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国有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洁银 《理论观察》2006,(3):153-154
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经验看,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成为大势所趋,央行今年将积极促进储蓄向投资转换,为股市拓宽资金渠道,这些措施都为银行业的经营与债券、股票市场融合提供了条件。面对混业经营的趋势,国有商业银行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随着机制的转换,经营重心也要逐步转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4.
5.
经营效益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源。但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投资渠道的迅速拓展和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受到制约,平均利润率下降表明微利时代已悄然而至。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效益以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进行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通过改善内部管理、积极开拓新的获利空间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就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进行初步探讨。 (一)适应金融市场发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树立起以经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逐步完成从以计划指标为主的银行体制…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分析我国银行国际化战略面临的主要难题,西方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与西方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的差距,提出我国银行国际化战略中四个战略的布局和走向:组织战略、区位发展战略、业务创新战略和宏观监控战略。  相似文献   

8.
9.
章辉  夏园 《乡镇经济》2000,(2):41-42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即将加入WTO的严峻形势,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国有经济本来就存在的隐性问题更加暴露,故此对国有企业包括金融业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已是势在必然。尽管近几年对此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问题不少。本文仅就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人员众多,管理费用庞大,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截止1998年底,中国工商银…  相似文献   

10.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混业经营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健 《西部论丛》2002,(4):56-57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的政策导向意味深长,从一定意义上讲,《暂行规定》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政策大门正在悄悄地开启 去年六月,央行颁布《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共计29条,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的业务范围、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虽然《暂行规定》中所列示的大多数中间业务是对商业银行即有业务的承认和规范,但是透过这项规定,不难发现其政策导向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1.
浅论战略管理会计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加入WTO后的全面开放,战略管理会计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日益重要。但是,在实践中,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还存在决策参与不够、信息可用性差、缺乏战略成本核算、忽视人力资源核算等问题,与战略管理会计相差甚远。因此,通过强化会计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建立战略信息库和成本控制与盈利能力报告系统,塑造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风险控制,充分运用价值链分析法动态把握外部环境的变化,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2,(12):51-53
产权与税收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大战略选择,是"产权与税收"之间的选择.它意味着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出资方"国家主体(由一届一届政府来代表),要在拥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与获得源自于商业银行的税收方面有取有舍.  相似文献   

15.
16.
王强 《天津经济》2008,(10):42-44
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状 (一)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是错误和简单地将市场营销等同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推销,仍然本着“我生产什么,就销售什么,你就消费什么”的经营模式,片面地认为市场营销就是发展客户、推销产品,考虑的是如何将业务品种尽快推销出去,而不是如何想办法将客户吸引进来,自始至终地为其服务,持久地赢得一个市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大大加快,其中银行业的开放是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然而,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资源的竞争,谁拥有丰富的创造性人力资源,谁就拥有了持久的竞争能力。在我国商业银行上市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构建人才资源创新机制,适应新的环境下银行  相似文献   

18.
金美兰 《发展》2003,(10):78-79
根据世贸组织就入世达成的双边协议规定,中国承诺在准入后2年外资银行可以与中国企业进行人民币业务往来,在准入后5年,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也就是说,中国入世后5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大部分限制会被取消。那么,在中国入世5年后,国有商业银行将可能遇到哪些冲击呢?将要遇到的冲击根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5年后可能会遇到的冲击是:首先,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将缩小。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和人民币存款的市场份额将会分别上升到15%和10%左右,外资银行的外币贷款市场份额将会超过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达到15%左右,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市…  相似文献   

19.
于永臻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146-148
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成败.国有银行体制转轨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股权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改革和放开行业管制的市场结构改革并重的综合改革,当前要警惕其引入战略投资者后强化行业的行政垄断,由"内部人控制"演变成"外部人控制",损害国家金融安全.银行业应该全面对内资(特别是民间投资者)开放,对外资的开放须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20.
纪晓丽 《中国经贸》2009,(10):184-185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将引入战略投资者提上自己的日程并逐渐步入实践的时候,我国站在一个被投资方的立场,制定了一系列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原则和标准。但是,我们作为投资方的战略投资者是否也对自己的投资对象有着诸多的要求呢?我们是否清楚,针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定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原则和标准,战略投资者是否有他们独到的见解?还有,如果站在战略投资者的立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定的那些原则和标准是否有利于实现共赢效用呢?本文将从中国商业银行制定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原则和标准出发,站在战略投资者的角度看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