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是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在既定时期内,只有投资率和消费率达到经济稳定增长所要求的特定比率,经济才能达到最优增长状态。过度投资或过度消费均会损害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投资率的提升空间已很小,应注重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关中国投资率过高的问题,特别是今年一季度投资率继续呈高增长态势,再次受到管理层关注。按过去经验,过高的投资率总是伴随着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目前,投资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甚至超过了经济过热年份。那么,是否意味着经济已经处在过热状态?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的彭志龙先生按第三种口径的投资率(投资率={固定费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x100%),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做了简要的实症分析,并归纳出一个经验性的判别标准。这就是:当投费率持续在高位上,且伴随量较高的消费增长率时,宏观经济很有可能处在偏热或过热状态。1984-1988年和1992-1996年大体属于这种状况,当时既有较高的投资率,又有较快的消费增长速度。1998年以来,虽然投资率持续上升,并达到历史上的高点,但消费增长速度不快,因此,宏观经济没有出现全局性的过热。那么,多高的投资率为“高位”?要准确给出这个数量界限非常难。从历史情况看,这个“高位”也在变化。1984—1988年的“高位”约为31%,1992-1996年的“高位“约为35%,1998年以来的投资率都在35%以上,去年突破了39%。彭志龙先生认为,中国目前形势下的“高位投资率”宜定在38%以上。对今年一季度我国投资率的高增长,彭志龙先生在分析了其原因后,指出其负面影响不容轻视,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3年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一年,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一年。初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1500万亿元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率37%左右,如果扣除因投资品价格高于综合价格的因素和外商投资因素,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下同)仍高达33%左右,比以前年份的投资率高出4—5个百分点。投资率的明显增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这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49-49
美二季度经济增长放慢至以低于预测的2.6%年率,反映了工商业开支、消费需求和住房建设减弱。势头可能会带入明年经济。商务部28日公告,二季度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增长2.6%,低于政府上月公布的初步统计预测2.9%增长,也远低于一季度5.6%的增幅。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低于此前政府的预估值。  相似文献   

5.
日本出口中增长幅度最大的部分是针对亚洲国家的,尤其是向中国的出口。日本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对欧洲的出口。尽管仍不及对美国的出口额。短期来看,这些数据显示了中国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实际经济增长主要变量测定结果的价值远大于测定本身。这不仅为理论分析的展开准备了实证材料,也为实际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过程提供了“全息投影”。50年来,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沿着差额GDP的低水平下降转为低水平上升的“V”形轨迹运动,并且是在实际经济增长率的超高速上升与跌落的交替中实现的,表现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在50年的时间序列中,我国的实际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先后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增长类型”到“衰退类型”,从“衰退类型”到“负增长类型,”从“负增长类型”到“低速稳定增长类型”,从“低速稳定增长类型”到“高速稳定类型”的四次类型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7.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投资规模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快慢。只有适度的投资率和投资规模,才能有适度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一、我国投资率和投资规模现状分析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近几年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减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出口拉动力下降;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居民生活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长期支出比重预期上升,导致居民的即期消费减少,因而消费拉动力也呈缓慢上升态势;在此情况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52):34-34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全球IT产品需求走出低谷,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保持强劲增长等诸多利好因素,东亚新兴地区明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进一步提速,中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计平均可达7.2%。  相似文献   

10.
刚刚结束的人代会,成为国际传媒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一届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更是被广泛报道。  相似文献   

11.
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和实现社会进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做出客观的评价,最好的方式是亲临中国而不是透过媒体记者的眼睛。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到访过中国的海外人士,不管抱有什么政治见解,无不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变化感到惊诧。世界银行在其报告《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中说:“中国只用了一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建立江苏省消费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模型,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消费需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讨制约江苏省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围绕“高投资率”的争论与研究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将通过对投资率变化趋势、投资的构成以及投资率的国际比较,探讨目前高投资率形成的原因和我国未来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两个月来,国际社会以一种复杂的心情注视着中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媒体也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等字眼刊登在许多西方报刊的显位置。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中国处于由封闭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性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从宏观层面,对近代中国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并就其层次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进行了多角度考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不发展的状况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化的缺陷及经济增长的代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简单回顾--精英之路 我国在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之所以出现了10%以上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那一时代中国的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譬如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国有企业蓬蓬勃勃,而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发展便进入了少数人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内部的生产力受到了外来力量的冲击,90年代中期之后,乡镇企业大批倒闭,在外部商品的竞争下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导致我国第一阶段的工业化运动宣布告终.随之而来的是外资的大批涌入,进一步抑制内部的传统工业,城市的国有企业纷纷垮台,在这种毫无保护的发展下,只是沿海一部分地区发展发达起来了,内陆一大片遭到抑制,因此,90年代后期经济速度上不去便是自然的.回顾20多年走过的道路,我们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是:中国在自己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并未忘记排斥农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正快速增长,很显然的,亚洲许多财务总监现在认为它是增长得太快了。”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的国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思路。扩大内需不仅是应对买方市场的必要对策,而且是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方针。从国内来看,我们不仅具备扩大内需的经济需要,而且具备扩大内需的市场条件和体制背景;扩大内需不仅具有可能性而且具有极大的现实性,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大国优势,通过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内需的扩大,并通过内需的扩大有效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纽约时报》】当通货膨胀率上升、中央银行表示它不会袖手旁观时,发达经济中的人们已开始关注利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