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保险企业偿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8家财产保险公司的绩效进行主成分分析,并结合分层聚类法模型对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分类,所得结果为保险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日益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基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现状.从准备金评估、原保费投资及再保险比例这三方面进行了财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并简单探讨了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汪林文  汪志伟 《商业科技》2014,(31):275-275
保险监管机构十分关心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状况,保险偿付能力额度监管为监管机构发现保险公司潜在财务状况变化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本文研究了欧盟偿付能力Ⅱ中市场风险对偿付能力资本要求的计算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国内某寿险公司市场风险偿付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徐英 《财经论丛》2010,(1):64-70
我国目前施行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三支柱保险监管模式。偿付能力监管实质就是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由于资本充足率等于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所以最低资本的要求将直接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大小。为了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各国保险监管法规都对保险公司设定了最低资本要求,我国《保险法》和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发[2008]第1号)都对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作出了规定。本文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保险法》和保监会规章对财产保险公司最低资本要求的不同规定,指出了法与规对同一问题规定不一致可能对监管实践产生的种种影响;通过借鉴国际和地区的规定和最新动态,分析了法规不一致的原因,并从立法技术和立法内容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察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偿付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将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于2003年3月24日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文对2005—2006年24家样本公司偿付能力进行估算,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份方法处理数据,进而建立Logistic回归预警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国际发达国家关于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并分析了我国目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以探讨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今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霞 《商业研究》2003,(21):103-105
对保险业偿付能力进行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核心所在,也将是我国保险业监管的重点方面。为了保证保险公司具有充足的偿付能力,各国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一般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目前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制定我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的相应对策建议对更好地提高我国保险业的偿付能力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张天舒 《商业时代》2006,(20):61-62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各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模式,并回顾了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历史,以探讨我国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李微 《致富时代》2015,(1):52-53
目前,我国已正式启动寿险公司动态偿付能力测试,对财险公司的动态偿付能力测试仍处于探索阶段。动态财务分析代表了保险偿付能力评估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对对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引入动态财务分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2016,(10):162-16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业的日益壮大,加之国内外金融环境变幻莫测,为科学全面地衡量保险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保监会于2012年启动了第二代偿付能力制度监管体系,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构建符合监管要求的偿付能力体系和风险指标体系成为保险企业丞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偿二代"三大支柱监管要求及对风险的分类入手,分析保险企业应该如何重构偿付能力体系及风险指标体系,以期对保险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作为保险监管的重要内容已被世界的保险业所重视,它对于一个保险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各不同地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存在很多差异,缺乏统一的标准。Solvency Ⅱ体系正是致力于在欧盟范围内统一确定一个类似巴塞尔协议——银行偿付能力监管的总体标准。同时Solvency Ⅱ引入了一些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嵌入到整个公司的管理体系中去。本文分析了新颁布的Solvency Ⅱ草案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并和我国现有偿付能力管理体制做了相应比较,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财产保险公司的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对风险的承担和管理,而偿付能力不足、资产负债匹配性差、业务财务数据失真是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现就公司财务上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解释,并找出风险点和解决方法.本文主要就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16年第一季度,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正式实施,我国的保险监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保险公司的检查评级是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此为背景,本文分析了日本保险公司的检查评级制度,根据分析结果,同时结合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保险公司检查评级制度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薛昶 《江苏商论》2003,(7):49-50
通过对我国新《保险法》中保险资金运用规定的解读,进行国内保险公司与国外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比较,指出新《保险法》对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放宽,有利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并实现保险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尹晓烨 《商业会计》2011,(15):63-64
2009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本文对《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对保险企业的影响。结果显示,《规定》使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下降,对产险业务没有产生影响,导致保险公司准备金额度下降,保险公司的资产和利润增加,但并不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情况。  相似文献   

16.
侯青华 《商业时代》2003,(14):45-46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正蓬勃发展,保险市场的规模、深度和广度正在迅速扩展,保险市场的主体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还有待于加强。因此,尽快制定我国保险行业法定会计准则,为保险监管提供制度基础已成为促进保险  相似文献   

17.
再保险业务偿付能力监管是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再保险业务偿付能力监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把握我国再保险业务偿付能力监管的脉搏。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险公司在经历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偿付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正如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博士所讲:"中国未来金融稳定的三大威胁,第一个便是保险业的支付能力."我国保险公司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偿付能力不足是保险监管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董晓玲 《沿海经贸》2001,(10):25-27
保险经营风险是保险业内之士一直关心的话题,因为它象置于保险公司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造成偿付能力不足,最终导致保险公司破产。在所有的保险风险中,保险业务经营方面的风险是重要的,其中承保风险又是重中又重,承保风险甚至被认为是保险公司破产的主因。同时,承保风险是保险人在风险管理中最应该和最可能有所作为的一类。而保险的业务经营是以接受风险,即承保开始的。由此,我认为承保风险是保险经营风险的源头,对它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险业自1980年恢复以来发展迅速,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存在偿付能力隐患,急需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偿付能力的五大企业内部因素,并在分析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