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盘点2010年的海峡两岸热点,必然少不了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两岸共同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抢抓其中蕴含的难得发展机遇已成重要课题。天津着眼于天津和台湾的人才交流合作.将出力晋升津台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合作,与台湾开展多层次对口交流活动。着力探索与建立天津和台湾接轨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和办法,将台湾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作为实验区人事人才管理的重要依据,建设两岸学术交流、人才培训、项目对接、创业创新的人才实验区。本文从天津和台湾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说明两地共同打造人才交流合作平台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能给津台人才交流合作起到推进和拓展作用,并积极探索两岸人才合作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抓住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宁波与上海区域经济合作有了更大空间和机会。在推进沪甬经济合作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宁波区域工业特色产业,既符合基于差异与互补的区域合作之基本原则,又能将合作中的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两大基本力量有机结合,从而构建出沪甬合作的有效平台,最终实现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长期和稳定。  相似文献   

3.
产业     
<正>加强两岸合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升级由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和台湾《旺报》社主办,上海市台办、上海东亚研究所协办的"产业升级与沪台合作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大酒店举行。200多位来自沪台两地的各界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在研讨会上介绍了沪上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总体情况并展望了沪台两地合作发展的前景。台湾嘉义市长黄敏惠以"人文关怀、希望愿景"为主题,介绍了改善教育环境,提倡艺文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环境下,两岸共同努力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经济合作实现机制化的历史转折。而2011年,作为两岸ECFA计划启动实施和大陆经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事实证明,ECFA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更积极地推动了两岸双向投资。  相似文献   

6.
ECFA后续阶段与两岸产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是中国持续推进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和两岸经贸关系快速推进的一年。以6月29日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8月18日台湾"立法院"通过对ECFA的审议为标志,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机制化运行时期。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东亚地区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主要经济体也对本国或地区内的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海峡两岸产业转移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海峡两岸ECFA的签署和两岸政策的制定都为两岸产业合作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这些都为近年来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发展背景,海峡两岸产业转移在此基础上也出现一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和《中药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与实施,为两岸中医药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着重就当前海峡两岸中医药产业交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努力寻求两岸中医药产业合作发展的路径与可行方式,建立中医药交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扬州与台湾合作发展文创产业是推进海峡两岸文化、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两岸政治文化交流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简析扬州与台湾两地文创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阐释两岸文创产业良好的合作基础、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合作的互补性等,提出了整合政府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海西发展战略”已从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协会和海基会关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顺利谈判,也为海峡两岸经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扎实的制度基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为海西地区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合作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贸易领域,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服务贸易,无不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因而各国在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协调保护问题,甚至把它作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条件。2010年大陆海协会与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然  相似文献   

12.
一、创建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的有利条件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入推进和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象山创建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已经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天时。2010年6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为加快沿海城市与台开放合作插上了腾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事实证明,ECFA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更积极地推动了两岸双向投资。  相似文献   

14.
闽台石化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主要包括泉州泉港区石化产业集群和厦门海沧区石化产业集群。前者是在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带动下形成的,汇集了石化及相关企业39家;海沧区产群则是在海沧台湾投资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闽台石化产业集群凭借闽台两地石化产业经济的差异性和优势互补性,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对加强两岸石化产业合作交流、推动闽台石化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产业     
<正>两岸电子商务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近日在北京表示,近年来,两岸电子商务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已经成为两岸经济、文化、社会交往的重要内容。聂林海在"2012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上说,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经过两岸共同努力,电子商务合作发展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如  相似文献   

16.
王媛媛 《亚太经济》2013,(6):142-145
海峡两岸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在两岸签署ECFA以及经贸关系逐步正常化的背景下,为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所提出来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合作模式。它是在两岸间的毗邻地区实现相互间的物流、金融、产业、人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互联互通,进行两岸共同市场的局部实验,并磨合不同的制度、体制,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生活,探索两地一区、两岸一家的新路径,为未来两岸经济政治的统合提供试验场。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贸往来正朝着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的方向不断前进。一年来,两岸经贸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成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显著标志。2010年可以称得上是两岸经贸关系取得50多年来最大改善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正>《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订后,两岸交往中一系列影响两岸民生的问题,都需要以务实和理性的态度多角度来构建两岸纠纷解决的法律机制。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推进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建设,既可成为长三角地区对台经贸合作的重要门户、对台海洋经济合作的前沿阵地和沿海产业带的关键节点,又能在后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时代对探索两岸基层交流渠道、搭建交往平台,推进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从对渔文化的概念、内涵介绍入手,分析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建设的条件,从发掘传统渔文化资源的视阈提出了加快推进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CEPA框架下粤港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CEPA框架下,粤港经济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粤港产业合作新趋势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为此要求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提高制造业合作层次,促进区域产业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