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提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并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能够通过增加公司的研发投入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同时良好的ESG表现通过提升分析师关注度,对企业形成了监督作用,从而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研究结果为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泽南;冷梦想;夏艳春 《财会月刊》2025,(3):26-32
本文以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22年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并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促进绿色创新予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营商环境劣势地区的企业、供应链中上游企业、成熟期企业以及重污染行业企业中,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地,细分ESG维度后发现,供应链数字化对企业的环境(E)、社会(S)和治理(G)表现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对于深入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3.
杜聪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5,(3):48-5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升绿色创新能力。论文选取2010-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ESG表现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探讨融资约束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论文丰富了ESG领域的研究文献,对推动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朱赛林;刘春林;石睿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5,(3):61-77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新模式。本文使用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数据,实证检验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能够抑制供应商经营风险。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客户ESG表现通过减少对供应商的资金占用、提高供应商的投资效率,降低供应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风险抑制效应主要通过客户社会表现和治理表现实现,而客户环境表现的影响并不显著;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抑制作用并不以增加自身风险为代价。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当供应商为中小企业、客户影响力越大以及区域营商环境越好时,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经营风险的抑制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扩展到上游供应商,对于微观层面抑制供应链风险、宏观层面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2009年至2021年沪深A股中的重污染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了企业ESG表现对其实现绿色创新的影响力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显著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文章研究结论为我国重污染企业提高ESG表现,加强绿色创新能力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亚连;程天吉;李有娟 《会计之友》2025,(11):132-139
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环境成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2015—2022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环境成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成本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效果更为突出;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成本可通过提升ESG表现和激发绿色创新的方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上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后,环境成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从企业生命周期看,衰退期非国有企业的促进效应最强,成熟期企业促进效应稳定,成长期企业促进效应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王松;蒋帅 《财会研究(甘肃)》2024,(4):67-74+80
文章以201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ESG表现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可以正向调节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人力资本结构在ESG表现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表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王励铧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17):44-46
“双碳”背景下,企业ESG表现不仅反映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引导企业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论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维度考察了其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内在机制和现实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优化了企业ESG表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企业绿色创新水平,进而助推企业ESG表现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究了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客户企业绿色创新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商业信用供给效应和信息透明效应推动客户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客户企业规模较大、与供应商距离较远、公众环保偏好较高、所在地区政府环境规制较强以及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绿色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此外,供应链中供应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溢出效应是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供应商正向溢出视角拓展了绿色创新的外部驱动因素研究,也为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绿色协同发展、提升韧性水平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碳”背景,绿色转型如何引领和助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及其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ESG表现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但该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和绿色金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表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强化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股东参与度高、有机构投资者参与以及中央国有企业中非国有股东治理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且绿色金融的调节效应也得到强化;机制检验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通过治理效应、绿色创新效应和市场信号效应等途径提高企业ESG表现。研究对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ESG理念不成熟、ESG评级体系不完善,数字化转型模式难以推广;ESG评级缺乏可比性,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仅从财务绩效、创新绩效或企业价值角度单方面展开,鲜有学者将这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进行多维探讨。后续应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的深度与广度研究、ESG评级体系和ESG信息披露机制研究、数字化转型和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多维度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双碳”目标下,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方面的表现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日渐显著。本文从信息传递视角出发,运用2011—2021年我国4177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声誉。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改善能够向不同利益相关者传递积极的信号,在消费者和投资者中产生社会宣传效应,在政府部门中产生政府支持效应,在其他企业中产生治理示范效应,进而提升企业在各类市场主体中的形象和地位,并且这种作用在民营企业和成熟期企业更为明显。因此,企业应提升ESG治理水平,主动披露ESG指标,并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ESG战略;政府部门要加强企业践行ESG理念的监管;投资者和消费者应主动关注企业ESG指标,实现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需求、政府推动和舆论倡导等共同推动下,国际上关于ESG的关注持续升温,相应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上市公司ESG信息的披露。文章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ESG表现与企业经营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企业的经营风险越低。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给企业降本减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企业绩效水平,确保环境、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ESG实践成为大势所趋。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ESG表现、投资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虽然我国企业ESG表现水平偏低,但提升ESG表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绩效,环境表现的作用效果更显著,且具有累积效应。(2)投资效率的提高对ESG表现提升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ESG表现水平的提升对非东部地区、污染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对此提出:企业应加强ESG实践、政府要加快ESG制度体系建设、投资者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并追随绿色指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2018—2022年全部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检验ESG表现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价值越高;将企业生命周期纳入考虑后发现,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效果比衰退期企业更为明显;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ESG表现的价值创造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释ESG表现的价值创造效应,为推动上市公司重视并提高自身ESG表现,积极推进我国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17.
提升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质量和效益,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1—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ESG表现;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披露质量和创新效率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ESG表现的可能路径;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促进ESG表现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技术密集型、非国有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研究为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增强企业ESG理念,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高管海外背景显著促进企业绿色管理创新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ESG表现在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大规模企业中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管理和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国有企业中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更显著,而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管理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不同产权性质下差异不显著;相较于低排放企业,高排放企业中高管海外背景对企业绿色管理和技术创新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吴萌;刘诗福;毛娱丽;胡瑶;熊洁;方硕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3,(8):34-36
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受到公司ESG评级的正向影响,且融资约束在这一驱动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组实验发现,企业绿色发展理念、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在企业ESG表现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着调节作用,且拥有绿色发展理念、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二者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董婉;郑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5,(6):44-47+51
在各个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关注企业ESG的表现尤为重要。论文选择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着重研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企业ESG表现,二者之间呈现出倒“U”型关系;(2)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碳绩效提高企业ESG表现。最后,论文提出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与碳绩效方面加大投入;政府和监管机构应结合地区与企业性质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激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碳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