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基,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既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也发挥着融洽地区关系的功能。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采用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互促进的方式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得出了目前鄂尔多斯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实现状,并站在不同社会主体的角度,尝试探寻少数民族"非遗保护+文化乐游"以促进文化传承的有效方法,为西北边疆搭建一条文化绵延之带。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镜子,"文化的载体(носитель культры)"(徐景益,刘春,2006:227)是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媒介.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受着文化的制约,跟着文化一起发展.在语言发展的发展过程中,很多词语因为使用频繁,受用率高而逐渐演化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其所代表的文化也经过历史沉淀而成为一个文化形象,一个区别于其他国家文化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3.
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的和谐发展面临着正确处理好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原真传承与创新传承、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迎合市场与引导市场等关系的核心问题。着力民族文化传承,恪守民族文化原真,致力于民族旅游创新是推进民族旅游文化正向变迁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中提炼的能代表民族文化并具有符号属性的事物。在我国的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符号体现在很多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是重要载体之一。海南省是我国黎、苗等少数民族世居的地方,本文拟以海南琼中什寒村公共基础设施为例研究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在当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此研究对挖掘和传承海南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广告大观》2005,(6):67-70
雕刻艺术是我国众多古老悠久的民族文化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无数的珍宝古玩都离不开雕刻和浮雕。而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经过无数先人的不断探索和不断提炼,今天,中华传统雕刻门类众多。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在今天工业化、数字化繁盛的时期,依然屹立不倒,散发着独特的艺术芬芳!我们力图探索先进的数字雕刻技术与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的融合之路,把我们传统的雕刻艺术发扬光大。并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的国家,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工艺种类繁多,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宝库。但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生产方式、现代的审美观的影响等问题使得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举步维艰,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这有悖于旅游经济发展与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相融性,也违背了旅游经济发展有助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功能。当前,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经  相似文献   

7.
徽州木雕,是以古徽州为中心,积淀本土民族内涵,融汇中原等外来精华,从母体中诞生的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现并承载了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极富装饰性、民族性与人文性,是明清雕刻艺术的核心、精髓.徽州木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打上了社会盛衰、宗法儒教、民族文化和“图形遗产”等烙印,因此,研究木雕,对特色艺术与多元文化生态的丰富保护,对探究民族信仰、人文精神、文化传承和审美趋向等内容,有较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云南省是一个具有多年的民族文化传承的地区,其民族文化使得云南被称为"歌舞之乡",其民族文化具有较强的多元化、神秘感、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随着历史的演进,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空间与领域受到了影响,而这又是民族文化传承最具有竞争力的。因此,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云南民族文化的特殊之处,将云南文化传承、发扬下去。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此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土家族服饰时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土家族就是其中一个,我国对少数民族采取区域自治管理制度,因此,各个民族都自主发展自己的文化,土家族服饰文化就是土家族文化的一种,同时手术民族的服饰文化是我国服饰文化主要的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和完善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时尚化是现代特别流行的词语,服饰时尚化体现着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时俱进,满足现代多元化的需求。本文主要对土家族服饰时尚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清 《中国市场》2012,(1):47-48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代表着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低碳旅游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挖掘民族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旅游结构发展的同时真正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本文在充分分析文化旅游与低碳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族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同于其他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数量多达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个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死板,民族经济无法真正弘扬,也不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经济的精神象征,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具有统一性和关联性,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联系的十分紧密,经济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过去的民族经济思想过于单一,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经济与文化的内涵无法统一在一起。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的民族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文化的弘扬,通过充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挥出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出多样的特色文化,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国家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2.
《商》2015,(52)
如今,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新思潮的不断涌入,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遗失。再加上目前的课间操形式单一,内容没有新意。为了传承与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校园课间操形式与内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课间操的创编已逐渐从萌芽阶段走向全面发展阶段,但对民族传统体育课间操创编这类的文献研究较为匮乏,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弥补和丰富民族课间操创编的理论依据成为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王东雪 《消费导刊》2022,(11):50-53
玉雕工艺是中国一种需要细致雕琢的最古老的雕刻品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式各样的玉石原石与雕刻工艺精巧的配合逐渐形成现在的玉石雕刻艺术,玉石雕刻因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时代的变迁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韵味。中国的玉雕历史文化悠久,玉雕艺术品在众多中国传统艺术品中占据着不可估量的地...  相似文献   

14.
歙砚,因产地隶属古歙州而得名。2005年,歙砚雕刻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各种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歙砚基本上处于一种既无作品又无艺人的窘境。传统制砚工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创造。歙砚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歙砚与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会展:拉萨雪顿节在传承西藏民族文化中起着何种作用?扎西平措:西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而千百年来,宗教文化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早已从高高的神坛上走入寻常百姓家。拉萨雪顿节也不例外,它最早就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活动,是老百姓以酸奶对寺院行长  相似文献   

16.
青岛的夏天,是啤酒飘香的季节,激扬与欢乐洋溢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青岛、青岛Beer、青岛国际啤酒节,这几个名词,提起任何一个,我们会自然地联想起另两个,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了。当然,啤酒节并不仅是一种啤酒文化的代表,更在不经意间,  相似文献   

17.
岑琳  张锐 《商》2013,(1):216-216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的视角和命题,它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探讨文化产业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民族文化为资源依托,民族文化的传承由文化产业来带动。二者的良性互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1992年创办北京藏医院,并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惟一的国家级民族医院,15年持之以恒地致力于民族医药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作为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他,就是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一个热爱医药事业的民族赤子。  相似文献   

19.
赵文静 《商业时代》2007,(36):95-96
民族地区一方面在享受着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在削减、失去自己的特质文化。而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5)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推进中,我国四处各地遍布散落着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古村落的形成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所形成的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民族地域特色。其中涵盖了我国大量的优秀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有效保护古村落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延续传承下去,成为首要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以大湘西村落文化保护为研究对象,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考,结合实际现状,提出改善措施,促使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传承延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