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背景,认为大学生情商的教育应该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并形成完善的情商培养体系,使情商的培养制度化、日常化,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大学生情商培养的基本机制框架。情商的高低可以说与智商一样,对个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情商教育对我国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和择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我国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对我国高校学生情商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秘书》2016,(4):48
即日起,一平工作室升级为一平情商学院。一平情商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专门从事情商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机构。我们在继续进行秘书情商研究与教学的同时,将把业务重点转向亲子情商培训——父母的情商培养与孩子情商的培养。但是,网站仍将保留文秘、职场等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6,(33):242-243
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商业模式、生活模式千变万化,"新"俨然成为一种常态,在新常态下情绪智力已经成为影响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高职院校情商教育的培养又成为影响中国产业工人群体整体素质的关键。分析高职学生在情绪智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高职院校在学生情商培养上的不足,构建高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情绪能力,努力探索和改善提高学生情商水平的教育内涵,切实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情商水平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我们的教育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适合于未来需求的全面人才,谈创新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就怎样培养学生情商,从情感、意志、性格三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一个未完全成熟却走向成熟的阶段,情商的培训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心智与人格能够左右人的一生。因此,培养大学生情商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高职院校老师与社会的关注。本文对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尹子兵 《企业导报》2014,(17):154+156-154
情商是"情绪商数"的英文简写。高职院校近几年来把职业技能的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忽视或无视学生的情商的培养。情商教育作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培养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教育实践中,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把学生的情商培养提到一定高度并得到实施。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意义及如何做好高职生的情商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事与“人”相关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具备各种各样源于“人”的技能,如沟通力、合作力、亲和力、领导力,同时还应拥有优秀品格,如正直、宽容、谦恭等。也就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需要在情商方面加以锤炼,养成较高的情商。高情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本科学习期间养成较高的情商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主要从两个视角加以讨论:一个是社会实践,另一个是个人修炼。从个人角度,培养情商主要在于细节的关注及锤炼。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竞争不仅是知识与智力的较量,更多的是综合素质的较量,而情商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已被纳入课程体系,但我国特别是民办院校在情商教育方面还很不到位。本文从民办大学的实际出发,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对加强民办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期对民办大学生情商教育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王伯金 《民营科技》2009,(12):92-92,90
学校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21世纪有用杰出人材的重任,学校体育教学是开发培养学生情商最直接最有利的阵地,现对情商的概念、内涵以及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情商的有利条件进行了论述,并对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国娟 《中外企业家》2013,(8S):210-210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学生情感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促进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中语文引导着学生基础性道德的培养、激发着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促进着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1]。同时,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情感的良好培养激发着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提高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重在对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培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突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云南农业大学立足地方农科院校办学特色,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薄弱环节,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形式和载体,采取"校军合作、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合作"等方式,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习实践、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效结合,创建了"项目运作、团队服务、普遍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精神有效开拓,较好地实现了"实践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高琼  庞有祝 《价值工程》2013,(30):196-198
"90后"青年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关乎到国家的全面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健全。本文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北京某高校"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何玉波 《价值工程》2010,29(15):255-255
针对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Chen  Kuan-Hung 《Quality and Quantity》2018,52(2):1399-1408

Most autistic students suffer from the problems of social interac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most teachers and peers do no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ith their special and irrational behaviors and limited communication methods. Some autistic students could present interests and motivation on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are proactive, but it becomes the one-way and age-unmatched weird performance. Assisting autistic students in adapting to school life, enhancing appropriate interactive behaviors, and reducing improper social interaction are the challenges for teachers. Nonequivalent pretest posttest control group design i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for the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Total 72 students in two classes of a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research results reveal (1) significant effec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n social interaction, (2) remarkable effects of Social Story 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3) the optimal effect of multimedia teaching o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Social Story. Finally,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re proposed, expecting to help autistic students survive in the environment, appropriately interact with people, and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social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5.
周金凯 《价值工程》2014,(20):246-247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问题,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宋庆龄故居社会实践为例,提出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探索高校、实践基地、大学生与政府之间联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编制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量表对山东省三所民办高职院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生源地、独生子女、家庭收入和父亲文化程度四个影响因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母亲文化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生自身的性格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母亲文化程度和学生自身的性格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有较大的影响:母亲文化程度在专科以上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比母亲文化程度在初中、高中或中专的大学生社会适应力好,外向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比内向和内外向兼有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好。  相似文献   

17.
在各种世界观及文化意识呈现多元、复杂状态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成为了当代大学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概念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适应社会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隐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教育中针对培养加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对策建议,以此为相关高校的教育工作的优化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网络成瘾情况,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某医学院校725名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与结论:双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优于非双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男生及高年级学生更易网络成瘾;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成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飞鹏 《价值工程》2010,29(25):231-232
"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系统与社会系统、课堂内与课堂外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专家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进行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本文采用传统式教学模式与开放性教学模式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开放性"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探索,目的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使培养的学生更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0.
王恩娟 《价值工程》2014,(24):265-266
高校是高等人才孕育的摇篮,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所减弱,这不仅有碍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文章中,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又探讨了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的措施,试图为之提供行之有效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