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滑以及银行连续十个季度上升的不良贷款的状况,都证明了目前已经进入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如果还是采取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手段已经无法解决转型过程中的经济瓶颈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在进入"十三五"的时候,及时地推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方案和相关的措施,也就是劳动力的优化、土地、资本以及创新等,利用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经济的全面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金融中心的商业银行不仅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且也成为了供给侧改革的先锋,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地推动创业金融的成长、对客户的需求必须进行深度的挖掘、绿色金融的积极发展以及银行信贷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15,(10):14-17
<正>今年1—2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创新低,景气度偏冷;制造业增长整体放缓,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西部地区大幅下滑、东北地区负增长共同拖累整体工业下滑,显示部分地区转型升级困难依然突出;全球工业经济整体疲软,发达经济体略好于新兴经济体。预计3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反弹,但未来一段时期里工业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战略性抉择,中小企业主动或被动地进入转型期。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对中小企业的转型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中小企业转型主要集中在创新、融资、成本、新供给四点,并针对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解决问题。旨在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合理有效的改革路径,继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着增速下滑、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压力,这是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上是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现阶段,国家应当将政策着力点放到规范市场秩序、改善竞争环境上。一、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当前的中国工业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体现在总量上为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下滑,企业效益上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负增长。同时,部分先行指标的变化趋势表明,现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增速连续下滑,至今已一年半有余。既有经济短期波动问题,也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深层问题。当前对于经济增速下滑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10%以上的增速难以持续,当前的增速下行是合乎政策预期的理性调整;另一种观点,也是我所持有的观点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不是合乎预期的调整,而是经济落入困境的一种不利变化,是由发展模式、经济结构、宏观政策各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缺陷造成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品牌》2015,(10):8-9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高速发展,但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三季度中国GDP增速仅为6.9%,实体经济面临诸多困难。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习近平的讲话显示出中国经济政策出现了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是毫无征兆。在这之前,中国经济政策偏向于需求侧管理,即通过刺激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这种方式似乎在目前已经遇到了瓶颈,最高决策层适时推出供给侧改革,本文将对供给侧管理、需求侧管理以及里根经济学的成功经验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一、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企业经营回顾在世界经济增长依旧不振、国内需求继续放缓的背景下,与前些年相比,我国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的双低态势。宏观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增速均为逐季下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下滑幅度超出了预期。但自9月份以后,随着前期"稳增长"政策成效的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出现拐点,逐步企稳回升。与此同时,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4月份工业经济虽然增速继续小幅下滑,但实际工业经济形势出现了好转。然而由于房地产等内需增长乏力,这种好转趋势难以持续,未来几个月工业经济仍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工业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滑。一、国内工业经济形势2014年4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出现小幅下滑,比3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虽然高加工度产业仍保持较高增速,但相比于第一季度出现回落。东部一些省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造成4月份东部地区工业经济增速出现回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世界经济继续维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受制于发展中国家进出口需求减弱影响,全球贸易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展望2015年,欧元区内需不足、日本经济政策效果不明显、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将增加诸多不确定性,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10.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以来,中国外贸企业先后遭受了国内停产停工和国外进出口受阻两轮冲击。外贸企业供给和需求两端承压,疫情主要带来了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外需不振,外贸出口订单下滑;二是供给不畅,外贸产业链条承压;三是物流不通,贸易交易成本提高;四是回款不稳,外贸企业现金流紧张。为缓解疫情给中国外贸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需从三个层面给予纾困破局之策:首先是政府层面要进行强有力的政策干预,积极扩大内需,落实外贸便利与降费减税;其次是企业层面要自救转型,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拓展内销渠道,调整市场布局及提升竞争力;最后是金融机构层面要加强信贷支持,提供专项信贷,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实施差异化监管。  相似文献   

11.
诸建芳 《新财富》2011,(6):23-24
2011年4月,贸易顺差大幅提升,进口增速明显下滑,投资也出现较快增长,消费实际增长仅小幅下降,而工业增速回落较快,这反映了内需减弱主要体现在库存调整上。由于预期到需求将回落,企业减缓了存货投资。  相似文献   

1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供给、需求和环境3个层面,探究各省份产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存在5条组态路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分别为H1a、H1b、H2、H3a、H3b,可以概括为“供给—环境驱动型”“供需型”和“全面型”组态路径,存在2条组态路径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表现为“供给驱动型”和“全面型”组态路径;(2)产业结构非合理化、非高级化的组态路径分别有3条,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组态路径相比存在非对称性。基于此,应重点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选择适宜组态路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国家重要区域经济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3.
<正>工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主抓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要路径和主攻方向。安徽省将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全面落实"去降补"任务,扎实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制造强省新动力新引擎。  相似文献   

14.
周子勋 《华商》2014,(13):62-63
今年上半年各项经济增长数据已经揭晓,经济增速符合市场的预期。 “克强指数”开始全面回升 与上年同期相比,我国2014年上半年工业生产、投资及消费增速均明显下滑,显示出国内需求的疲软,以及由产能过剩带来的生产停滞。加上进出口同比增速下滑,整体形势严峻,尽管6月开始回升(同比增长5.6%)。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齐齐告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长期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基础设施投资放缓、企业去库存等多重因素共同拖累,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不同行业工业增速普遍下滑,部分前期高速增长的产业出现明显回调,采矿业和消费品工业下滑幅度较大;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长均出现明显回落;全球工业处于温和回升当中。8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处于较低水平,9月份则呈现弱势回升。一、2014年8月份工业运行情况(一)工业经济增速超预期回落2014年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  相似文献   

16.
袁宜 《新财富》2011,(1):26-27
在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的中期阶段,制造业的升级是必由之路。这一进程不仅将得到政策的推动,也会受到正在加速的城镇化需求以及正在转向内需市场的企业供给这两股力量的带动。我们看好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并推崇能实现“传统+新兴”完美结合的企业。  相似文献   

17.
人才因素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技能人才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呈现出不对等趋势,人才供给的有效性和灵活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供给的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复苏并弘扬工匠精神就势在必行。当前,工匠精神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推进人才供给改革,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的各个环节,强化培养供给、政策供给和文化供给,真正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曾铮 《财贸经济》2011,(10):81-87,136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的转型。转型之前,三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顺差持续扩大、经济高速增长、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以及汇率管制和;12率低估等显著经济特征。通过实施相应的汇率调整政策、结构性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三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需求结构的变化和供给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了外向型经济的成功转型。通过对三个国家和地区外向型经济转型经验的总结,可以得出五点启示:一是要注重长期和短期政策的配套实施;二是要形成更富有弹性的汇率调整机制;三是要实施多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四是要采取审慎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五是要推进多个层面的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打造经济增长升级版的发轫时期。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是经济转型的主体和关键。从南阳企业上半年运营情况看,在经济增速整体下行背景下,南阳企业存在多重困难,企业成本加速上涨,产品价格下降,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下滑;然而,南阳企业虽各有难处,但却没有太多"等靠要"心态,多数都在产业链定位、产业转型、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开拓市场等方面积极探索,并扎扎实实地实施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威胁经济质量与增速的重要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如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顺应新形势、新发展,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是值得每个企业深思的问题。华新水泥利用"一带一路"政策,创新产能外输模式,在工业发展中独树一帜。因此将对华新水泥过剩产能外输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