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面临着城市失业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现象并存的局面,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最迫切问题.基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出发的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我国应城乡统筹,多途径、多层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统筹城乡就业.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所造成的巨大就业压力以及同时出现的招工困难问题,在解析刘易斯和托达罗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将这两个模型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进行比照,发现它们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能部分进行解释,也存在盲区;反观这些现实与理论的契合和差距,我们又可以从该两种模型的理论中得到一些有助于挖掘现有问题本质的启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几条解决当前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易斯拐点"研究的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描述的是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劳动力的动态转移.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理论研究表明,我国"刘易斯拐点"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同步性,农业部门劳动力供求、城乡收入差距、边际生产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显著影响,且呈现相同的变动趋势.随着"刘易斯第二拐点"的临近,农村人口转移将会达到峰值,增量逐渐收敛.为此,需要支持城镇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合理就业、继续完善配套措施提供市民化服务和开展专业化职业培训等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在现阶段,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的潜力,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和农村内部就业,是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客观实际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以分析"民工荒"现象,认为其产生的原因除农民工工资下降和务农收入提高外,农民工工资兑付风险、心理成本和信息成本偏高也是引发的重要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大劳动执法力度,降低工资兑付风险;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减少信息成本等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FD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FDI)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揭示了FD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巨峰  张桂凤 《活力》2009,(7):27-27
几年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极大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冷静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及影响转移的制约因素.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能简单套用国外理论分析中国问题。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适用的前提是封闭的市场经济体。显然,我国诸多方面的情况并不符合这一理论假设(一)"刘易斯拐点"的含义"刘易斯拐点"是对发展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标志性节点的俗称。刘易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活跃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  相似文献   

10.
预期城乡收入差距及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在当前“用工荒”的社会背景下,以托达罗模型为理论基础,在比较优势的框架下,采用CHNS(中国健康营养调查)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具有内生选择的转换模型表明:①预期城乡收入差距是影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最重要的因素; ②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③调查的我国农村劳动力数据存在自选择问题,因此在分析转移劳动力收入时应该考虑自选择的影响;④教育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洋 《民营科技》2012,(11):229+22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越来越成为现阶段的重要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城镇化的发展。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的原因,然后论述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并指出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方韡 《中外企业家》2012,(17):117-118
由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未消失,中国农村尚有超过1亿剩余劳动力未被转移,因此中国并未迎来刘易斯拐点。"民工荒"的本质原因并非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由户籍制度和计划生育等中国特有的原因所致。"民工荒"现象反映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红利下降和老龄化等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大面积的转移,形成了特殊的劳动力组成模式,并且整体管理机制和运行措施也在优化,加之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如何有效地处理城镇化项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值得思考。本文结合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着重阐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实现路径,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是实现劳动力转移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借鉴昆山的发展经验,对如何有效地转移驻马店地区剩余劳动力和提高驻马店地区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选择外出劳动力占本村总人口的比例作为"人口流动规模"的一个替代变量,外出劳动力预期收入差距、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本村非农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和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四个因素对农村人口流动都有显著影响,但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系数为负,与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具有相反的意义.笔者对八位"革命前辈"故乡村的调查发现,由于受政治"名人"效应的影响,样本村庄人均政府投资总额对人口流动规模的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革命前辈"故乡村充分合理地利用这种政治资源,以促进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层面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焦点问题与制约因素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措施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乡间不平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问题日益突出,尽管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纯收入的逐步提高,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劳动力转移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工业将成为国民经济决定性的部门,农村劳动力将逐渐向城市转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我国正在经历这一阶段.很多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我国有着借鉴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我国特殊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要向现代化,就必须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过渡到现代化工业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中国需要从理论上对刘易斯模型加以学习借鉴,并对不完善之处加以改进.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模型与中国的适用、应用条件有所不同.本文通过介绍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内容,指出模型的值得借鉴和不足之处,根据国情阐述模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我国的适用性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赵振芳 《民营科技》2008,(5):120-120
“十一五规划”已进入第三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是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在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