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4月16日,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在北京发布最新调研成果《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可投资资产在10万100万美元的大众富裕人群已达1197万人,较一年前的1026万人增加171万人,这些上层中等收入群体约占总人口0.8%。  相似文献   

2.
富裕阶层的快速成长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中国富裕阶层金融行为特征进行的理论解读及随机调查显示:中国富裕阶层更关注财富传承、生活品质与财富成长,理财知识匮乏、但投资自信心很强,投资倾向保守、但风险承受能力很强,倾向于选择商业银行作为理财机构,家庭互动是其理财决策的主要模式;对富裕阶层金融行为起主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理财》2014,(11):36
合道金融依托深厚的资本实力以及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资源整合能力,基于创新的业务发展模式、精英团队的专业化运作以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竭力成长为国内知名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合道金融立志践行中国普惠金融事业,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实现稳定、安全的财富增值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资产的稳健和有效配置,致力解决资本找项目、项目找资本两大难题,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标准化服务体  相似文献   

4.
《时代金融》2014,(5):9-9
4月16日,全球知名财经媒体《福布斯》中文版联合宜信财富在北京发布最新调研成果《2014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  相似文献   

5.
中美国际北京分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9日,凭借中国人保寿险丰富的本土资源以及美国国际集团(AIG)广阔的全球视野,从诞生便拥有强大的品牌基因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以帮助客户追求自信、自由的品质生活为使命,引领开拓保险产销分离新方向,通过打造金融超市的商业模式,致力于为大众富裕阶层提供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金融理财师的出现顺应了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增长。2003年末,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个人财富逐渐增加。尽管不同的研究机构提供的中国富裕和较富裕阶层人数不尽相同,但不容置疑,中国富裕阶层正在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之外,对于积累的剩余财富,不但要在买房、负担子女教育、承担部分医疗之间合理分配;还要在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7.
《现代商业银行》2006,(12):61-61
近期,中大君融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对深圳、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元的高净值的富裕阶层(HNWI)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富人在个人财富管理方面知识比较欠缺,他们积极投资,消极理财,这是中国富裕阶层的通病。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直逼6万亿元,其中,城市新兴富裕阶层占了相当的比例。由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等单位组织的“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大型调查项目在全国12个城市,对5万多户居民随机抽样,定义“富裕阶层”(有钱人)为家庭月总收人在8000元人民币以上。这类家庭约占城市总人口的0.51%左右。中国城市新兴富裕阶层是一个有点神秘色彩的群体。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分布在哪些领域?他们身上体现出哪些时代特色?“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CMMS)首次揭开了这层面纱。CMMS从中国城市新兴富裕阶…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快普惠型金融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惠型金融在促进就业、增加内需以及减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上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应该走在普惠型金融的前列普惠型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又译为包容型金融,指的是一个能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由于大中型企业和富裕人群已经拥有了金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国民财富持续增长,一个数量庞大的高收入阶层正在加速形成,中国私人银行业发展的条件已经初步成熟。根据波士顿公司的调查,预计2009年中国大陆富裕阶层拥有的资产将达到2.3万亿元。随着高净值客户财富的增长,私人银行业务将成为中外资银行竞争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1.
一、拓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成果的厚实积淀,城乡居民财富不断累积特别是富裕阶层迅速形成和发展,2009年末国内资产不低于100万美元的富豪共有47.7万人,位列全球第四。这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契机。2005年以来,花旗等国际知名银行纷纷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部,  相似文献   

12.
黄祖斌 《金融博览》2010,(20):16-17
9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一项中产阶级减税计划,针对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个人或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对其减税优惠将永久化。这将使占美国家庭98%的中低阶层受益。奥巴马同时宣布,将不再延长对富裕阶层的减税措施,即年收入20万美元的个人或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将不再享有税收优惠。这将使富裕家庭成为税收负担的主要承担者。  相似文献   

13.
许海波 《金融博览》2014,(16):49-51
在国外,家族信托早已发展成为相对成熟的信托产品,但在国内,家族信托还只是初露端倪。大部分时候,家族信托是服务于少数富裕社会阶层的金融工具,但随着社会富裕阶层的壮大,建设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业将成为国家金融产业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4.
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富裕阶层进行估算,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中国富裕阶层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具有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博览》2010,(22):61-63
2010年9月底,两位世界顶级富豪,沃伦·巴菲特与比尔·盖茨来到北京,邀请50位中国富豪参加·场慈善晚宴,引起诸多评论与猜测。慈善问题再一次冲人公众视野成为热门话题。中国的慈善事业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一些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富裕阶层和企业家已经表现得非常优秀,但富裕阶层尚处在把饼“做大”与把饼“分出去”的两难中。  相似文献   

16.
宣晓影 《银行家》2014,(4):65-66
正尽管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有财政恶化和产业空洞等结构性问题,但日本富裕阶层人口达174万,继美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更是亚太地区高端客户最多的一个市场,对金融机构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极富吸引力。同时,在日本国内市场结构性缩小、富裕阶层及企业发展不断国际化的背景下,日本私人银行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民财富迅速增长,产生了一大批财富阶层。多个国际组织对中国富裕阶层进行了估算,认为中国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潜力最大的财富管理市场。这些先富阶层对商业银行的服务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18.
汪鹏 《中国外汇》2014,(24):68-69
近几年,中国的高净值人群数量和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对跨境资产配置的要求明显提高。根据《投资时报-2014新贵阶层投资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大陆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的高净值人士已达105万人;其中超过30%的高净值人士持有境外资产,在这30%人群中又有接近60%的受访者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增加境外投资金额:而目前没有境外投资的富裕人士中,过半人士表示,计划未来会实施境外资产配置。  相似文献   

19.
家庭消费信贷是指家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现在正占有和使用一定数量金融信贷产品的过程。家庭消费信贷已显现出对家庭生活和国民经济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从而促进金融和经济共同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家庭消费信贷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需求产生于一定的经济、金融、法律环境之中,也会深深地烙上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惯特征,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需求的对象从满足生存的简单物质产品的需要,扩展到对文化产品的需要,进而包括对金融产品的需要。在现代金融经济社会,人类需求的对象已从一般商品和劳务需求,发展到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消费。在金融经济时代,家庭消费信贷是人们需求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消费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富裕消费阶层正在壮大,到2010年,年收入超过6500美元的家庭将增长10倍,达到3000万户。截至2006年底,我国银行卡总量11.75亿张,同比增长23%。其中借记卡11.19亿张,增长22%,信用卡5,600万张,增长39%。近期的市场数据表明,中国的消费者很可能也像美国等发达市场的消费者那样使用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20.
工商银行开设贵宾理财中心,交通银行力推“沃德财富”贵宾理财,招商银行设立金葵花个人高端客户账户,荷兰银行打造“梵高贵宾理财”,汇丰银行主推“卓越理财”个人贵宾账户,花旗银行特辟贵宾理财室……在中外资银行以私人银行和贵宾理财招徕高端客户的同时,国际卡组织也开始积极对中国的富裕阶层进行全面调查、审视。近日,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在深入调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富裕阶层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后,发布了《中国内地富裕阶层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