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顺木 《浙商》2005,(11):86-86
“浙商.不时尚。”一位商界人士这样评价。在许多人眼里,浙商只是个会赚钱的群体,而且多来自农村.“大老粗”,文化程度低、不会穿着,缺乏品位.离所谓的“时尚”很远呢!  相似文献   

2.
徐燕娜 《浙商》2009,(5):I0014-I0017
2009年1月14日晚,由浙商杂志社主办的“浙商风尚会”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隆重揭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浙商与国内外高端品牌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商界名流与时尚元素竞相辉映的璀璨之夜!  相似文献   

3.
《浙商》2011,(6):18-18
新年礼物 五色佳人 酝酿多时的购物平台终于开通。著名时尚买下为浙商挑选全球的潮流单品,本专题为浙商提供实用的购物指南。  相似文献   

4.
丁璐燕  宋亮摄 《浙商》2013,(13):95-95
报道贴士 2013浙商全国理事会名企互访5月活动走进了嘉兴华之毅时尚集团,华之投时尚集团主要经营多元化时尚服装相关的产业,包括中高端服装品牌的运营,品牌集合店等时尚渠道的运营以及时尚行业相关配套产业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徐燕娜  周雪梅摄 《浙商》2010,(23):118-118
10月14日,《浙商》杂志财智女人会20多名会员在上海拜访了著名时尚大师靳羽西。这是继杨澜、周晓光之后,浙商财智女人会“知名女性拜访行”系列活动的第三站。此行的目的除了参观羽西的家之外,就是向羽西请教如何当一个真正的淑女。  相似文献   

6.
周彦  姜顺木 《浙商》2006,(11):115-115
XO、雪茄、轩尼诗,奢侈、顶级…… 金秋的杭州,华灯初上。桂花飘香,当星光和灯光汇聚在雷迪森的顶层会所.轩尼诗XO干邑神秘的红色伴随着浅浅的微笑。淡淡的优雅,60多名浙江企业家相会于此。参与了一次财富与时尚的约会。9月23日晚上举办的“浙商时尚沙龙之轩尼诗干邑品酒会”由《浙商》杂志社、浙大EMBA和轩尼诗共同主办。在轩尼诗品牌大使郝永征的引导下。俊男靓女们开始了一场轩尼诗的神奇体验。  相似文献   

7.
杨轶清 《浙商》2005,(11):55-56
浙商在IT领域的无限风光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他们何以能够在最传统的产业和最时尚的领域一样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8.
周雪梅  俞苗玲 《浙商》2008,(9):108-108
“请问我的脸型适合什么样的发型?”“哪种色调的衣服更适合我?”3月29日下午,杭州西子宾馆,浙商理事会部分成员的太太以及女企业家等50人,相约浙商太太俱乐部首场时尚沙龙,与上海戏剧学院化妆设计专业讲师、上海同济大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主任范丛博一起,共同探讨关于发型、化妆、整体形象造型方面的话题,共享美丽心得。  相似文献   

9.
潘欣怡 《浙商》2006,(2):86-87
在他的概念中.所谓时尚.是一种创新、超前、被人们所接受.具有很强生命力并处在流行串的事物和精神。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时尚的人。而一个时尚的浙商除了外在的时尚外.还应该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具有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和战略投资理念……这些也可以构成时尚的要素。  相似文献   

10.
周雪梅 《浙商》2007,(14):106-106
慈善与时尚相融,爱心温暖传递。6月28日,杭州凯悦酒店携手杭州慈善总会举办了“2007凯悦仲夏夜慈善晚宴”,300多名浙商及外宾盛装出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黄伟建 《浙商》2011,(9):20-20
《浙商》杂志给人的第一感觉非常时尚,非常有品位,无论是色彩还是版式,都显得独具匠心,不落俗套,翻看杂志的文章,感觉文化含量很高,对高端人士的思维、视野把握到位,文章的标题、行文也很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2.
《浙商》2006,(2):82-83
在这么多镁光灯的聚焦下,即使见惯了大场面的浙商,也稍许显得有点紧张。朱志平和石钟韶在上台领奖前都把着装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整理了一遍,直到够时尚才踏上T舞台。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浙商》2006,(11):18-18
《浙商》杂志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关注浙商、浙商企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浙江企业管理的新思想、新模式、新问题,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很好的口碑。现在,《浙商》杂志已经是广大浙商和财经界人士交流沟通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4.
花絮     
《浙商》2010,(8):53-53
动情的开场白 “在与《浙商》杂志以及浙商全国理事会走过的5年多时间里,浙商全国理事会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带领兄弟姐妹们一起走南闯北,到处考察商机,帮助浙商维权;作为浙商的商学院,浙商全国理事会举办了很多的论坛,邀请像夏斌一样的全国重量级的专家给浙商讲课,指明方向。”这是嘉宾主持、浙江省工商联正厅级巡视员郑明治在联谊会现场的开场白。郑明治动情地说,“我深切地感受到浙商全国理事会不单单是《浙商》杂志的理事会,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6,(6):18-18
江南的初夏,已有些炎热。不过“热度”最高的或是《浙商》杂志的员工们——为策划、举办好2006浙商大会暨浙商论坛、首届浙商投资博览会,多少人放弃包括“五一”在内的法定休息日。大家觉得,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尽管渺小,但加在一起却是在创造历史——浙商大会和浙商投资博览会都是首次召开。  相似文献   

16.
《浙商》2005,(7):30-33
西部开发功勋浙商是浙商论坛2005峰会发布的第二份榜单。由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浙江企业联合会、浙江省各级工商联推荐,最后经浙商论坛组委会严格仔细评定,共有31名浙商获此殊荣。此项评选,是为了表彰浙商在西部开发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蔚华 《浙商》2010,(9):28-28
我很喜欢浙商。我在招行当了十年行长,每年去浙江,既跟很小的浙商企业谈话,也跟著名浙商交流。从他们身上既能发现对老一代浙商的优良传统的传承,又能看到新一代富有创新意识、富有责任感的新浙商的崛起。浙商身上浓缩了民企精神的精华,浙商精神就代表了中国企业家精神,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应有的那种企业家精神。中国人要都有浙商的精神,我们这个民族就很强大了。  相似文献   

18.
楼方芳 《浙商》2009,(16):46-48
随着浙商银行、浙商证券、浙商保险、浙商期货、浙商基金、浙商信托等以“浙商”命名的系列金融机构陆续浮出水面,浙江本土金融业开始疾行。  相似文献   

19.
编读互动     
《浙商》2007,(17):21-21
去有句话叫做全世界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今后能再加上一句:有浙商的地方就有《浙商》。希望《浙商》要学习浙商,用浙商精神来提升自己;《浙商》要紧贴浙商,随浙商去闯荡世界各地;《浙商》要服务浙商,做浙商永远的贴心知己;《浙商》要引领浙商,做浙商发展的指路明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12年9月底,《浙商》杂志邀请了几位著名的专家、企业家,就当前浙商的发展方式,举行了一场小型座谈会。与过去不同,本轮危机更多地暴露了浙商、浙江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他们普遍认为,这不仅是浙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家、中国经济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