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3):153-154
伤亡事故情况:2012年1-12月份,全区煤矿发生死亡事故20起,死亡3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0起,死亡人数减少17人。全区煤炭产量107795万吨(调度数),同比增产9869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31。  相似文献   

2.
伤亡事故情况:2012年1-12月份,全区煤矿发生死亡事故20起,死亡33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0起,死亡人数减少17人.全区煤炭产量107795万吨(调度数),同比增产9869万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31. 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特点:2012年1-12月全区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整体表现为五个下降:即事故起数下降,同比下降10起;死亡人数下降,同比减少17人;较大事故起数下降,同比下降1起;较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同比减少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同比下降0.020.  相似文献   

3.
关于煤矿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5%,但我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尽管2007年我国煤矿死亡人数比去年下降约13%,但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忻州地区有各类煤矿675个,过去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只有153个。由于矿井先天不足,加之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伤亡事故经常发生。1980年—1989年产煤5815万吨,死亡412人,百万吨死亡率为7.24人。血的代价,引起煤管局领导的深刻反思,从1991年以来,他们吸取事故教训,狠抓瓦斯治理,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好转。1994年,全区煤炭产量1267万吨,百万吨死亡率降到了1人左右,其中有3年降到1人以下,连续3年消灭了瓦斯煤尘事故。  相似文献   

5.
浅谈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我国煤矿发生事故3341起,死亡5986人,死亡人数较2004年略有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多达134起,并且发生了4起涉难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我国百万吨死亡率大约是美国的100倍,俄罗斯的10倍,印度的12倍,大大超过了煤炭先进生产国家。从事故原因分析中,我们得知多数事故都是矿井管理问题造成的,真正因设备问题而发生的事故较少。因此,煤炭企业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开滦矿务局目前的年产水平为2000万吨,比设计能力提高45%;原煤全员效率为1.3吨/工;百万吨死亡率是历史最好水平。按照煤炭“一番保两番”的战略目标,国家对我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到本世纪末,全局产量4000万吨,职工10万人,全员效率2.5吨/工。也就是说,按现有水平,产量要翻一番,职工减少3万人,效率要提高一倍。这个任务能否完成?回答是肯定的。如何实现?我们认  相似文献   

7.
基于寻租理论的官煤勾结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有关统计,2004年我国煤矿事故死亡6027人,2004年我国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而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死亡人数的80%。2004年我国百万吨死亡率为3.0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0倍。2005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为2.81。矿难死亡人数为5938人。与上年比较,两项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属死亡高发水平。  相似文献   

8.
一、各类煤矿累计发生伤亡事故情况2 0 0 3年 ,全区各类煤矿累计发生伤亡事故 88起 ,死亡 1 60人 ,各类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 384万元。同比 ,事故起数减少 1 0起 ,少死亡 6人 ,分别下降 1 0 .2 %和 3.6%。全区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 1 .0 3,同比下降 0 .33。其中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 1 0起 ,死亡 64人 ,同比增加 2起 ,多死亡 3人 ,同比分别上升 2 5 %和 4.9% ,分别占全区煤矿事故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1 1 .4%和 40 %。按企业所有制经济类型划分 (详见下图 ) :按煤矿伤亡事故类别划分 :2 0 0 3年顶板事故5 5起 ,死亡 66…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2008年.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已经降至1.18,创历史新低。但与美国相比,仍是美国的40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业具有拉动内需作用强(纺织品约占国内消费品市场总额的10%)、吸纳劳动力多(吸纳约3700万人就业)等特点,是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国内纺织业面临创新能力薄弱(纺织装备水平低,新工艺新产品少)、碳排放量高(生产环节约为美国的4倍)等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区煤炭产量累计20300万吨(调度数),同比增长33.6%.伤亡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下降,部分地区和单位实现了全年无死亡事故的可喜局面.全区各类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达的控制目标范围内,并完成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前的有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美国年产近1亿吨煤炭的煤炭公司,有5个分公司,51个煤矿,分布在10个州,共有职工14015人,而产量与之相当的东煤公司却拥有91万人,扣除卫生福利部门等不可比的人员仍有32万人,相当于美国22.8倍。美国公司占用流动资金1亿元,而东煤公司却占用10亿元。美国一个年产300万吨的井工矿,只有400人,全员效率每工20吨。而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潞安矿务局王庄矿,年产310万吨,职工5878人,全员效率每工4.2吨。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三聚氯氰生产能力已有约20万t/a,生产装置主要分布在德国、比利时、美国和中国。据统计,2002年全球三聚氯氰生产量约13万t,其中美国生产量约5万t.西欧约4.6万t,我国约为2.85万t,Et本为2300t,其余为3000t。2002年全球消费三聚氯氰接近13万t.其中农药领域的消费量约占70%,染料和荧光增白剂约各占10%,其它不足10%。  相似文献   

14.
多渠道筹资要争取多方面支持,而电力企业本身要强,要靠加强管理,增强自身实力,降低成本、挖掘潜力、提高效益。以钢铁工业为例,美国、日本和我国钢铁生产规模年产都是一亿多吨,差别不大。而职工人数,美国16万人、日本20万人、我国360万人,多出300多万人。如果只按每年人均工资加福利1万元计算,就有300多个亿给吃掉了。有人告诉我,葛洲坝水电站500人就够了,而现在是3800人。搞好企业首先要把领导班子一班人搞好。加强企业管理关键在领导班子建设,企业的好与坏领导班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之,我对电力工业…  相似文献   

15.
2月17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目标,即到201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25%以上,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数比2005年下降20%以上,职业危害严重的局面得到有效控制,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2007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比2005年下降20%以上;到2010年,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上半年,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在煤炭产量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伤亡事故发生的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比均有所下降,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大幅下降,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一、伤亡事故情况(一) 2 0 0 4年6月份事故情况:全区煤矿共发生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均发生在乡镇煤矿,事故明细见下:时间事故发生地区经济类型事故类别死亡人数重伤人数6月1 4日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兴达公司松树林井乡镇煤矿顶板16月1 7日鄂尔多斯市准旗壕赖沟一矿乡镇煤矿顶板16月1 8日兴安盟突泉县永…  相似文献   

17.
一、人员投入比较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投入严重不足。以一汽为例,一汽职工总人数约10万人,科技人员为2558人,仅占职工总数的2.6%。与相相比,丰田汽车公司技术人员近万人,约占该公司职工总人数(1991年10万余人)的9.8%。调查表明,我国企业中并非缺乏技术人员,而是这些技术人员没有真正投入到产品的技术开发上去,大部分技术人员记游在与生产相脱节的行政管理机构。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大中型企业的科技人员均占国家全行业科技人员的60%以上;而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占企业科技人员的比例也在30%以上。每个大…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区之一。在1998年以前,由于资源管理混乱,安全管理松懈.矿井布局过密,导致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1996年至1998年10月间,全区煤矿共发生8起重特大事故,死亡252人,百万吨死亡率高达113人,被西方媒体称为“死亡黑三角”。连续不断的重大伤亡事故,不但给众多矿工家庭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也严重影响了石龙区的对外形象,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谷氨酸总发酵能力已接近160万吨,约占全球谷氨酸产能的75%;而日本的谷氨酸产能,即包括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在本土和海外分公司产能在内的合计只有不到60万吨;韩国的谷氨酸发酵能力在20万~25万吨,  相似文献   

20.
王齐 《化工管理》2008,(10):28-31
1994年,当刘兴旭走马上任新乡化肥总厂(心连心公司前身)厂长时,那只是一个年产3万吨合成氨的小碳铵企业。13年后,多少化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倒下,而他所领导的团队却在行业洗牌中昂然前行,成为国家百万吨化肥生产基地,企业资产增加了20多倍,利税增长了近1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