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才,人才的竞争是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中国连锁企业发展到今天,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基层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变得非常大,如店长、柜组长、骨干店员等,而长期以来连锁从业人员基本待遇和工资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促使了这些连锁人才的频繁流动和跳槽。连锁企业与在华外资连锁企业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这些差距不仅体现在营业额和店面数量上,更体现在经营理念和连锁体系的运营上。连锁企业如何有效的激励员工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我国连锁企业快速扩张,无论是大型的家电连锁还是小到零食甜品店都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随之而来的盲目扩张,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连锁企业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与目前管理经营层次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而且连锁企业的人口流动率很高,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是连锁企业核心问题,如果不能加以有效地解决,一定会影响到连锁企业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从我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以期对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成立于1973年的百佳超级市场,是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属下屈臣氏集团有限公司所经营的超级市场业务机构,是一家在香港及国内具有领导地位的超市连锁企业。1984年10月,百佳在深圳蛇口开设第一间超级市场,成为首家登陆中国大陆的外资零售商,其业务发展迅速,至今已拥有31家分店,遍布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北京、上海。各  相似文献   

4.
杨双林 《商场现代化》2007,(36):112-113
连锁这个名词对于今天的老百姓已不新鲜,药店是连锁的,超市是连锁的,商场是连锁的,餐饮是连锁的等等。现在不管是国内国外,还是某些地区连锁企业都已经此起彼伏,然而,随之发展,连锁企业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因此,本文就主要论述了连锁企业正在快速发展的事实,但也反映了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和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5.
孙双娣 《现代商贸工业》2014,26(21):147-148
《连锁企业管理》是高职院校培养连锁企业管理人才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学科。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改革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适应连锁行业的快速发展,是我们当前解决的新课题。从《连锁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方面进行阐述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石素红 《现代商业》2020,(11):34-35
随着国内连锁行业的快速发展,连锁门店数量迅猛增长,连锁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连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新员工的加入,员工的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快速有效地招聘到合适人才、留住人才,如何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赢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某连锁企业为例,针对该企业在快速扩张期产生的人力资源问题,积极寻找新的管理变革方式,探索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7.
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财经类人才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需要对这一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对财经类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三个维度,研究了非财经类毕业生与财经类毕业生的真实表现和企业真实需求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两类毕业生真实表现之间的差异,并从财经类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改善该地区财经类人才结构性失衡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门店是连锁企业的基层单位,是企业这一有机体的基本造血细胞。店长是门店经营的核心要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门店业绩的好坏。特别是在连锁企业现有管理水平下,总部在发挥对门店统一管理的同时,店长对店铺的营运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连锁企业的不断发展,店长已经成为连锁企业最稀缺的人才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才之争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反映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密切关系。高职院校为连锁企业提供一线人才,连锁企业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只有连锁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通过与本土连锁经营企业联手,采用校企合作或定单培养等合作教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强化人才职业能力指导,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服务企业,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寻求校企之间利益双赢。探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对于劳动密集型的连锁企业,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懂连锁善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应对应用型人才供需矛盾问题,国外主要采取的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之下,我国校企间开展的合作还不够深入。本文对我国部分高职院校连锁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现存的主要合作模式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零售市场必然是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标志的市场。连锁零售业的发展伴随着大量零售人才的需求。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关注点往往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能力。本文通过对全国连锁企业的人才需求调查,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提高高职学生能力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资源,能否获取到优秀的人才成为制约国家、地区、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基层员工占据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企业发展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否做好基层员工的招聘工作,已经成为制约众多的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连锁超市基层员工的招聘中存在缺乏有效的招聘体系,招聘方法单一,甄选方式及过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等问题。应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招聘体系,丰富招聘方法,科学选择基层员工甄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才之争     
《现代商业》2006,(11M):2-2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企业每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人才竞争的激烈不足为怪。在几大家电连锁企业的内部,都有不少竞争对手旧部的身影。为了抵制竞争企业的“挖”人行为,苏宁不惜启动股权激励政策,给予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苏宁电器股权的机会,以此笼稳定队伍。  相似文献   

15.
商业现代化发展推动消费者购物方式与零售竞争方式改变。作为先进商业经营模式的连锁零售,对人才,尤其是店长级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技术能力上远不及企业要求,导致企业出现大量技术型人才缺口。本文根据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指导意见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商业现代化背景下连锁门店店长职业能力要求,探索课堂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和提升连锁专业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和职业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的连锁企业业态多样化,东部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主要有直营、自由及特许经营连锁三种经营模式,多种所有制连锁企业共同发展,连锁企业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开始提高。苏宁云商模式的成功是其具有开放的政策、完善的法律、规范的组织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借鉴苏宁云商模式成功经验,当前中国连锁企业应重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以人为本、任人唯贤、吸收新血液,不断创新、创造新模式并适时作出转型。同时,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和积极扶持且提高现代化经营和管理水平,使整个连锁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狮口镇 狮口镇是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经济相当发达的镇区,位居全国百强镇前列。华家超市:当地的连锁超市,有18家门店,在超市市场位居前列。狮口店已经有十年的历史,被称为狮口人自己的超市。千好连锁 千好连锁是港资企业,在香港的零售市场份额很高,在珠江三角洲也有几十间大卖场,无论是卖场设计还是硬件设备,都很不错。  相似文献   

18.
连锁经营管理是现代商业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模式。在制约商业连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几大要素中,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是最关键的要素。加快培养合格的人才已成为连锁经营业普遍重视的课题,但如何培养一批适应连锁业态发展的企业人才已成为一道摆在商业连锁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安徽商之都股份有限公司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建立了一套以"养虎计划"人才培养系统为支柱的人力资源体系,为支撑企业持续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梁栋 《商业科技》2013,(31):79-80
本文通过对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严重缺乏熟悉现代连锁经营模式、懂经营会管理的商务人才,而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了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原因之一。本文提出了针对农村连锁超市现状如何更好地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具体对策,以促进农村连锁超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广州作为我国人才、科研机构密集的大都市,是我国华南地区最发达的城市,紧次于北京、上海。广州要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走"总部经济"的道路,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落户广州,是一种有效选择。总部经济能带动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甚至内地联动发展,并能有效提升广州的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