、胜任力等的考查,多种审计方式结合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本文主要探讨人力资源审计体系的构建及完善,通过分析人力资源审计的主要内容与发展现状,提出人力资源审计体系构建及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为新时期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审计全覆盖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我国的监督体系也得以不断完善。然而在现有体制下,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困难重重,审计人力资源稀缺,审计信息分散,审计范围有限等问题频现。据此构建一套有效的三方审计联动机制保障审计全覆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相对固定,专业结构单一,不适应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建立动态的内部审计组织形式是企业的最佳选择,企业可以选择内部审计部门之外的专业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强化内审工作,加强内审部门专业人员的沟通和组织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郝晓健 《商》2013,(3):43-43,40
我国国家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正在经历着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需要逐步建立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以能力胜任为标准的准入机制,以活力激发为目标的激励机制,以能力提升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以绩效评估为导向实施全面的绩效管理,以凝心聚力为目标的审计文化机制,形成各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郑玮  李静 《商业研究》2005,(3):68-70
人力资源审计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人力资源审计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停滞不前。找出制约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的障碍或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找出阻碍人力资源发展的根源 ,积极推动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时代中,政府审计、CPA审计和单位与企业内部审计三者独立而又相互联系,都直接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做好审计工作至关重要,而在审计工作中,要想切实提升审计工作效益,必须要提升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好审计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沟通和激励措施的应用对于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沟通和激励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探究如何利用沟通和激励措施提升审计人力资源管理效益,促进审计工作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8.
薪酬审计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规范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我国的薪酬审计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案例进行分析现有薪酬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措施及其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不论从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完善企业决策过程的方向来看,人力资源审计理论及方法已经成为当代审计理论与方法中值得研究的方向。本文对西方人力资源审计流程中应包括的参数及主要层次设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审计实务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颖丽 《商业会计》2006,(11):35-36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一案,不仅在全世界引起轩然大波,作为安然公司的审计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被指控为丧失诚信,审计失败。在安达信受到的指控中,独立性问题成为焦点之一,因为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非审计服务,从而再次引起了审计界展开关于非审计服务是否有损审计独立性的讨论。2002年萨班斯法案要求注册会计师遵循严格的独立性标准,禁止注册会计师为审计客户同时提供9种非审计服务,其中包括记账服务、财务系统设计、人力资源服务和法律服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