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文彬  魏铭 《南方经济》2015,(3):112-119
地区治理(Governance)因素包括政府透明、法治、公平、公正、廉洁、参与和信任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指出,良好的治理因素对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长远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使用广东的县域经济数据、政府网站信息以及大规模的跨年度问卷调查,分析了部分治理因素与当地GDP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政府透明度与广东省县域GDP水平成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影响软件外包关系中信任的因素有沟通能力、承接方能力、契约规范性、项目负责人的人际特征、承接方社会评价双方交往经历等,本文在建立假设的同时,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对外包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邬明瑞  曹青 《魅力中国》2014,(19):57-57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对于弥补现有行政体制缺陷、建立广泛而理性的政治参与机制、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面临着内外困境,如关于NGO的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缺乏沟通、自身的“非营利性”和“利益驱动”之间存在矛盾等。以西方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的方式为借鉴,应从立法机关、行政机关、非政府组织自身等方面做出改进,提高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以期真正实现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刺化。  相似文献   

4.
探讨企业员工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正感及其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研究发现,员工的组织信任与组织公正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组织公正感各维度与组织信任都呈现出显著性的相关关系,领导公正对组织信任影响最大。领导公正、分配公正与组织信任有显著线性关系,其中领导公正对组织信任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风险邻避理论针对不同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反应,以公众居住地域与风险源区分公众对化工技术应用的风险接受的差异,分析化工业风险公众接受的影响因素。在公众对风险接受影响因素分析中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公众对风险感知因素、风险治理能力信任因素是影响公众对风险接受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政府在技术风险中的沟通能力、在技术风险治理中与公众沟通策略的模式和路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使救灾成为民生工作的重点。自1949年以来我国救灾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呈现出由中央政府包揽到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到最后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力量逐渐参与的特征。这一演变过程符合渐进式制度变迁理论,即逐步融合原有救灾制度运行特征,合理利用社会资本,从而适应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演变过程。文章还探讨了影响救灾主体演变的政策法律等因素,并对不同模式救灾主体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救灾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路径依赖所产生的各级机构沟通不畅及"搭便车"等不足,在今后的救灾主体建设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农村突发事件中的风险沟通关系到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而信任则是风险沟通的重要影响因素。信任是风险沟通的基础,农村社会的风险特征变化影响着信任机制的变迁,信任是农村突发事件中风险沟通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构建和谐信任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农村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它不但促进农民与政府沟通与合作,而且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目前,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农村非政府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它不但促进农民与政府沟通与合作,而且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目前,中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影响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0.
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是指基层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当下我国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明显的弱化趋势,现状是乡镇政府公共财政能力较弱;乡镇政府权力虚置,存在授权不足与越权并存;乡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单一,社会治理的有效性不足。通过浙江进行的“强镇扩权”改革我们看到了提升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可选路径,同时也必须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必须加大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消除城乡不平等的体制性因素;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监督体系;必须大力培育社会自治力量,发展非政府组织性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1.
关系网络、文化规范和制度体系是农村社会资本的主要内容,它们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规范政府、企业、组织和村民等主体行为,促进各类主体在信任、团结、协作的基础上采取有效集体行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完善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来看,当前,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主要存在着信访制度和司法制度的缺陷等制度障碍,主要表现为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上访率"的这一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信访部门的部门设置和地位不合理,我国司法制度的非独立性和司法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应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改革信访部门的机构设置、改革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上访率"为"解决率"实行司法系统的垂直管理和司法人员的"流动回避制度"等方面,逐步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3.
耿香玲 《改革与战略》2009,25(10):28-30
可持续消费分为居民和政府两大主体。政府作为公共消费的主体,理应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起到正确引导个人消费,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政府失灵,导致政府非持续消费普遍存在。文章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失灵与政府非持续消费的内在联系,并提出克服政府失灵,推动政府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姜宏青  王硕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94-98,127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这些规定出自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存在诸多差异.文章搜集了28个样本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分析,以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现实要求,提出在省级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省以下政府制定债务资金使用和监督的执行细则的债务管理制度体系,并构建了省级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旨在为地方政府有效地管理债务行为和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提供制度指引.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通过信用担保机构获得融资已成为一条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渠道.我国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性安排为基础,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三重制度性缺陷:结构性缺陷、经营管理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风险防范和调适,应做到以下五点:监管部门指导担保机构做好风险识别、量化和管理工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担保机构要坚持政策性资金实行市场化经营的原则,避免行政干预;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资金补偿机制和各种风险防范机制;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担保机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江百灵 《特区经济》2009,242(3):79-81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趋同。应用制度变迁理论,我们可以解释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动因、成本、方式、方向,并能够预测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化的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田伟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43-48
政治晋升是中国地方官员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晋升激励的视角出发阐释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从而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政治——经济”的分析,这正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者的关注。文章结合中国地方官员治理机制中与政治晋升相关的三方面重要制度安排(晋升集权、相对绩效考核、隐性治理机制),对晋升激励增长绩效的经济学文献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8.
曹峰旗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99-202
制定科技立国发展战略与推动相应立法、提升政府科技机构的地位、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力推产学研结合、大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韩国政府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主要表现。其主要特点有:手段上的间接性,过程上的动态性,内容上的基础性,背景是不断完善与成熟的市场经济。政府理念、政府制度与政府行为是文章思考对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三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李宇 《改革》2011,(10)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将环境保护同经济活动相融合的三大重要制度创新载体,政府行为直接影响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经济活动内部的推进轨迹和发展模式。从宏观历史层面阐述政府层面推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突出特征,分析体现政府诉求的推动模式和差异性的规制手段,研究表明,政府规制模式框架下制度创新的基本方向。应弱化末端治理,强化末端规制,覆盖政府自身的立法范围以及发展自愿协议。  相似文献   

20.
政府投资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但仅由政府提供会出现不经济。公共产品的内涵分析也表明私人是可以供给公共产品的,但要解决公共产品外部性问题。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为例分析,发现通过外部收益内部化我国香港地铁实现了盈利,内地政府借鉴其经验,大力引进社会资金投资地铁,减轻了资金压力,提高了投资的效率。这表明通过分析投资对象特点和制度安排是能够改变当前政府投资制度的,即社会资金是愿意进入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是可以从某些领域退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