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亚经济合作的特征 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集中表现在区域内相互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区域内生产的国际化。东亚区域内的直接投资深化了产业内及企业内的国际分工,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从而在区域内形成经济增长的循环机制。l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2.
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东盟和中国这些东亚地区的国家与地区均持续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同时相互扩大了贸易与投资,从而逐步形成地区性经济圈。东亚地区金融危机后经济逐渐呈现恢复势头;此外,东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首脑会议等组织也在努力进行区域内、区域外的经济合作。本文从东亚经济发展现状探讨东亚经济圈未来发展中中国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东亚、东南亚区域内的国际投资研究上官雨时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走势亦呈现出区域集团化现象。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三大国际投资区域性集团,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区。本文将主要研究亚洲特别是东亚、东南亚地区国家间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区域内贸易一体化推动了金融一体化的深化。宏观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经历了清迈倡议到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过程,建立了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微观上,中国-东盟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直接投资大大增加和跨境结算的网络初步建成,加强了金融市场的合作。在此基础上,推动区域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区域救助机制成了未来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会计》2001,(5):17-17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二战以后,环太平洋地区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中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强大的经济和巨大的市场是带动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发达国家。六十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更是令世界瞩目。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经济相继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活跃的贸易和投资是亚太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回顾外商直接投资(简记为FDI)是指跨国公司或外国私人投资者,在一个或数个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建厂,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等实物性资产投资手段,以获得一定收益的行为。它是一个包含资本、知识、技术的复合体,它的引进必然对各国经济增长,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跨国直接投资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一般认为,最先拉开对外直接投资序幕的,是19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余年中,跨国直接投资增长比较缓慢,全年均增长率约2.7%;二战后至70年代初,跨国直接投…  相似文献   

7.
孙建春 《致富之友》2009,(12):29+2-3
正在趋于一体化的亚洲市场的一体化虽然在正式的经济、政治制度方面不如欧美完善,但亚洲经济的贸易、投资日益紧密,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成为其发展的原动力。目前,整个东亚正处于"制度大转变"的过程中,虽然日本、韩国和中国各处于不同的阶段,但它们都在各自地进行着转变。亚洲的经济—体化作为对美国控制市场的一种抗衡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有待能纠正诸如南北贸易差别、  相似文献   

8.
基于外向型经济战略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本文深入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与不足.文章采用实证和对比分析方法,提出西部地区必须坚持实施"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承担区和受惠区,通过对人力资本模型加以修改,构造适当的计量经济模型对黑龙江省参与中俄经济合作的长期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黑俄经济合作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增长效应,长期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短期中,黑俄经济合作的增长效应也是存在的,并且其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投资、贸易来影响产出。  相似文献   

10.
D·帕金斯先生是一位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写过有关中国问题的许多著述。《中国:亚洲的下一个经济巨人吗?》是他最近推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了较详尽和系统的描述及评价,许多观点对我国的改革及发展颇有启发。 全书包括《东亚的发展经验》和《中国是否会走东亚发展的路?》两篇相互联系的论文。它的思维主线是:东亚(日本、南朝鲜、香港、台湾、新加坡)在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经济获得高速的增长,它们这种高速增长是否具有发展中的共性?而中国作为东亚中的一员,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经济起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国,其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方式,是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在速度和规模上、还是在投资方式与投资结构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这一系列发展变化,对其经济本身以及对世界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一)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相对停滞的10年。在这10年中,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仅为5%,这使得美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统计数据,分析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特点及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市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全员劳动生产率等都具有较大贡献;但存在消化吸收不够、研发投入少以及内外资企业合作逐年减少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呈正相关关系 ,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产资源自然禀赋的非均衡性为区内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基础。已经启动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将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超WTO的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政策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因此 ,中国—东盟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企业在区域内共同市场中将有较大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4.
国家工业化与矿产资源消耗呈正相关关系,大多数国家工业化过程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中国与东盟国家矿产资源自然禀赋的非均衡性为区内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基础。已经启动的国际大通道建设将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超WTO的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政策为矿产资源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因此,中国一东盟矿产资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企业在区域内共同市场中将有较大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特征。但是,过去人们在谈论这个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了贸易和生产的全球化,后者又以跨国企业的全球性生产体系建立和海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为特点,而对于金融全球化,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则注意不够。实际上,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都是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后果,其中的关系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16.
FDI波动性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技术内生的新增长理论框架内,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国际     
正世界银行上调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2018年1月9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指出全球经济将在2018年迎来金融危机后的全面复苏。报告显示,在投资恢复、制造业回暖以及全球贸易稳步增长的带动下,2017年全球经济估计增长3%,为2011年以来的最强劲增长。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对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贡献来自中国。预计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小幅加快至3.1%,较世行2017年6月的预测值上调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很多跨国公司采用跨国并购、投资入股等形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保险服务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也成为我国吸引FDI的重要领域。FDI的流入,在为我国保险服务业发展带来资本的同时,也会影响我国保险服务业和保险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正是在分析FDI流入后我国保险服务贸易所呈现的现状特点基础上,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保险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当今东亚经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在未来东亚经济合作中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的三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俄罗斯在农业领域的互动既能获得短期的反危机效应,又能提升两国农业在更广阔的全球经济空间中长期的竞争能力。中俄两国食品贸易特别是有机食品贸易、水产业和林业领域的合作、农业领域的相互投资,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趋势。中俄农业合作要求两国共同构建一个动态而稳定的农业合作框架。在该框架下,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优化两国农业产业结构为基础,促使生产、贸易、投资结构由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以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型,实现食品、生态、经济等多层目标的兼容;同时,要完善对投资、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金融等相关制度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