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观点速览     
《中国中小企业》2013,(6):13-13
企业不应该代替农民生产 国家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但是不提倡工商企业大面积、长时间直接租种农户土地,以避免土地出现过多的非粮化和非农化。土地集中必须和农民的就业、转移以及城镇化相协调,企业应该带动农户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民生产,应该把种养环节留给农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相似文献   

2.
顾百文 《活力》2013,(17):7-7,9
望奎县在三年来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重突出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加快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推进速度,表现出了新体制和新机制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经营不是指土地规模化,而是指生产组织规模化、先进技术应用规模化和市场开拓规模化的田园型农业  相似文献   

4.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济源市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日益加剧,并呈规模化和多样化趋势。因此因势利导,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CSS数据库中7031户农户家庭收入问卷调查数据,采用OLS模型、O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生产服务外包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显著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在更换变量、选用工具变量法估计等检验后,该结论仍旧稳健。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发现,东中部地区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均通过显著正向检验,而西部地区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各环节生产服务外包水平对农户家庭增收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劳动技术兼具型环节”的特征。据此,应持续健全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模式、强化农村人力资本优势、实施地区与环节差异化策略,提升农户采用农业生产服务外包水平,以实现农户家庭增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以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的分散经营与市场的矛盾逐渐凸现出来。一是由于农户家庭经营规模太小,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二是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太小,限制了农业资本投入,使得农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7.
李桂霞  宋友涛 《活力》2007,(1):47-47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同时也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收入低,土地细碎化及土地利用率低和土地闲置问题。农村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对于土地的充分开发利用。只有两个途径,那就是引入科技、资金、信息等新的要素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再者就是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比较效益。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解决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笔者现从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陕西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采用1991—2008年我国陕西省面板数据,对影响陕西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共公共品尤其是农村道路、通讯、水利事业的供给对陕西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影响陕西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还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户收入水平等。  相似文献   

9.
李洪伟 《活力》2014,(13):16-16
2013年,哈尔滨众盈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合作社本着现代农机合作社吸纳现代先进的手段,通过发挥大机械作用,使用先进农业科技得到物化,提高农业先进技术到位率,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把土地捆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更大范围为成员和其他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合作社采取土地折资、二次分红等措施,吸引农民土地入社,发展规模连片经营,促进了土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引领现代农业向合作化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0.
农村女性是维持家庭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女性劳动力的转移更能促进农户农地流转和退出农业生产。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女性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劳动力转移后,家庭农业生产存在两种应对策略:一是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实现要素替代;二是退出农业生产。家庭选择要素替代还是退出农业生产,受到女性转移距离和要素替代成本的影响。女性转移距离越远、要素替代成本越高,农户退出农业生产、农地流转的概率越大。对于未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户,农业机械化是其应对劳动力禀赋变化的主要策略和实现农业增长潜在的技术路径。因此,要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据此引导农户做出农地流转决策,同时要推进土地规模和服务规模“双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户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建设节约型农业,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然而尚有众多因素,极大地影响了节约型农业建设的推进。应从开展广泛宣传,制定相关政策与健全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及开展乡镇企业节能降耗行动等方面.来加快推进节约型农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冬,广西香蕉遭遇了严重滞销,而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香蕉却一枝独秀,供不应求。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租用农民土地,实行土地流转,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企业化经营模式,取得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他们将自己承包的农用地租赁给专营农业的农户,带动和促进了农用地的流转。土地流转使土地资源在不同利用主体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淡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王洪德 《乡镇论坛》2014,(13):21-21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通过探索土地规模化的托管模式,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及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农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今,这种“土地托管”模式在柴胡店镇高桥村走俏,让农民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5.
吴丽莉 《会计之友》2009,(17):74-76
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下,农业土地山林等经济资源的所有权虽属村集体所有,但经营权却属于农户个体所有。于是,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的农户个体,将面对多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存的复杂关系。为了恰当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资产流转及资产收益分配的各种关系,做好长期科学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就必须建立以村民小组为组织的农业公共资产会计核算及利益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翼 《现代审计》2012,(4):22-22
近年来.国家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提高土地耕作质量和生产能力.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实施了包括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标准粮田、基本口粮田、土地整理等一系列的投资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之而来的是审计机关农业投资项目审计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提高农业投资项目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隋唐以来中国的小农农业小农指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从事小于其力所能及规模的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户。小农农业指小农经营的小规模农业。据经济学家赵冈、陈钟毅所著的《中国土地制度史》介绍,秦汉到南北朝期间的土地关系还不紧张,农户经营规模为50-60亩,由于受农业技术条件所限,农户无力耕种再多的土地,农业经营规模与农户经营能力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中国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借贷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越大,家庭获得生产经营正规借贷的概率越大,正规借贷金额也越多。考虑了租入农业土地而导致的内生性后,自有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进行生产经营正规借贷行为及金额的影响仍然显著为正。此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对家庭生产经营民间借入的影响也显著为正。本文用上下1%缩尾和分地区子样本回归,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土地规模经营对家庭借贷的正向影响,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寰 《国土经济》2008,(3):22-24
二、区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区域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缺乏,难以普遍实现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农户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脉搏:生产经营观念和生产方式落后,各项农村社会事业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整治实施模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型、农户主导型等几类。“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内各地使用包括新增费在内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共安排各类项目12.42万个,整治规模1.66亿亩,总投资达到3275亿元。“十二五”期间,各地土地整治累计投入资金5500亿元。从国外来看,日本土地整治资金由国家、地方和农户共同筹措,荷兰由政府投资土地整治项目,法国采取补贴或减免税收等方式进行土地整治。国内外的土地整治项目多数由政府投资。国内外学者从产量、生态效益等方面也对土地整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较为少见。本研究基于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