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杜钰洋  樊志霞  赵苏杰 《商》2014,(48):146-146
本文通过数据分析了2005年至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了解中国现阶段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得出了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国内和国外的影响因素,从更深层面来分析出现顺差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际收支失衡和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问题。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双顺差已经成为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国际收支来缓解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3.
焦武  许少强 《财贸经济》2007,(11):94-100
本文主要通过对1985-2006年中国国际收支及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特征和相应带来的规模越来越大的FDI流入;中国长期存在储蓄与投资矛盾,造成储蓄持续大于投资,这些是使国际收支长期保持双顺差失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它实际上是在国际分工深化、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折射出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失衡,因此国际收支失衡是结构性的.文章也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产生的负向冲击问题,提出了多项应对策略以及一种可行的政策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未来2—3年,全球可能将面临一次大的经济变局。此次金融危机首先出现在全球化市场的上游,出现在跨国公司的高端,它必将进一步冲击和波及中下游市场,造成全球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国际经济联系重要纽带的国际资本流动必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朱澄 《中国物价》2014,(1):56-58,7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理论研究表明,国际资本流动必然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冲击,因此,对一国金融稳定性的判断离不开对该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分析。本文回顾了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稳定性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影响一国金融稳定的机制和渠道,并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视角下的中国金融稳定性,给出了我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余霞  余玲 《商业时代》2011,(22):56-57
本文选择贸易差额与综合差额作为衡量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指标。通过实证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持续保持经常账户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结构,向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是其主要的经常账户逆差来源,而证券投资长期保持净流入,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过高的出口成本,每年对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以及对外债支付高额利息等是造成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难以长期持续这种国际收支结构。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经济处于失衡之中,而在众多关于世界经济失衡的解释中,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才真正抓住了失衡的本质。文章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基础,从探讨资本失衡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过程出发,对资本在全球的积累、配置、流动、竞争和要素分配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的失衡是世界经济失衡的本质原因,资本在全球的积累、配置、流动、竞争和要素分配的失衡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失衡,从而勾勒出资本失衡导致世界经济失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持续性的双顺差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对国际经济关系健康发展和宏观经济健康运行不利,出于推动国内金融改革和应付外部冲击的需要,中国有必要加大资本开放力度,在更大程度上转向实行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尤其重点偏向放松或解除对资本流出的管制,当前我国较稳定的宏观经济体系和较完备的金融体系也为开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82-2004年期间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资本流动存在着数量上波动性和方向上双向性之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人民币汇率预期,其次是物价水平和名义汇率,而利率因素的影响并非显著。其政策含义是,在当前内外经济条件下,人民币升值并非可举之策;但在长远,资本流动的双向性决定了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良 《财贸研究》2010,21(4):98-101
采用1978—2007年共90个国家数据,分别建立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资本流动突然大幅度减少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常账户/GDP的变化量极其显著地影响着SS的发生,汇率的变化率仅对所设定的SS的其中一个指标显著。  相似文献   

12.
次贷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的研究重要性凸显。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因此,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的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1995~2011年中美增加值出口和双边贸易失衡规模。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贸易出口规模,1995年和2011年中国增加值出口分别减少16.06%和24.24%;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严重高估中美贸易失衡,同期中美制造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分别为传统贸易顺差的5%和10%,而中美农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逆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顺差,中美服务业贸易则由传统贸易顺差转变为增加值贸易逆差;分要素密集度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增加值贸易顺差,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则为逆差,且逆差规模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4.
公共财政必须以法治国家为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实现。推进公共财政的法治化,是实现法治财政的基本途径,法治财政应是公共化的财政、民主化的财政、非盈利化的财政、运行机制规范化的财政。公共财政要实行规范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治国家对公共财政的诉求,必须通过相应的财政法律制度完善予以落实,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财政收支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公共财政体制应以完备的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为基础,以财政行为运作规范、程序正当为要求,以有效的财政法律监督为保障。  相似文献   

15.
跨国人力资本作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外溢重要载体的观点已被众多文献所探讨,但其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少被详细的研究过。本文首先通过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多样化的跨国人力资本和有形资产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检验理论模型关于经济变量间关系的预测,采用中国1992-2007年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跨国人力资本流动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跨国人力资本变量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中,并运用SYS-GMM计量方法测算它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基于FDI的跨国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其他因素如人口和制度变量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有效。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失衡的触发机制及中美两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中美两国的经济政策为分析起点,构建了一个中美内外部经济失衡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关系图,以揭示全球经济失衡的政策性触发机制。在分析全球经济失衡与次贷危机的相互关系之后,文章基于斯旺图形和修正后的蒙代尔政策搭配图形,提出了中美两国应对内外部失衡的"三位一体"的政策搭配组合。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中。体现特殊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资本的运动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它贯穿了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其运动的结果必然是经济全球化。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中国,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利用世界经济舞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法与金融学对转型经济的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对法与金融学发展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表明:一方面法与金融学对转轨经济中的许多经济现象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解释,并成为进一步研究转型经济的重要"利器";另一方面,这也促使法与金融研究范式自身的重要转型,进而丰富法与金融理论体系以及它与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本运营法制量化制度是以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为核心,在国有资本的投入、运营、监督等环节强化定量评估因素与制度约束因素并将其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涉及国有资本运营管理的制度体系,加快其构建与实施将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的双重目标。从基本特征、必要性与可行性、量化模式、配套条件等方面构想国有资本运营法制量化制度的建设,并提出了扩大招投标法的适用范围、选定"市场人"、实现国有资本运营中的"物能力"与"人能力"的最佳结合等资本运营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际法框架下碳金融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金融起源于国际法促进有效减排的经济手段的应用。碳金融属于环境金融中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随着碳市场和碳信用的建立发展,国际法框架内外形成的碳交易都需要碳金融的支持和保障,而碳金融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在国际法框架内获得公平和效率。因此,对碳金融概念的辨析及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面临问题的评析,将能推动碳金融在国际法规制下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