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人民币作为亚洲地区一个重要货币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币汇率作为一种宏观政策工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方面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确定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实现内部均衡基础上的外部均衡要求怎样的汇率水平,通过对外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与汇率水平的关系和内部均衡目标的实现与汇率水平的关系分析,笔者认为从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选择看,人民币汇率应该是稳定而非贬值。  由于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2.
元航 《珠江经济》2003,(9):8-12
目前,在北京的一次人民币汇率的研讨会上,巴黎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几家著名投资银行的学者就人民币汇率一致表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稳定。这次对“人民币升值论”的会诊是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人和央行就人民币汇率问题表态后的首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一、严重的人民币贬值预期近年来要求将人民币汇率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呼声一直很高。1994年1月1日汇率并轨,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换5.8元人民币贬值为8.7元人民币,贬值40%,在当时社会上通货膨胀预期甚高的情况下,似不过分。但是马上就导致了东北大米出口的增加和南方停止进口粮食转向北方购买。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我国粮价的  相似文献   

4.
有关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说明作为一个主动融入全球化的大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对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超越了纯经济的范畴,同时成了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我们的分析认为,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确存在某种程度的低估,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视角上看,人民币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非市场化的形成机制和整个宏观经济的非均衡运行状态。应该在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同时,逐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增加浮动的幅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与货币、财政政策协调一致,与其所处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其变动趋势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期汇率走势不断上下波动,势必将增加汇率弹性.本文就目前加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6.
林华 《开放潮》2003,(10):22-23
要求人民币汇率上浮的呼声甚嚣尘上!近日访华的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是浮动汇率的支持者,欧盟及日本央行同样在耸动人民币升值的阵营里。一时间,人民币汇率浮动成为一个悬念。然而,中国政府维护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政策及决心,使得外来的声音苍白无力、悬念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7.
杨帆 《特区经济》1993,(11):47-48
<正> 人民币汇率,正在经历一个从单一计划牌价,经双重汇率,向单一市场汇率的过渡,最终实现自由兑换。1988年设立外汇调剂市场,开始实行汇率双轨制;1992年牌价汇率由定期调整改为微调;1993年由于心理预期和外汇投机因素增强,调剂汇率发生了剧烈的市场性波动,7个月之内,人民币调剂汇率竟然3次大浮动,每次上下都在20%以上,说明了人民币已经从牌价汇率的连续贬值,发展到调剂汇率在波动中趋于下浮。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已经极为扩大,国际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国内经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际通货膨胀大量向国内转移,而国内通货膨胀却不能向国际转移;人民币没有期货市场,汇率波动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全部由企业承担;在人民币向自由兑换过渡的过程中,存在着诱发通货膨胀的巨大风险,广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器。汇率选择、汇率政策制定等有关汇率制度的安排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方针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制度运行现状及困境作了简要的分析.认为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随着资本帐户开放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的汇率制度应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逐步放松管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的推进,人民币波动幅度增大,汇率弹性增强,加强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已成为摆在各大经济主体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GARCH模型对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的人民币兑美元日汇率建模,进行短期预测和预测评价。结果表明,GARCH(1,1)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拟合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时间序列,在预测短期汇率上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人民币NDF汇率作为人民币汇率预期的代理变量,使用ARCH模型族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人民币NDF汇率的波动特征。结果表明,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预期汇率存在ARCH效应,具有尖峰、厚尾、波动群集性和非对称性等特征。这佐证了当前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明智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同时要求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和逐步改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最终使人民币汇率真正体现市场对人民币的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11.
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问题都十分关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纷繁复杂的议论声.2003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度向外界宣布: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将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认为人民币汇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但不会升值甚至还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路程 《沪港经济》2005,(8):55-55
人民币升值迟早是要发生的,而在7月21日星期四终于发生了。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放弃了保持了11年人民币盯住美元8.28的固定汇率,并开始和一篮子货币相关联。此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提高到8.11,升值2.1%,尽管这和美国及其它国家的人民币升值需求相比依旧微不足道,但人民币终于是升值了。到目前为止,新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如何运转依旧很不清晰。中国政府把它称作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意味着“管理”比“浮动”更为重要。汇率改革最终对经济及政治上的影响,则要看从现在开始人民币汇率还将如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显著特征为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双向波幅扩大、呈小幅升值态势,仍属于基本稳定。2007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向是在稳定汇率的前提下,从政策上弱化和消除人民币升值的非理性预期,其核心内容为:汇率政策将成为货币政策中心、采取合适的政策组合、适时调整汇率水平、大力发展和完善外汇市场。我们的基本判断为: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放宽,在双向波动中小幅升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逐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民币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列举出具有代表意义及相对重要的主要因素,并重新划分为理论因素及实际因素两大类,实际因素下主要探究经济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亚拿  罗漫 《老区建设》2012,(12):18-23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停地给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在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完善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放弃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选择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的改善也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客观趋势。人民币自2005年起至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也一直表现出上升态势。汇率波动幅度的增加和升值的大趋势使得汇率传递问题的研究具有更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顾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程入手,多角度论证推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研究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为内在约束,注重汇率的实用性、改革的渐进性、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并且逐渐遵守国际规范和兼顾国际反应,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独具特色的汇率制度改革道路。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加强外汇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顶住了贬值的压力。今天,中国政府“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还言犹在耳,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却已接踵而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又一次成为全球经济与政治的焦点。面对国内国外的众说纷纭,2003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度向外界表明: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中国将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薄岩 《上海经济》2006,(6):15-17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即1美元兑人民币7.9982元,这是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度“破8”.在过去的近10个月里,人民币汇率在有升有贬的双向波动中累计升幅已超过3.36%.  相似文献   

19.
孙兰影 《天津经济》2008,(10):36-38
在我国传统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正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对于我国前一阶段人民币升值的举措究竟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谓是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20.
蔡晋荣 《山东经济》2004,20(5):31-33,37
首先综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各种不同观点,然后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向以及长期汇率制度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在短期应谨慎选择退出时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长期选择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