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乡一体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存在着现代化的工业和城市与传统的农业和农村并存的格局,即经济结构上的二元特征;而且通过城乡分割的农产品购销制度、户籍制度、资源分配制度、价格管理制度,使二元经济的运行机制制度化、凝固化。于是,便形成了“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二元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本文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入手,就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调整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杰 《农业经济》2006,(8):44-45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及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大统筹”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五大统筹中,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4年中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后,各地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采取了不少举措,其中有一种普遍的举措就是“村改居”——即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村落改为社区、农民改为居民。最近,笔者到西部某县进行城乡统筹调查时发现,在一些地区,“村改居”非但没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反而使城乡关系更加复杂,出现城乡三元结构化。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国内这种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已严重制约了中国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国需要建立并完善普惠制金融,而适合于农村地区的融资制度安排就是关系融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城乡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入高速发展期,认真分析我国城乡关系的特点和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引出发展城乡一体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等质性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探究从事农村电商的小农户与互联网市场的关系。农村电商使小农户具备了链接互联网市场的能力和途径、增加了收入、复兴了乡土手工业、缓解了农村的发展困局,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城乡关系。调查发现,随着农村电商的转型,在产业要素配置效率日渐失衡、农村营商环境的内在局限性和互联网市场游戏规则驯化的共同作用下,小农户与互联网市场的关系逐渐趋于断裂。电商村出现大批量小农户退出互联网市场和农村资源流失的现象,农村再次陷入原有的发展困境。因此,如何发挥政府的治理作用,并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成为基层乡村治理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菲 《农业经济》2006,(4):22-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社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农村社会能否稳定,直接影响到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推动城市化,彻底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解决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导致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逆城市化”或“反城市化”,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经之路。新农村建设要围绕理顺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这条主线,在经济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要重点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站在国民经济的大背景中通盘考虑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着力打破二元结构,解决制约“三农”问题的体制性、政策性矛盾,逐步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了我省城乡发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明清江南人口职业结构变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中国农史》2004,23(4):105-110
本文从明清江南农村和城镇人口职业结构变动的角度,思考明清江南社会经济的变动轨迹。在前人和本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明清江南农村人口职业的非纯农化,城镇工商服务业人口的增加。促使人口职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动。  相似文献   

12.
清代苏州地区的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滔 《中国农史》2004,23(2):95-101
本文对清代苏州地区镇庙与村庙的关系作了多层次的探讨,透过镇城隍庙和“解钱粮”习俗的出现,审视了民间信仰在农村与市镇交往中的某些图像。研究表明,民间信仰中呈现的上下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与城乡的等级差别基本吻合,但是不少位于大镇之间的市集甚至村落有时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江南的农家生计与家庭再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佩国 《中国农史》2002,21(3):68-80
一个个有着独立生计的家户是土地占有和经营的基本单位 ,故农家生计的解释对理解乡村地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视角。以往所谓“农家经济”的研究 ,实际上是从经济学的学科视野对农家生计做单一化的学科分析 ,离农民的日常生活尚有一定的距离。近代江南农民在狭小的家庭土地占有和经营规模条件下 ,普遍地选择兼业 ,除经济的考虑之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人口的再生产需要和宗祧继承的家族伦理观念 ,溺女婴就是一个典型地建立在文化习俗基础上的经济选择。着眼于现代化理论视角的分析 ,其价值诉求隐含了更多的应然判断 ,其逻辑是近代江南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合理之处甚多 ,应该朝着合理的现代化方向努力。而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空间中 ,江南农民的家庭生计只能是这样的一种境况。与农民的日常生活逻辑相比 ,学者的逻辑显得十分蹩脚  相似文献   

14.
李伯重 《中国农史》2004,23(4):42-56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江南农业中,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通过改造资源,进行多样化的生产,同时利用食物链原理,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降低了投入而增加的产出,达到了较高的生产率。这种生态农业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常熟的大经营中,明清之际时在嘉湖一带已相当普遍,并为小经营所采纳。这种生态农业在江南平原逐渐普及,为江南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敏  慈鸿飞 《中国农史》2006,25(3):76-85
城居地主问题是目前近代经济史领域的前沿性课题,本文以近代江南地区城居地主为研究对象,力求客观地探讨了城居地主对农村经济所作出的投资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加华 《中国农史》2006,25(2):108-114
近代时期,针对江南地区水旱灾害的威胁,为补救因正常农事活动遭到破坏而遭受的损失,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如补种、改种相关作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王培华 《中国农史》2005,24(3):29-35
清嘉庆时,唐鉴编写并刊刻了《畿辅水利备览》。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他两次向咸丰帝陈述其发展畿辅水利的思想主张,并把刻本进奏给朝廷。唐鉴认为,发展直隶水利,只应开垦直隶水田,不必深究河道问题,并论述了如何开展畿辅水利营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唐鉴关心畿辅水利,既是他的学识和经历使然,又有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与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8.
崔德卿 《中国农史》2012,(3):106-121
铁搭是具有2-4个铁齿的耕地专用农具,是一种为江南水田的深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代耕用具。本文论证铁搭在唐朝时期由韩半岛的济州岛传播到中国的过程。明清时代的铁搭可与江东犁媲美,它对于引领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所起的实质性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韩半岛南部则早在一世纪起就已出现铁搭,因为和汉魏王朝的交易活跃的原因,铁搭虽然有很早传来的可能性,但根据在北宋时期扬州的铁搭形态上猜测,比起三韩时代,三国时代(韩)即中国唐代之前传来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杨虎  胡明 《中国农史》2013,(1):79-85
明代中叶之后,随着江南地区工商业、近代工业的繁荣,市镇作为当地乡村的经济中心,开始大量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近代的顶峰。乡村作为一定市镇的"乡脚",把市镇作为经济、文化中心,也与市镇保持一定的政治管辖关系。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市镇管理,及市镇对乡村的管理职能。清末市镇开始有完整的管理机制。直到民国区级政权的建立,确立了市镇在乡村管理中的地位。政治上级的位置进一步强化了市镇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乡下过年     
每逢春节,总会想起在乡下过年的情景。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第一次在乡下过春节。那浓浓的年味和无处不在的乡情至今还令我陶醉。进入腊月,乡下人就为过春节忙乎开了。杀年猪,熏腊肉,灌香肠,蒸黄粑,做炒米糖,推汤圆粉……在为过年准备丰盛美食的同时,乡下人也为亲朋筹备着妥贴的年礼;姑娘为意中人绣花,大嫂为丈夫纳鞋,老人为小孩攒压岁钱。腊月二十以后,过年的忙碌到了高潮。这时,最忙的要数农家主妇了,她们不仅要精心备置年货,还要清洗衣物,打扫“阳尘”,把屋里屋外弄得干干净净的,有的人户还要请裁缝师为一家老小缝制一套新衣,有的还要请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