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IPv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因此,IETF开发了新一代的IPv6协议,来取代IPv4协议.本文浅析了IPv6的技术优势和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并分析了IPv6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浅谈IPv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因此,IETF开发了新一代的IPv6协议,来取代IPv4协议。本文浅析了IPv6的技术优势和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并分析了IPv6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移动IPv6简介     
本文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技术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与移动IPv4技术比较说明了移动IPv6技术的优点,并结合3G核心网简述了移动IPv6在通信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移动IPv6简介     
本文简单介绍了移动IPv6技术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与移动IPv4技术比较说明了移动IPv6技术的优点,并结合3G核心网简述了移动IPv6在通信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宋彦民 《价值工程》2010,29(17):153-154
本文研究了基于移动IPv6的移动管理机制,分析了快速移动IPv6和分级移动IPv6相关技术,最后还探讨了移动IPv6的安全机制,对于移动IPv6技术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统宇 《价值工程》2014,(28):211-212
介绍了我国的下一代IPv6的背景、技术优势、标准化进展和发展方向;简述了IPv6应用现状和前进中的障碍,提出了我国发展IPv6技术的策略。指出随着应用技术的完善,IPv6在下一代因特网建设中具有远大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浅谈IPv6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因此,IETF开发了新一代的IPv6协议,来取代IPv4协议。本文浅析了IPv6的技术优势和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并分析了IPv6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仝军 《民营科技》2010,(12):68-68
目前,IPv4地址将于明年初被用尽,没有可供分配的地址。这使得我们推动IPv6技术实已箭在弦上。针对IPv4和IPv6两种不同技术的交替、过渡时期,现分析了由IPv4向IPv6过渡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技术以及由IPv4向IPv6的过渡分析,为以后的网络部署作好铺垫,从IPv6跨IPv4网络之间的互相通信和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互相通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最后分析了过渡时期影响网络管理的因素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Internet的发展,IPv4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IP技术的应用和未来网络的发展。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基础以其各方面的技术优势得到广泛的认可。从安全技术方面分析了IPv6安全技术的优势,同时阐述了其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并说明IPv4向IPv6过渡还需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IPv6作为下一代Internet的核心协议,在IPv4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升级和改进。IPv6技术相对于IPv4技术最突出的优势是IPv6极大地扩大了地址空间,恢复了原来因地址受限而失去的端到端连接功能。本文从几个方面对Ipv6在我国目前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及对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练崇权 《价值工程》2012,(12):160-161
IPv6是IETF设计用于替换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本文首先介绍了IPv4的局限性,阐述了IPv6的技术优势,并探讨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最后对IPv6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IPv6作为新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协议,必将取代IPv4。本文通过对IPv6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简要描述,论述IPv6现状及前景,IPv6终将代替IPv4,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IPv6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IPv6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前的网络协议IPv4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危机。为了解决IPv4的一系列问题,IETF很早就开始设计下一代的网络协议——IPv6协议。IPv6凭借自身的优势克服了IPv4的问题,并会慢慢地取代IPv4。但是IPv6取代IPv4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过渡策略来平稳地从IPv4过渡到IPv6。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IPv4地址的告罄,IPv6的大规模应用已经走上舞台。由于业务与用户的迅猛增长,如何能够将IPv6建设成和IPv4网络一样安全、可管理、可运营的模式成为IPv6网络环境下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在IPv4网络中使用的用户管理模式,探讨了IPv6网络环境下如何对网络接入用户进行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IPv4的局限性和发展IPv6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同时就从IPv4过渡到IPv6的3种方式——双协议栈、隧道技术和翻译器技术进行了探讨,但目前的IPv6仅仅处于实验阶段,对IPv6的真正使用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6.
朱兴宇 《价值工程》2012,31(7):120-121
90年代初就有人担心10年内IP地址空间就会不够用,并由此导致了IPv6的开发。由于IPv6与IPv4相比有着更多的优势和特点,因而IPv6必然会取代IPv4。然而由于IPv4的广泛的应用基础,从IPv4到IPv6的过渡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对此,IETF已经研究出很多过渡技术。在此,从原理和配置方面综合研究NAT-PT过渡机制。  相似文献   

17.
IPv6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 IPv6产生的背景,详细地阐述了 IPv6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支持 IPv6的产品研发现状,指出了 IPv6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IPv6地址解析     
毛旺农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3):36-38,41
目前,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商已经开始陆续提供基于IPv6的产品。文章对用户必须直接使用的IPv6地址的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系统的介绍,以使用户能尽快了解和使用IPv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