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自我国“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正式开展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三公经费”公开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就我国目前而言,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仍存在着内容笼统、公布延期、界限模糊和审核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当前我国的“三公经费”公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政府“三公经费”公开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央部门相继公开了“三公”经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其中公车支出61.69亿元,公车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六成以上。公车过多过滥,公车费用庞大,无疑已经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而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司机私用公车现象也屡禁不止,使政府形象蒙受损害。同时,公车管理漏洞也造成了巨额的养车费用,有关调查显示,公车修理费用是私车的6倍,存在着巨大浪费。  相似文献   

3.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4.
“三公经费”是指用财政拨款开支的,一般是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中产生的经费。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对审计部门来说,“三公经费”也就成了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针对当前“三公经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推进“三公经费”审计工作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李响  杨丽华 《经济师》2012,7(2):190+193
近年来,"三公"经费支出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界对治理"三公"经费支出问题饱含期待。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其实,目的不在于公开本身,关键是要通过公开,减少"三公"经费的浪费与遏制"三公"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腐败现象。文章从"三公"经费公开和支出的现状切入,对完善三公经费的监督和管理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三公消费”居高不下已成为一大顽疾。近年来,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阶层日趋固化的多重复合转型进程中,社会各界对“三公消费”的讨伐不绝于耳,遏制“三公消费”成为亿万民众的共同心声。前不久,中央各部委陆续公开了本部门的“三公消费”情况,成为舆论一大焦点。笔者认为,公开“三公消费”是个积极的信号,有助于老百姓初步了解政府的支出方向,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预防官员腐败。  相似文献   

7.
"三公"经费公开是预算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央决定要求九十八个中央级预算部门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支出和2011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支出以来,"三公"经费公开出现了公开的部门不齐全、时间不统一、内容不明细和格式不规范的状况。分析原因,主要是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即《预算法》迟迟未修订形  相似文献   

8.
部委新政     
《时代经贸》2011,(5):8-9
1、国务院: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继续压缩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会议决定,通过努力,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反腐倡廉政策的环境下,“三公消费”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那些依赖“三公消费”而经营的酒店企业也因此受到了冲击。为此,从调整市场定位、拓宽营销渠道、提升产品质量三个方面,对酒店的经营战略调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印度政府对科技经费管理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经费决策及管理体制1.印度科技经费拨款体制及科技经费的来源印度的科技活动主要由中央和邦政府所属科研机构、企业内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三大部分机构参与。在印度整个科技经费投入中,中央政府与邦政府的投入占主要部分,其中绝大部分经费来自中央政府。邦政府和私营企业投入的科技费用所占比例不大。由于竞争的需要,私人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大于公营企业。从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角度来看,印度科技经费的来源有以下几种:·中央政府的科技投入预算拨款。这部分经费是国家以年度预算的形式提供给政府各部委局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门和政府…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12)
"三公"经费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支出的一部分,目前已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三公"经费审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每年都是审计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三公"经费审计具体事例,对主要风险点和措施做出分析,并从单位管理层面提出建议,规范单位更好地开展财务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三公"经费耗费的是宝贵的公共资金,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在管控"三公"支出上,一些好的历史经验可以继承,香港地区和国际上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鉴。在继承、吸收历史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应该通过规范预算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做好"三公"经费公开,加强审计监督,从严问责追责等措施,提高"三公"经费管理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三公”从幕后走向前台,始于科技部。截至前天,98个中央部门中,七成多的中央部门的“三公经费”逐一亮相。  相似文献   

14.
张伟民 《发展研究》2012,(7):118-119
非理性"三公消费"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导致的原因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导致非理性"三公消费"的主观动机和社会原因,提出了完善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增强政府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对公款消费的审计、公开"三公消费"明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2)
随着高校不断地加强办学规模,高等学校收支的规模及类型趋于复杂庞大,经济业务多样化。其中,"三公"经费是高校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高校"三公"经费支出存在铺张浪费、报销不清晰、报账流程随意、报销经费数额隐蔽等问题。文章着重说明了加强"三公"经费报销管理的重要性及规范报销流程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在"三公"经费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公开"的对策来加强"三公"经费报销流程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6.
韦宇洁 《时代经贸》2007,(2Z):67-68
证券法“三公”原则,即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是体现社会本位的经济法原则。作为证券市场立法和监督的基本原则,“三公”原则构成了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的精神和灵魂。三原则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相互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处理好地方政府之间长期存在的重竞争、轻合作的问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理论分析表明,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对地方政府的合作行为进行持续的协调,并确保协作结果对各个地方政府可见,有助于推动地方政府从“各自为战”走向“合作共赢”。本文利用2014年“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中央政府协调长三角地区进行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效果,发现自该政策执行以来,地方政府对秸秆焚烧、机动车和企业污染排放等污染源头进行了实质性的治理整顿,使得长三角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尤其在省际边界地区取得明显的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空气污染这样具有高传输性和显著负外部性的治理难题,也能在中央的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下得到有效解决,这为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三公经费"管理,既是民众的强烈诉求,又是当前公共行政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反腐倡廉的核心议题.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正在狠刹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这都为进一步严格管理"三公经费"提供了可能.严格管理"三公经费"是党政部门厉行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消解公众对三公经费的疑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更好贯彻和巩固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文中简要介绍了我国"公车"消费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公车"消费问题和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公开"公车"消费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19.
长子中 《广东经济》2010,(12):54-57
尽管近年来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在总体上是有利于农民工进城工作和生活的,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级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地方政府在制定和出台某种政策时,  相似文献   

20.
《经济研究》2016,(5):72-85
政府官员的信息垄断能力,有助于其实现自由裁量预算最大化目标。预算公开能够缓解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能力。媒体的信息中介功能与声誉治理功能将在预算公开中发挥预算干预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预算公开的效果。本文选择中央部门预决算公开中的媒体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将"三公"预算视为官员自由裁量预算的替代变量,考察媒体报道对中央部门"三公"预算编制的影响。我们发现:(1)政府"三公"预算编制行为存在着预算执行比率越高,预算增长程度越大的现象,而媒体关注能够显著抑制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2)不同报道情绪对"三公"预算的治理作用存在差异:正面报道能够直接激励官员抑制本期"三公"预算执行比率对下期预算增长率的正向影响;而负面报道只有在行政治理机制介入时,才能发挥预算抑制作用。本文从预算公开视角拓展了媒体治理研究,并发现在中国独有的制度背景下,媒体能够依托行政体系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出有效的政府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