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基于建设生态城市的观点出发,对生态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动态平衡、调控人与环境关系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外原则及规划依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也有更高的规划标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仅需要有完整的配套设施,同时还要减少污染,保护好环境.随着人们的高标准要求,生态城市规划也随之诞生.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研究讨论,以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对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势在必行。而做好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控制城市持续扩张,不断健全规划框架,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对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速度的有效对策。所以,文章将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及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展开研究,总结生态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4.
吴兴中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9,(24):64-65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中就指出,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在城市规划中坚持何种的理念思想,其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进行设计,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加强,在城市中设计生态系统布置成一个生态城市,成为现在社会的主要重视对象,但是随着现在社会逐步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威胁就是污染,所以要合理地构建整个城市的规划布局,规划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尚有必要性的作用,城市规划是生态化城市的可能,而且还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所以怎样将传统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相融合,成为现在目前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该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浅析,笔者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念,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等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9.
10.
黄娅绮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200-200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将生态与城市设计联系在一起,运用自然环境保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出发,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是促进城市健康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个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探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价值与对策有着的积极的现实发展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价值为切入点,在分析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对策,旨为有效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文章通过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排放量及其所造成的污染程度与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的分析,在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总量控制模式基础上,将干沉降、湿沉降和化学转化3个过程合理引入,建立了湘潭市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的量化公式,确定了研究区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大气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是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中的新课题,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景观生态学原理融入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适用性,提出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方法框架,并探讨了具体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6.
建筑是城市主要构成要素,其生态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直接关系到生态城市的质量,作为现代生态建筑理念与技术的代表--高性能建筑以其良好的生态效益优势在发达国家得到普遍推广.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系统改善人居环境、逐步实现城市生态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高性能建筑对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作为全球性事件,对地球支持系统和生态服务功能会带来长久的影响,低碳模式和生态理念成为可持续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厘清低碳生态城市概念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结构组织与形态、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和城乡绿地评估与规划四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低碳导向的空间规划理论和技术。并指出当前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在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尚未建立。未来应根据不同的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主要从降低碳来源、削减碳排放和加强碳捕捉三个方面构建整合的低碳生态城市空间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天然斜发沸石对水中氨氮吸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氨氮的吸附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沸石投加量为2g,粒径由20目增加到100目时,其qe从0.341上升到0.512mg/g;沸石投加量1g,初始氨氮浓度由10mg/L增大到100mg/L时,qe从0.112上升0.595mg/g;氨氮初始浓度为100mg/L,投加量由1g增大到15g时,qe从0.595mg/g下降到0.268mg/g,沸石吸附氨氮更适合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进行描述,其R2分别为0.997和0.998。 相似文献
19.
确定天然地基和桩基承载力是交通土建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实际工程设计计算使用规范方法、通过手算并辅之以简单电算来实现。文章在简述天然地基和桩基承载力规范确定方法的基础上,说明了使用可视化程序设计平台Visual C++进行编制相应应用程序的过程。在建立程序框架基础上,通过菜单、对话框及相应控件的外观可视化设计,改进了地基土各种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编制了相应的消息处理函数,同时制作了应用程序的帮助文件与程序安装版。使用所编可视化程序,不再需要查表,数据输入输出及承载力计算过程均通过可视化界面操作,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文章的两个算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计算结果非常一致,这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兰州自古是黄河上游多民族汇聚的交通要塞,融"丝路文化、黄河文化、多民族文化"于一体,战略地位、交通位置重要,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枢纽城市之一.规划、建设兰州都市圈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现甘肃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兰州都市圈的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研究都市圈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规划建设的总体设想--"培育型"都市圈.最后.就都市圈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