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以来,繁荣发展的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的重创陷入衰退,随后又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同样影响着国际建筑市场的发展,在停滞多年之后,国际建筑市场开始呈现出缓慢复苏的迹象。传统建筑市场依旧低迷,美国仍在努力摆脱陷入二次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2.
<正> 一、90年代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特点与趋势90年代,世界经济仍将继续经历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仍将低速增长.这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分析.首先是由于存在着继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因素:1、海湾战争后国际资本市场利率的相对下降和油价的跌势有助于刺激世界经济从80年代和90年代之交的短期衰退中复苏.2、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的缓慢复苏将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199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陷入  相似文献   

3.
如何看待和应对全球经济失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世界经济和贸易已经从复苏转向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保持稳定,但全球经济失衡也日趋严重,突出表现为国际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分布的不平衡。虽然迄今为止全球经济失衡的不良后果尚未显现,但如果有关国家不采取措施逐步缩小不平衡,持续扩大的全球经济失衡将势必导致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汇率关系的剧烈调整,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严重威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相似文献   

4.
从2000年初开始,西方股市泡沫破裂、“9·11”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事件相继爆发,世界经济陷入长达三年的温和衰退之中。受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国际建筑市场持续出现波动。2003年下半年以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全面复苏,从而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向好,相应地国际工程承包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哲青 《经济经纬》2000,3(3):84-87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过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中了经济发展的风险;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把握机遇,正视挑战,趋利避害,乘势而进。  相似文献   

6.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1,(5):4-5
王岐山: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 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在出席"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致辞时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充满变数.王岐山说,当前,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日本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加大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二十国...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亚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基本度过和经济复苏,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9年9月 22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最近陷入危机的大部分国家都已开始复苏。” 经济大国经济形势和世界主要经济指标预示,2000年全球经济继续看好。如果说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1999年世界经济形势是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始复苏或持缓增长,那么,2000年世界经济将继续增长。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国际机构和各国可以高枕无忧。1999:世界经济恢复增…  相似文献   

8.
陈萍 《广东经济》2011,(4):20-22
新年伊始,世界经济"旧患"未平,又添"新忧"。受利比亚冲突升级刺激,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国际油价继2008年10月之后首次再冲三位数大关,创下2008年8月以来收盘新高。不期而遇的高油价不仅震动资本市场,且推升全球通胀压力。人们不禁担心:在全球经济刚刚复苏之时,油价再攀新高究竟是危机前兆还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国际经济形势 (一)总体情况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按年率计算,这两个季度全球经济增长率平均在4%左右,超过市场普遍预期。据经合组织发布的综合经济先行指数报告,经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复苏信号在今年5月已经十分明显,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先行指数都指向经济发展周期达到顶峰或接近峰值。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研究》2011,(5):I0003-I0003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难下,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未除,全球流动性继续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加剧波动,新兴市场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  相似文献   

11.
白明 《经济》2011,(9):58-59
多压空主导的往日"纠结"前段时间,世界经济可以说是充满了"纠结"。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复苏向好的势头。在世界经济这种冷热交加、忽冷忽热的"纠结"环境下,国际商品市场行  相似文献   

12.
赵坤 《发展研究》2010,(5):14-17
经济基本面、流动性、美元走势以及地缘政治是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2009年虽然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但在经济回升预期、流动性充裕以及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先于世界经济触底回升并强劲反弹。2010年,尽管流动性因素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退出的预期下可能会有所改变,但全球经济逐步复苏的基本面因素以及美元长期走软趋势决定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升势不会发生根本性逆转,但震荡将加剧。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减弱,市场不确定性增大,但二次探底风险不大。就业在中期继续困扰经济的复苏,赤字和债务风险增大了部分国家经济复苏的难度。受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原油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在高位振荡。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但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上继续保持增长,为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超常规的政策干预下,全球经济衰退趋向结束,但世界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金融市场仍存隐患,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升级,通胀压力较大。2010年全球经济将处于低增长的温和复苏阶段。未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国际贸易市场发展加快,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为了稳定经济发展,必须要加强国际经济法的改革,本文主要就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特点进行解读,希望为我国应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延续下滑趋势,发达经济体明显减速,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企稳,国际贸易出现触底回升迹象,国际油价过低弊端显现,物价下行压力加大.展望2017年,国际油价及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国际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有望重新引领世界经济增长.但是,当今世界缺乏主导经济增长的产业和技术,全球债务高企继续阻碍经济复苏,收入分配不平等也在抑制全球潜在增长能力的发挥,美联储加息仍可能引起金融动荡.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有望止跌,并可能出现小幅回升.  相似文献   

18.
2001年世界经济陷入了3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这次衰退是继多年经济繁荣后的“硬着陆”,衰退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曲线呈现“U”字型。从全球主要经济机构的预测结果看,2002年世界经济前景依然黯淡。世界经济的复苏,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复苏,而美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扩张性政策的拉动,是政策导向型的复苏。面对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2002年中国经济要实现7%以上的增长,在立足于内需的同时,应对对外经济政策做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我省二千余家企业走出国门 对外经济合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我省的对外经济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近年来,我省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工业、农业和建筑等领域的服务业加快了跨出国门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个私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我省以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创建境外研发中心、开发境外资源、设立境外生产型加工企业和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融人国际分工协作网络,促使我省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需求萎缩,对广东工业出口企业生产造成重大冲击,工业出口严重下滑,进入2009年下半年伴随着各国救市措施初见成效,各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减缓并缓慢复苏,广东工业出口从谷底开始回升,11、12月环比出现较大增长,出口累计降幅开始收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