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粮油及特色农业关键生产环节农业装备落后和技术不配套等问题,鼓励和支持农机使用者引进新技术,示范新设施,推广新机具,加快农机、农艺相结合,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青岛市农机推广站组织实施了10个青岛市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基地重点示范推广了保障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瓜果蔬菜机械化技术、茶叶采摘加工机械化技术、设施大棚配套机械化技术、薯类生产机械化技术、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机械化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巴西是南美洲的一个农业大国,政府历来对农业的投入都十分重视,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政府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因此,巴西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众多发展中国家中是比较高的。早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巴西的拖拉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一家一户分散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近年来,地方政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切实加大了对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工作的服务扶持和引导力度,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正确认识和分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机市场》2009,(4):68-68
宁夏自治区结合本区农业发展特点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和优势产业机具加大补贴力度。一方面加大补贴资金投入规模,安排补贴资金额度不少于总量的50%,向玉米全程机械化、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设施农业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倾斜;  相似文献   

5.
吕祖善 《浙商》2008,(23):26-26
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外,我们还要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浙江的一些优秀企业应该利用这个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加大自丰创新力度,吸引国外技术和人才,加快企业重组。这是聪明的企业家利用当前经济下行的时机,做好新一轮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6.
姜秀权 《农机市场》2009,(12):43-43
近年来,在国家惠农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的鼓励下,农民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对促进我国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机市场》2011,(9):63-63
从今年起,新疆每年扶持农机化发展的专项资金将增加到5000万元。力争到2020年,使大宗农作物生产实现全面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记者从自治区《关于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中了解到,为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自治区正在提升大宗农作物装备水平,以粮棉生产机械装备的现代化为切人点,全面实施棉花、玉米等大宗作物精量播种机械化技术,重点解决南疆地区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和条件具备的优势棉区棉花机械化采收问题。  相似文献   

8.
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以农机装备为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适应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一是农机服务领域不宽,许多  相似文献   

9.
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借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经贸导刊》2004,(1):50-50
一、日本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措施。1.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日本农业历史上素有“多劳多肥农业”之称,即主要采取多投劳力和多施有机肥料的方法发展农业,农业机械的发展较为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二战后,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机械化迅速展开,到70年代,全国已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进入80年代后,日本已成为世界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相似文献   

10.
龚中  陈部阳 《农机市场》2010,(11):14-15
农机购置补贴是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购置农业机械实行政策补贴,一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2003年以来,国家农机补贴资金逐年加大,有利于拉动农村内需、带动农机工业及农机服务业发展。因此,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农机市场》2023,(9):67-69
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是一种利用拖拉机配套秸秆打捆机,将秸秆进行机械化打捆、输送、收集、打包等处理的技术。其利用了机械打捆机进行秸秆打捆,可将收割的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再进行打包,以便于运输和储存。近年来,传统的秸秆还田技术逐渐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因此,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采用秸秆机械化打捆离田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农田中秸秆的堆放问题,减少焚烧现象,同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充足的肥料来源,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农机市场》2014,(5):4-4
<正>3月4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发布了2014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主推的有包括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2013年“三夏”农业生产中,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围绕巩固提升2012年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区)建设成果,在更高层次、更大力度上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形成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市场运作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机制,全区水稻机插率从2012年的78%上升到85%,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从2012年的85%上升到92%,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率从2012年的70%上升到80%,全力促进淮安年内建成省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市。  相似文献   

14.
《农机市场》2008,(12):67-67
“农业机械化与中国农村改革高层论坛”于11月29日在京举办。这次高层论坛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创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事业新局面为主题,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围绕农村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新需求、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机械化、农业财政政策与农业机械化、现代畜牧业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新要求等问题作了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15.
《农机市场》2013,(2):64-64
1月22日,青岛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成果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花生机械化膜上苗带覆土技术、挖掘输送技术、L型筛分离输送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鉴定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主持,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总站站长刘宪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等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带领的花生机械化生产装备研发团体从1998年就对花生生产机械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花生机械化技术上取得一系列技术成果,为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农业推广体系作为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纽带,其作用举足轻重。完善县级农业技术供给体系,政府应改革县级农业技术供给机构设置,理顺管理体制;搞好各行政村的农业技术供给服务工作;加强农业技术供给队伍建设;改进农业技术供给方式方法;加大农业技术供给的支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供给主体,从而更好的为县级农业技术供给及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障,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机市场》2015,(3):4
<正>2月11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1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发布了201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农机化主推技术有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小麦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大棚蔬菜种植机械化生产技术、草原复壮机械化生产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等12项。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为推动当地优质玉米生产、高产,创建更高水平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管理方式,积极应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播种、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技术相结合,全面提升科技含量,充分挖掘玉米单产潜力,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介绍了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中的几个要点,希望对广大同行更好的应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今年莱州市农机局着重加强了六项农机化推广项目:花生机械化穴播技术、小麦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技术、玉米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大姜机械化播种技术和植保机械化技术,农机推广工作呈现出 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20.
《农机市场》2008,(10):65-65
近几年,随着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大,我国加大了对牧草机械化的扶持力度。据了解,在前不久的青海省草产业暨机械化技术论坛上,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方宪法介绍,牧草生产机械作为草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在草产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论坛上专家们分析,牧草机械将逐渐成为市场新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