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易玄  刘诗若 《财会月刊》2020,(12):34-42
以我国2010~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企业注册所在省份政府债务规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影响,结果显示:从产权性质来看,地方政府债务会加重国有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受到地方政府债务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可能通过挤占地区信贷配额,推高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而加剧国有企业短贷长投行为。  相似文献   

2.
以2001—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能够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且融资约束发挥了中介作用。具体来说,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增加了企业长期贷款的可获得性,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则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在小规模、高成长性的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后果和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类文献,对于推进我国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4.
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切入点,选用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 232家企业2007—2017年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融资约束、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融资约束是造成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重要原因。在不考虑融资约束的情况下,盈余管理将加剧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但其影响能力仅在当期有效。特别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调节企业融资约束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且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对企业滞后期盈余管理所产生影响的研究可知,无论企业是否面临融资约束,若要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盈余管理不会成为一种长效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5.
6.
7.
叶承辉 《财会通讯》2021,(18):65-70
文章以2014—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内部控制与企业资金期限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显著降低了资金期限错配的程度,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更倾向于不发生期限错配的行为;并且还发现内部控制对资金期限配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在不发生期限错配的前提下,内部控制又提升了长期投资效率.在运用工具变量法与Heckman两步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主要通过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防范经营风险的机制来降低资金期限错配程度,支持了资金期限错配的"风险观".  相似文献   

8.
随着去杠杆化宏观政策的实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作为重要外部监督力量的审计师,对企业相关风险作出合理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稳定经济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状态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存在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上市公司,审计师会投入更多的审计精力、收取更高的异常审计费用、更大可能出具非清洁的审计意见,且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越严重,审计师的上述风险应对措施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是否对投融资期限错配公司出具非清洁的审计意见还会受到企业的产权性质、现金持有水平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能够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引发的风险纳入审计决策过程中,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应对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基于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对银行业竞争与劳动力成本粘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增强了劳动力成本粘性,其对融资约束较高企业的粘性影响更明显,且仅增加民企的粘性,证实银行业竞争对企业内部经营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债务杠杆和债务期限错配对高科技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债务—资产期限配置向"短债长用"方向强化时,可以有效促进高科技企业成长,反之,当债务—资产期限配置向"长债短用"方向强化时会抑制高科技企业成长;债务杠杆变化对不同的成长性指标存在完全相反的影响;在特定的杠杆区间内,债务杠杆变化与债务期限错配改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交互效应。综合而言,"减杠杆"与强化"短债长用"错配组合最有利于高科技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实现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大规模全行业推广,引领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以2013~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作为冲击时间点,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政策能够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西部地区企业与成长期企业中更为明显。渠道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与“短贷长投”的调节作用。基于此,针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留抵退税政策后续完善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投融资期限错配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其通过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桥梁效应”,以及缓解企业的双重代理问题发挥“治理效应”,进而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政策的溢出效应在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魏卉  姜旋 《财会月刊》2024,(3):11-19
本文采用手工收集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以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子公司所在地银行业竞争程度对企业集团内母公司向子公司发放委托贷款的影响及其路径。研究发现,子公司所在地的银行业竞争程度越高,母公司向其发放的委托贷款规模越小。进一步分析表明,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子公司较大的规模和非污染属性、母公司较大的经营风险强化了二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拓展性分析表明,子公司所在地银行业竞争加剧在挤出母公司委托贷款的同时能提升子公司独立负债能力以及母公司为子公司提供银行借款担保的数额,并缓释母公司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杨烁丹 《财会通讯》2021,(17):38-42
本文选取2010—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错配对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企业盈利水平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讨论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是否与企业业绩突变有关.研究发现:大所-小企规模错配会提高企业审计质量,同时增加审计费用,小所-大企规模错配会降低企业审计质量和审计费用.企业盈利水平能对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与企业审计费用、审计质量的影响关系产生同向的调节作用.此外,企业业绩突变并非是造成企业-事务所规模错配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刘丽娜  郭威 《财会月刊》2023,(10):50-57
本文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短贷长投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短贷长投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区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发现短贷长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在两者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短贷长投会加剧偿债压力,刺激管理层进行盈余操纵,恶化会计信息质量,导致信息不对称与代理冲突加剧,进而负向影响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剧过度投资降低投资效率效应在低融资成本组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更显著,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短贷长投可以缓解投资不足。本研究有助于强化对短贷长投利弊的认识,并对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有明确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任碧云  关秋 《财会月刊》2023,(6):114-123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
以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高技术企业面板数据为依据,实证考察了金融抑制、融资约束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抑制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提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受到金融抑制的影响,即金融抑制加剧了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负向影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部分中介效应。此外,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抑制的门槛效应,即在不同的金融抑制门槛区间,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