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处在不同的收入分配层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的基本形式。它是与市场配置资源(要素)相联系、相统一的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按劳分配的结果具有"渗透性"。  相似文献   

2.
该通过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应与按生产要素-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并且还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的按要素分配的本质区别,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但按劳分配具有新的特征:其一,按劳分配的“劳”是实现形态的劳动;其二,以企业为基本分配单位的多层次的分配;其三,以货币工资作为分配形式;其四,并非纯粹的按劳分配;其五,按劳分配并非唯一的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时起作用的两种分配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所以应当把为两种分配方式结合起来。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践中,要处理好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并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  相似文献   

5.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全新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商品经济的存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等都使得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但也有内在的统一性。在实践中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与按劳分配有机结合,统一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必然引起和拉大个人收入差距,对现实的收入差距要有正确的认识,对过大的收入差距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6.
刍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如何结合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育点,有的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割裂开来,还有的学者从西方经济学出发,却抛弃了劳动价值论,至于二者结合的基础和方式,学者们基本上很少涉及。笔者认为,两者的结合主要是党的领导人源于实践的思考和对发展社会主义的诉求。按劳分配的基础不是劳动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也不是要素价值论,其结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供求机制不仅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联系的纽带,也提供了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8.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效率的高低关系着一国经济的增长,社会公平与否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搞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端掉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使人们建立通过勤奋劳动获取报酬的价值观。但在分配制度的实施中,由于政府宏观调控乏力,内外约束机制软化,社会分配不合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困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收入不决于于劳动投入的不合理现象,政府必须要进行彻底治理。为此,一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二是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非法所得;三要依法强化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建立统一的预算体系,统一会计管理。使分配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充分调动大多数劳动者的积极性。杜绝非劳动取酬腐败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主要因为,一是现实社会主义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二是按劳分配原则本身就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因此,“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性质上看,按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等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质的规定性,有其特殊性。然而,分配方式的实现形式,具有一般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制度也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得以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既不可能在全社会,也不可能在公有制范围内实地百分之百的按劳分配,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合理或公平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要结合的理论基础在于这两种分配方式本身的性质,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实行这两种分配方式的客观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是马克思原有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它是劳动边际产出的价格,由市场竞争机制决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不可能占有全部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参与分配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15.
产权制度的改革,将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再次从客观上导致了人们对挥劳分配问题的再认识。由于所有制问题已不再作为社会制度判断的标准,因此对分配制度作为社会制度判别的尺度仍有进一步的研究的必要。新时期按劳分配在内涵上有别于经典理论的原意,按劳分配的内容应该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我们只能坚持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并以劳动边际效益为依据,进行现阶段的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应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在坚持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只有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围绕在性质上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数量上通过总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量中的比例及其发展趋势不会危及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0.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强调了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效率的高低关系着一国经济的增长,社会公平与 否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搞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