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在于教育的评价制度,教育方式,对知识的消化方式,教育结构,教育投资都存在着缺陷,中西教育模式在化价值标准,教育开放度,教育投资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教育制度及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教育机构应学习他们“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法人治理制度,完善大学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大学的安全、稳定运行;牢固树立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树立教育品牌意识,抓住机遇促进教育输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提高高等院校办学水平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钱兵 《新西部(上)》2007,(3X):163-163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职业教育各门课程中是覆盖面最大、学生人数最多的一门课程。因此,它的教育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从现代课程的视角看,体育课程建设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建设,它涉及到课程目的任务、地位、作用,还涉及到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评估、师资队伍等问题。因此,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必须用现代科学的系统方法,认真进行研究和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加强课程建设,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和转换,即从照本宣科、照章取意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主体的模式转换;从以"命令式"主体向以职工为主体、各级党组织为主导的模式转换,并以改变传统学习模式和考核评价模式为抓手,进一步加强职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治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马松娥 《魅力中国》2010,(7):133-133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彻底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话就是重视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人类明成果的传递和延伸,人类一切明成果都要通过教育能才予以继承和发扬。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传递和继承,进而实现延伸和发展。可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一学会自己去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目前,我国教育系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实现这种转轨的关键所在。创新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更是素质教育的关节点;创新教育既是教育实施模式的探索与发展,更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与定位。深入开展创新教育,将使教育系统在建立当代中国创新体系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7.
其实任何一个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收入的分配制度,也就是说,社会成员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收入和财富。因为收入和财富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所以收入分配制度实质上也是一个激励制度,创造社会财富的制度。一个体制的改革也是一个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张永谊 《发展》2007,(12):10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质量是以升学率来衡量的。这种评价强化了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强化了“应试教育”生存的社会价值,掩盖了教育的诸多弊端,扭曲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造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假象。为了适应这一“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断地督导强化,学校则疲于奔命,不惜代价地追求升学率,对教师的评价也仅局限于学生的分数,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题目越做越多,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沿用传统闭卷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种单一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合理的评价制度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建立一个动态式、全方位评价的评价制度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应试教育的偏颇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把教育培养的对象变成单纯的学习和应付考试的工具。要改变应试教育培养中出现的“高分低能”倾向,根本措施就是要改变当前这种死板僵化的“应试教育”制度,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通过制度性的变革,焕发我国教育的的活力,赋予教育的人性因素,使制度本身变成人性化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生态引导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选择方式,具有教育目标的人本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教育主体的互动性、教育过程的动态性和教育评价的绩效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主导的“教育者主体”模式,即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客体。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所教授的社会思想政治要求同受教育者现有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差异。主体间性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地位的改变,进而影响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内容及教育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论创新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日益凸显的社会特征中,创造性是核心。创造是促进社会变化的动力;创造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重要途径;创造需要合作,创造需要冒险,由此可见,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会价值倍增。因此,世纪之交国际上出现了一股以国家创新体系政府制定经济和科技政策依据的潮流。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又把教育活动看作是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传统教育存在直接或间接制约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念,行为以及环境等因素。识别和控制这些因素对创新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创新教育需要树立的观念;创造的价值观;动态的知识观;积极的化观。推进创新教育的实践原则是;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教育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形成仍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采用启发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CIPP教育评价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玮 《开放潮》2006,(9):58-59
教育评价自八十年代介绍到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教育评价工作,发现我们的工作主要局限在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而其他的评价模式应用较少,然而,随着泰勒模式的广泛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了它的某些不足,于是要求新的模式以满足教育实际的需要。CIPP是新模式中理论、操作步骤相对完整,影响也较大的模式,在现今实行教育全面改革的中国,有必要对它进行学习和借鉴,以丰富教育评价理论,指导评价实践。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开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文章从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等方面分析现行的教育评价对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力 《魅力中国》2014,(20):311-311
我国教育法从无到有.从成形到逐渐完善。一步步的在发展,一步步的改革完善,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和方式也在逐渐的改变.这就要求教育法也要跟随者社会的潮流左小虎相应的调整以符合时代的脚步。所以教育法学的重构这个问题势在必行。教育法学需要具有人文关怀,以人为中心,深入教育的内部。为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的深入,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效。围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展开,在企业制度规范、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从本质特征到动态运行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依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独立性,企业是完全独立的经营主体,接受市场的检验、评价,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余永华 《魅力中国》2009,(14):132-132
多年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是传统式的照本宣科,属于应试教育的模式。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发展》2008,(2):110-110
一、转变教育观念 在我国,应试教育一直占主导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知识的传授成为教育的主线,学生规规矩矩按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去做,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削弱。为此,国家推出了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新的学习观,成为课程设计的新理念。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为:学校是教改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课程是经验;教材是范例;教室是实验室;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创新的活动;教师是研究者;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家长是教育伙伴。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场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20.
毛慧敏 《魅力中国》2010,(6):230-230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看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符合国际教育理念,适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就拓展训练的渊源,内容与分类,作为一个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