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近年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国内投资和就业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效果显著;但较大的技术差距不利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套地区小麦生产、流通及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河套地区小麦产业存在品种更新换代幔、传统种植方式比较效益低、面粉加工企业产能过剩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府要加强春小麦品种选育、注重产品品牌培育、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转移效果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整体农产品加工业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有显著而积极的影响,但对国有及国有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转移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为负。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简要的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相关数据的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影响显著且为正的因素有产业外部性、市场需求、城市化水平和交通运输条件;影响不显著的因素有技术创新、对外开放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影响显著但为负的因素有自然禀赋和政府管制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2009年全国各省反映林业加工业的经济效益的指标转化为评价的四个主成分对林业加工业经济效益指标进行探讨,并依此排名。分析得出国有林区工业加工业的经济效益排名比较靠后,林业加工业经济的效益对当地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如何提高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资金和人力的利用能力、林业资源管理及开发能力,是目前林业加工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点。可通过提高林业加工企业精深加工水平,加大林业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加强国有林区地区间的连接,促进集体林区省份加工企业和林农间的合作等措施来提高各省林业加工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敦煌是中华民族发展时期的历史产物。以汉代建成到莫高窟开窟之前的447年中,逐步提高了封建农业的生产水平,积累了丰厚的汉晋文化基础。武将、文士、能工、巧匠,人才辈出,是中国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地区。这里介绍的只是组成敦煌古代手工业体系的几种工艺技术。汉代以来,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古代敦煌的劳动人民不但继承了我国先民早就发明创造的多种多样的宵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而且因地制宜的推广了内地先进的水硙等工具。唐代以来,敦煌就有规模较大的车坊,专门制造和修理各种车。生产工具的进步,粮食产量的提高,又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和酿造业的空前发展。而酿酒和榨油作坊也是敦煌地区的主要的手工业和地方统治者的经济来源,此外,醋、酱、及其它食品工业很兴旺。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沿海和内陆地区出产的水产品为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河北省水产品加工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河北省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1995 ̄2003年我国油脂加工业地区增长变动的特点,运用工业区位理论及经验估计方法,对影响油脂加工业地区增长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沿海(有良港)、地区市场潜力及(省域)集聚不经济是决定我国油脂加工业地区增长变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北省果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各种问题处于被动局面。通过对全省果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探讨与分析,可以找到制约其发展种植结构不合理、加工规模较小、缺乏政府和科研支持的影响因素,对合理规划和发展全省果品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其规模和盈利能力已经超过美国,但是就加工深度、劳动生产率以及能耗强度而言仍然与美国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可以看到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仍属于粗放式的发展;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加工业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产业内竞争及机会与政府等角度剖析了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优势,并提出应着力发展湖南农产品深加工及加工技术,扶植龙头企业与知名品牌,推动特色产业集群与支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16-19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农业、工业和流通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对振兴农村经济具有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本文重点分析了福建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农产品加工发展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规模与结构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水产品加工行业的规模与结构进行分析,认为近年来水产品加工行业增长模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部挖掘型增长转变,这种转变对整体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产品结构上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淡水产品加工率低;三资企业在水产加工业中对总量及结构升级有着重要贡献;水产加工业市场集中程度低,处于竞争型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生产加工业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推进有色金属加工业发展精深加工、延伸升级,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将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对于内蒙古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有重大意义。一、有色金属加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从国外有色金属加工业发展情况看,资源配置能力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1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世界资源需求的拉动,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兵团大量小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文章运用区位商分析得出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内部具有显著优势的是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的是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三个行业则处于劣势地位,并结合兵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东北东部地区资源加工业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赋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在保留原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更将地区的资源加工业推向了新高度。但从地区资源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仍存在技术设备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源面临枯渴、环境污染突出等问题,如何跨越这些发展中的障碍,已经成为东北东部地区资源加工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建议:形成产业发展的反思支持系统;强化和优化支柱产业;加强区域分工和合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开展了番茄育种研究与种植加工,2007年成为继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番茄制品生产国.目前,随着番茄原料生产及加工逐步向西北部地区转移,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北、宁夏等地番茄加工业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8.
形象展示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3,(11):增1-增16
勇于创新的带头人——记天津利金粮油公司董事长高斌在天津市粮油系统,有一位勇于开拓创新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带头人——天津利金粮油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高斌。他是连续三届的市特等劳动模范,连续四届的市优秀企业家,市七届、八届党代会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不足百人、设备严重老化的小面粉厂,一举发展成为集面粉加工、粮食仓储、商贸开发三位一体的国有大型股份制企业。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职工收入一年一个新变化。在高斌的带领下,利金公司先后顺利实施了四次资产重组,使本市面粉加工业形成了规…  相似文献   

19.
仙洪试验区是由仙桃市、洪湖市和监利县的部分乡镇组成的一个区域创新组织。依托三地不同特色农产品资源,在区域内应错位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本文认为,可主要依托洪湖水资源优势,发展水产品加工业集群;主要依托监利优质水稻生产资源,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集群;主要依托仙桃现代畜牧业发展优势,发展生态环保型畜牧业集群。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特点,政府应重视引导集群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集群品牌营销。  相似文献   

20.
抓住入世机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入世的迫切要求中国已经成为WTO成员国,这将给中国农业带来巨大影响。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产品加工业一直比较落后,竞争优势发挥不出来。目前,全省农产品出口额每年2亿多美元,不足全国的2%,农产品加工制成品所占比重很少。可以说,农产品加工是制约农产品出口的一个瓶颈,农产品加工业的潜力非常巨大。发展农产品加工对加快安徽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1、农产品加工可以为过剩农产品找到出路。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市场供求出现局部、阶段性过剩局面,这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