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彬  王红 《价值工程》2012,31(17):253-254
本文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探讨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出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观点,研究了先进制造技术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实践。注重学生现代管理思想与系统集成观点的形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航空航天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挑战日益严重。本文通过简单介绍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21世纪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几种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介绍当今机械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在先进制造技术基础上生产的现代装备的特征,进而阐述现代装备价值管理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略论先进制造技术的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重点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及内容 ,分析了目前我国兵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兵工企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6.
7.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对制造业的成本核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对制造业的技术投入成本、产品的设计成本、人力资源成本、质量成本及环境成本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了这些影响将导致几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群 《科技与企业》2013,(3):305+307
本文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概况特点,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系统的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内容、方法、特点以及方向。只有先进制造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生产产品才能具有全球竞争性。  相似文献   

9.
《厂矿科协》1998,(7):26-28
  相似文献   

10.
11.
李秀珍  林树海 《价值工程》2011,30(13):264-264
依据中职《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程特点,分析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职业培养目标能力的培养为本位,从调整课程结构、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进考核办法等方面入手为保证教学效果进行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明确阐述了先进制造模式及其特性,分析了当前世界各国在实施先进制造战略方面的进展。针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敏捷制造、绿色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精益生产等几种典型的先进制造模式的研究内容和实践效果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在此研究领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中主要对目前国内制造业在实施ERP和Ecommerce的优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企业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先进行ERP的实施,而后进行Ecommerce的实施,并对做出这个提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及就这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针对以往对单纯,财务指标进行绩效评价的批评,通过对财务报表中各项指标的选择和再加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制造业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指标进行后期处理,最后给出了国内钢铁行业一个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建立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论述了制造业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的“三流”统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评价了先进制造系统所带来的环境无形效益,确立了先进制造系统环境无形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环境无形效益评价模型,实现了环境无形效益的货币化。  相似文献   

17.
张耀荔  张杰 《物流技术》2009,28(8):51-52
从人类社会发展、产业形态、产业特征、内部结构特征的不同角度探寻了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明确了现代服务业概念的几个关键要素,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罗萍 《价值工程》2011,30(28):249-24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化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现代化的英语教学中,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本文探讨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适当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语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产业体系的理念,对佛山制造业进行技术结构区分,并从增长贡献能力、创新及获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实证分析,与国内其他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做出切实判断,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晓彦 《价值工程》2011,30(18):220-221
网络和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培养计算机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教授相关知识和技术。本文根据高等院校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实际需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提高高等院校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